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对美国国名的翻译

美国的英文名称是“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今天中文的正式译名是“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

美国国名经历了咪唎坚、亚美利加、弥里坚、米利坚、亚美理驾之间十几次切换。

“咪唎坚国”、“咩哩干国” (1820)、

“海中孤岛国”、“亚美利加兼合国”(1838)、

“弥利坚国”、“育奈士迭国”(1839)、

“墨利加”、“美理哥兼摄邦国”、大美联邦 “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 (《中美望厦条约》、“合省国” (1844)

“美理哥合省国”、“亚美理驾合众国”、“米利坚国”(广东人习称1848)、“阿麦瑞咖”、“弥唎”、“米国”(日文转译)。

18世纪末就开始接触美国人了,但当时美国国力不是很强,中国对美国也不是很重视,甚至分不清英国和美国的区别,译名常常拗口古怪。

在19世纪初期,美国在广州设立了商会,中国官方以“咪唎坚”作为正式称呼。可以看出这个译名没什么好字,比起“英吉利”差远了。

不过随着中国对美国人的接触越来越多,中国对于这个没有君主的国家兴趣越来越大。在林则徐编著的《四洲志》中将美国翻译成“育奈士迭国”,这个翻译估计是只翻译了“United”这一个单词。

到了第一鸦片战争后,美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美国的国名被称之为““大亚美理驾合众国”。

中国近代对美国国名的翻译

1848年,徐继畲编著《瀛寰志略》中将美国国名译为“米利坚合众国”,这已经十分接近今天的翻译了。

因为美国的国旗是由星星和横条组成,咋看起来花纹很多,所以民间多称之为“花旗国”,并用“花旗”来指代许多美国事物,像是“花旗参”、“花旗银行”。

时至今日,越南仍旧将美国称之为“花旗国”。

到1900的《辛丑条约》签订时,中国对美国的称呼为“亚美理驾合众国”,简称“大美国”。此后,“美利坚”逐渐成为中国人对美国的主流翻译。

晚清著名革命志士邹容就在其著名文章《革命军》中将美国称之为“美利坚”。

1913年,中华民国在与美国建交,国民政府正式将美国的译名定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并沿用至今。

在今天曾经使用汉字的国家中,中国和韩国将美国翻译成“美利坚”,日本和朝鲜坚持翻译成“米利坚”,而越南则依旧沿用“花旗国”这个成译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