不世天才
苏轼是一个天才,应该算的上在他当时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文人了。
如果要在宋代评选最伟大的文学家,恐还不是欧阳修,而是一个叫苏轼的晚辈,尽管欧阳修也很伟大,对宋朝文坛的影响也是深远,但相对而说,其整体的文化贡献是不如苏轼。
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上评选最全能的才子,恐怕就不是唐朝的王维,尽管王维也是一个全才,书、画、诗、音样样都很精通,但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就有那么一个完人,无论是散文、诗、词,还是书法、绘画,样样都是当时的天下第一,这个人就非苏轼莫属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
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的后代。其故居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一门父子三词客,下联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联的“三词客”指的当便是苏洵(苏轼父亲)、苏轼、苏辙(苏轼弟弟),而“四大家”说的就不是他们家了,而是指唐宋以来最杰出的四位散文家,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唐宋有八大文学家,在这八个人中,他们苏家一家就占了三席,你说厉害不厉害,真的太厉害了。不得不说,在中国文学史也是百年罕见的家族。苏轼更不用说了千年难遇的天才。
苏轼从小就聪慧过人,“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就是说,苏轼很会读书,闻古今成败之事,一下子就能准确说出其中的扼要来,小小年纪便这么聪明,相比我们小时候真是望尘不及。
有一天,其母程氏读了《后汉书·范谤传》,她大为感慨,深为范谤的舍生取义而感到欣慰。这时,在一旁的小苏轼看到了,竟然说:“轼若为谤,母许之否乎?”孩儿如果也想做范谤一样的人物,母亲大人可答应否?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向。让我们这一代只知道游戏、追星的人情可以堪。
程氏当即就表示:“我儿如果真能成为范谤那样的人物,那么我又怎么不能够做范谤母亲那样的人呢?”真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啊!其实一个是否能成才其父母其着很大重要,家长只知道玩游戏、看电影、泡吧、不讲礼貌满口脏话、等等玩物尚志和没有素质的行为哪能教出好孩子,如果每一个父母都如孟母三迁,何尝没有好孩子。
待到小苏弱冠之时,也就是二十岁,他已经博览经史子集了,已经非常博学了,下笔千言,言之成理,他尤其喜欢贾谊、庄子等人的文章。贾谊,何许人也?西汉名士,才高气短,善于写政论性文章,如著名的《过秦论》;庄子自不必说,超脱神逸,物我两忘,追求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可以说,苏轼汲取各家之所长,养成了自己才高且洒脱诙谐的个性。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进京参加了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这场考试还闹了一场乌龙的笑话。
这场考试中,欧阳修乃是主考官,他听闻副主考梅尧臣先生发现了一篇绝妙的文章,于是他也看了看,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是好文章啊!于是便有意想把这位考生定为第一名。可欧阳修一时惊醒,这莫非是我那门生曾巩所作?若把他定为了第一名,那别人岂不是要说我欧阳修徇私舞弊?这样不好,还是把他定为第二名吧!就这样,这位考生在瞬间就由状元变成了榜眼,诶、可惜!
这份考卷哪里是你的宝贝徒弟曾巩所作啊!你欧阳修也太高看自己徒弟了吧!结果一揭开大名,原来是一个名叫“苏轼”的举子。其实,欧阳修的门生曾巩在这次科考当中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不过好歹曾巩也算是考上了,曾巩是不是有些辜负他老师的期望了。
欧阳修的一时“公正”,让苏轼名列第二,实在可惜,诶!后来苏轼又参加了殿试,中乙科。自此,苏轼在刚满二十周岁时便高中了进士。
作为当年主考官欧阳修考生之一的苏轼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欧阳修门下的弟子,去拜见恩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于是,有一天,苏轼就带着自己的“拙作”去见欧阳修了。当时的欧阳修可是文坛泰斗,能够得到他的赞誉,那完全就是一种至高的荣耀,可以使被赞之人很快名扬天下。
天才都很自信,苏轼也不例外,他们尤其喜欢卖弄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苏轼也是这个样子。于是拿文章去拜见欧阳修,您老不是文坛泰斗嘛!看看我写的文章,兴许还可能跟你老有一比呢!当然,苏轼绝没有要与欧阳修一较高下的意思,这其中有尊敬,有请教,还有一丝傲气在里面,天才都有些傲气。
欧阳修当然也是识才,他看了苏轼的几篇文章之后,便摇头叹息,感慨道:“哎呀!三十年之后,恐怕天下再也没有人记得老夫以及老夫的文章了。”言外之意就是说,三十年之后,天下间的文士们都只知道他苏轼了,都只诵阅他苏轼的文章了。并且,欧阳修还对他多年的文友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我呀!是时候应该退出文坛了,以便让这个年轻人出人头地——这也就是“出人头地”这个成语的来历了,天下又几人识才,又如此心胸宽广。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真正让苏轼名扬天下是这场考试;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朝廷举行的制科考试,这次考试是皇帝亲自出题,苏轼奋笔疾书,不一会就完成了。仁宗皇帝一看,大加赞赏,破天荒地给了他一个第三等。大家不禁要问了,怎么才第三等?怎么不是第一等、第二等?要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些位置纯属摆设,而宋朝制科的第一等、第二等就是一个摆设,因此,这第三等就成了最高等级了。(根本就没有一、二名啊!)
