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諾蘭信條解讀大賽#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信條》,把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作為主題,影片故事採用非線性敘事的方式,呈現出詭譎的“順行與“”逆行”的交錯時空,給觀眾們帶來震撼的同時,也讓大家驚呼:要看懂諾蘭的《信條》真是不容易!我給大家一些提示讓你一次就看懂《信條》。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1. 電影名字TENET應該翻譯為“道”。

TENET這個單詞正反來看都一樣,是一個迴文詞,來源於龐貝古城一塊名為“塞託方陣”的拉丁迴文方形石板,這塊石板上刻有五個單詞,有兩種寫法:

第一種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

第二種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ROTAS

OPERA

TENET

AREPO

SATOR

看起來就像中國古代的迴文詩,整個翻譯出來意思就是“創始者擁有世界運行之道”。而電影以TENET這個迴文詞命名,與電影中時間的順行和逆行相契合。

電影名字的中文譯名,港臺地區結合音譯和意譯的特點翻譯為《天能》,我們直接意譯為《信條》,我覺得翻譯為《道》可能更能夠契合電影的內容。

而電影情節中交代:未來人類,掌握了“時間”運轉的規律,發明出一臺機器,通過運算維繫著這個宇宙世界的運行。這臺機器就代表著老子所說的“道”,是控制世界運作的“真理”,機器毀滅,整個世界將回到混沌狀態,成為世界末日。

因為老子首倡以道為世界本原的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萬物產生於道又復歸於道,而道是永恆的。老子還認為,道是普遍的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我覺得命名為《道》更準確。

老子還提出“反者道之動”,認為有無、剛柔、強弱、禍福、興廢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當時間的概念作為電影《信條》的主題之後,對“順行”與“逆行”的探討也就和老子的哲學思想“反者道之動”高度契合了。

很多人都在討論《盜夢空間》和《信條》的關聯,其實《盜夢空間》所探討的問題,不就是“莊周夢蝶”這個典故嗎?

《莊子齊物論》中記載: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翻譯過來就是: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很生動逼真的一隻蝴蝶,感到多麼愉快和愜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莊周。突然間醒過來,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我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因此我覺得諾蘭的思想中有很多中國道家思想的東西,所以用“道”作為電影的譯名更有助於中國觀眾理解電影所表現的內容。

2.男主角和男二號實際是一對“相對的存在”。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電影中黑人男主角沒有名字,他是千里挑一的特工,是肩負全人類希望的勇士,是一個神話英雄般道德純潔、行為高尚的人。他就是“信條”這個詞最好的詮釋。

電影的男二號Neil告訴男主:我們相識是在我的過去,你的未來,這句臺詞之中唯獨沒有提到“現在”。

而Neil犧牲自己保護了男主之後的告別,看似雲淡風輕,實際上電影中的對白依然暗藏玄機。

男主問男二:這是“宿命”嗎?

男二回答:這是“現實”。

其實就是表明男主和Neil本身就是“有”和“無”的一對相對存在。

一黑一白的膚色也正如同陰陽圖形中黑與白的對立統一,再具體點就是那兩個“黑點”和“白點”。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2.電影開頭歌劇院的片段暗示“通天塔”的典故。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影片開頭取材於真實事件,車臣武裝分子劫持歌劇院。這裡要擺脫開事件本身去理解電影的暗示意義。

車臣位於裡海與黑海之間的高加索地區,由於地形複雜,許多民族雖然比鄰而居,語言卻完全不相通,也因此高加索地區有「語言之山」的稱號。

而人類建造的“通天塔”也就是“巴比倫塔”,是通向天國的建築,馬上就要衝破天際的時候,天神為了阻止人類建成通天塔窺見天國的秘密,讓人類語言出現了障礙,由於語言不通,人類出現了溝通不暢而帶來的各種誤會,進而導致衝突,最終人類自毀了通天塔。

所以,電影開頭這裡用這個事件除了埋下故事敘事線索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暗示“通天塔”的教訓,人類自身的衝突會毀滅自己,失去窺見“道”的機會,也就是失去掌握世界運行奧秘的機會。

而電影中反覆提到的“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的目的,就是提醒人類不要犯自毀“通天塔”的錯。

3.莫比烏斯環和陰陽圖是一回事,時間以莫比烏斯環的形式循環往復,實現了“逆行”。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電影中時間的“順行”和“逆行”是怎麼實現的?

實際上就是未來人類掌握了時間的奧秘,“順行”的人和“逆行”的自己相遇就完全可以實現了,而且不會產生影響。

以前人們認為,未來的人不能夠和過去的自己相遇,一旦相遇就會灰飛煙滅。

而掌握了時間的奧秘後,未來的人類發現,未來的人和過去的自己相遇,看起來中間沒有任何東西,實際上是中間隔著“時間”這一層東西,就好像站在莫比烏斯環上的兩個面上,只不過這個面是由時間構成,所以這個面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夠去感受,這一點在電影的臺詞裡也多次出現。

而如果我們把莫比烏斯環立起來觀察,就會發現這時莫比烏斯環呈現的形狀就是中國的陰陽圖的形狀,也就是說陰陽圖是立起來的莫比烏斯環的平面形狀。

電影中的人物都是處在時間這個莫比烏斯環上的兩個面,所以實現了“過去”與“未來”的相遇。而電影中男主角與未來的自己在“旋轉門”處的不斷相遇,其實這裡的旋轉門就是暗示“時間的莫比烏斯環”。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4.電影中“順行”和“逆行”區分的標誌是呼吸面罩。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諾蘭為了幫助觀眾理解區分人物是處在“順行”還是“逆行”中,在電影情節裡交代,因為逆行時,人的肺裡的空氣也會逆轉,所以必須戴上呼吸面罩。這樣觀眾看到戴上呼吸面罩時,說明人物處在“逆行”狀態裡,不戴呼吸面罩就是在“順行”狀態裡。

同時還要注意到“逆逆得正”的原理,也就是人物處在“逆行”狀態時,如果再次啟動“逆行”,就不需要戴呼吸面罩了,所以影片中就出現了女主角看到過去的自己跳海,說明女主角處於“逆行”中,但是沒有戴呼吸面罩,因為她在“逆行”中又進行了一次“逆行”,這樣就使得反派也誤以為她是“順行”中的人,這裡是最容易讓人迷惑不解的地方,觀眾不要被這一處搞迷糊了就可以看清全劇故事。

理解以上的四個概念,那麼再捋順電影的故事,就能夠理解諾蘭的《信條》了。

諾蘭《信條》|只要搞清楚這四點就能一遍看懂

#微頭條日籤# #電影#

本文由尊敬的王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