对于苏轼的这一绝无仅有的光辉战绩,就连《宋史》上都由衷地发出了感慨:“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就是说,宋朝自建立以来,只有两个人入了这第三等,就是吴育和苏轼了。而且这个吴育还是个第三次等,比苏轼的第三等还差了一个层次,苏轼可以说宋朝科举第一人啊!
对于这样优秀的人才,仁宗皇帝自然也就要特殊对待了,苏轼作为刚出道的学子,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可朝廷竟给他安排了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一职。这是一个正八品的官职,按照苏轼的资历,只能给他派一个从九品下的不入流的芝麻小官,但苏轼是天下的考试状元,自然与其他人不一样了。
三起三落的官场生涯
一起:步入仕途。
1057年考中进士后,苏轼被皇帝赏识封为陕西风翔府判官,从八品,干了将近3年。就被召回朝廷,任他史馆(国家图书馆)。神宗熙宁四年(1071),又被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苏轼可以说的上是一帆风顺,但是苏轼马上就要开始倒霉了。
一落:大难临头。
1079年,苏轼被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历称“乌台诗案”,苏轼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轼正是在这个时候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可能苏轼依照自己的个性就事论事的讨论新法中的问题,但是在当时王安石被群起围攻的背景下,苏轼当然被王安石认为是反对他变法的旧党中人,于是让人向皇帝告发苏轼的过失,被贬黄州,所为不打勤,不打懒,就打不长眼。
《湖州谢表》,其中写道“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其中,“不适时”、“新进”等字眼刺痛了变法派的神经。
表面上的原因是苏轼作为文坛盟主,声望比较高,在他身边聚集了“苏门四学士”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著名文人,变法派扳倒了苏轼,就扳倒了一大半的反对派。
根本的原因是对苏轼不世才华的嫉妒和恐惧。苏轼每写下一首讥讽变法的诗词,都深深刺痛着变法派当权人物的心,他们当然想着将苏轼除之而后快。
二起:东山再起。
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没错就是砸缸的司马光),也使苏轼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可以说的上一升在升,幸福来的太突然,真是彼极泰来啊!
二落:知难而退。
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轼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轼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诶!看不惯,我还是走吧!
在这次贬谪生涯中,苏轼在杭州等地任职,也为我们留下了著名的杭州“苏堤”。此后我们的大文豪仿佛化身筑堤狂魔,几乎每到一地任职就要疏浚筑堤,以至于有“东坡处处筑苏堤”的说法。此后他在安徽阜阳和广东惠阳都筑有苏堤。
三起:再回朝廷。
元祐六年(1091年),执政的旧党又把才名、影响都很大的苏轼召回京师。你还算的上是我们的人你回来吧!苏轼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1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三落:一贬再贬。
这次召回京师的苏轼依旧性格不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因此没过多久他就被重新外放。更悲惨的是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他开始重新启用新党,带有旧党标签的苏轼被一贬再贬,甚至都被赶到了海南儋州。此后在宋徽宗登基后,虽然将苏轼从海南调回大陆,但是依然没有让他进入中枢任职,继续在各地任职,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朝廷大赦,苏轼才再次召回京师,不过在回京路上六十五岁的苏轼病故,最终也没能回到汴梁,一代大才苏轼就此结束一生。
苏轼文风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双兼。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一般。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道家之道,而是融合就儒、释、道三家大自然变化之道。所以苏轼文章应像唯心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精华,其中最重要的来源是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所思,真的好厉害!
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伟,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就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