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自測一下,看有沒有中招的:

明天作業就要交了,可是到了晚上還是沒有開始動筆;

說好了要早睡早起,變成了晚上熬夜早上起不來的死循環;

企劃案明天就要交了,可你刷著抖音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年初制定好了滿滿的年度計劃,年末基本上都是沒實現的;

制定好的減肥計劃,遲遲不敢行動;

flag立了又倒,倒了又立

……

如果上面幾條,你全部都中招了,答應我:別慌,穩住!

因為你並不孤獨!

歷史上和我們一樣被拖延症困擾的名人大有人在,甚至,有些比你還嚴重。不信?一起來看看。

一起來看幾個故事。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1 不同的時代,相同的拖延

奧納多·達·芬奇是可謂是世界罕見的全能奇才。由於他的追求完美和總是不斷有新的靈感到來,創作總是一度被拖延。比如,眾所周知的「蒙娜麗莎」,他畫了四年,「最後的晚餐」畫了三年,他的拖延甚至都嚴重的影響了客戶關係。

因為拖延,達·芬奇傳最終傳世畫作總共不超過20幅,並且其中有五六幅到去世還壓在手上沒

能交付。而他自己為此也非常苦惱,他在一則筆記中就寫道:"Dimmi, dimmi se mai fu fatto cosa alcuna." (告訴我,告訴我,究竟有哪一件事情是完成了的?)看,這句話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像不像平時拖延之後懺悔的自己?

上個世紀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和學者之一的適先生,它也曾是個嚴重的拖延症患者,網上就曾流傳的一段關於他留學時寫的日記:

7月12日: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 《亨利八世》……7月13日:打牌。7月14日:打牌。7月15日:打牌。7月16日: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7月17日:打牌。7月18日:打牌。…….

再有,文學界的大牛們也是頂級拖延專家。

比如,世界級文豪雨果就特別能拖延,天天地不思考著怎麼寫小說,總想著參加各種社交聚會。

1830年時,他跟出版社簽訂出書合約, 但是很久了也沒動筆寫。 出版社急眼了,說,你再不寫,我們就每個禮拜給你罰款!

雨果自己也著急了,可怎麼辦呢? 他想了個絕招:他找人把自己外出的衣服,全鎖在衣櫃裡,只留下一條毛毯。然後把鑰匙拿走。這樣,他就沒法出門,沒法跟朋友們吃喝玩樂了,只能光著身子,披個毯 子,在家寫書。 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就是這麼寫出來的。

……

看看,在拖延症的問題上,無論是幾百年前的大牛還是現代文人, 拖延上的痛苦和困惑,與我們體驗到的感受都一樣啊!(看到大牛們,都是拖延症患者,我就放心了!)

關於拖延,美國總統有過一句名言:要立即行動,不要拖延。

狄更斯在《大衛·科波菲爾》中也寫到:今天能做的事,決不要留到明天。拖延乃光陰之竊賊。要抓住他。可見,大家對拖延的痛恨是有多麼地深.

咱們中國的學者錢鶴灘也過一首膾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旋律熟悉不?

美國和加拿大拖延症研究專家的統計數據也表明,普通人中有20%的人每天出現拖延行為,按照這個數據推算,全球10億人患有拖延症。

而據國內數據統計,大學生群體中有80%存在拖延行為,而職場人士高達到86%。

看,這拖延症從來都是人民的天敵啊!而且還是全民公敵。

說了這麼多,那到底什麼是拖延?它又是怎麼一個存在呢?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2 說到拖延,什麼是“拖延”?

《拖延心理學》中關於拖延症的解釋:不是每一個做事愛拖延的都叫拖延症,有些人他做事也拖拖拉拉,但他不難受,不自責,不糾結,他也不想變得更有效率,這就不叫拖延症。

能稱得上是拖延症的是說,做事不僅拖,而且在心理上他不能接受自己這個樣子,他想要急切地做出改變,但就是辦不到。而且這種心理的矛盾導致了極度的痛苦,比如有些人會出現出頭痛、胃痛、失眠,焦慮甚至影響到正常生活。像這種情況就才被稱為拖延症。

其實,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拖延案例,要求是一天就內寫好文章,可我愣是拖到第三天晚上才交上。我的規劃是:6點起床,寫好框架,再吃完早飯上班,上午就收集案例和金句,下午再開始寫文稿,晚上再修改一次,提交。

怎麼樣?規劃得很合理吧!

可事實是,我寫了三天才寫好,第一天一整天,我啥都沒幹,晚上臨睡才想起文章沒動筆,那個懊悔啊!心想第二天一定要加快進度,可到第二天,我居然一點也不急了了,想著應該不用多久就能搞定。當然,這一天仍然一個字也沒寫。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不得不趕緊收集案例,在晚上終於寫完了。

在英文中,拖延症(Procrastination)意為“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看,多麼地簡單直接。

那你有沒有好奇,為什麼我們都會習慣性拖呢?說到原因,不外乎這幾個。

1).本能

2).完美主義

3).恐懼

4).抵制心態

5).條理和專注力缺失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3 如何解決

1).本能——拖延不是病,是人之本性

我們人類天生就不喜歡思考,這是人類長期發展的保護機制決定的,大腦總是傾向於更容易、更快樂,更不需要思考的事情。

為什麼呢?

因為思考會消耗資源和能量。從人類誕生以來,99.99%的時間基本都處於食不果腹、衣不避體的狀態,最近不到0.01%的時間段人類才漸漸擺脫了缺少食物的影響。所以我們自然也遺傳了這能不動就不動的本性。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在TED演講《你有拖延症嗎?》演講者蒂姆-厄班(Tim Urban「Wait But Why」網站的創始人之一,專注於寫長博客的網站)。他講了自己大學寫論文時就拖延到最後一刻才交上,他給我們展示了拖延者的大腦的,他分別用“理性決策人”、“及時行樂的猴子”、“恐慌怪獸” 三個角色描述大腦拖延的原理。

在正常情況下,“及時行樂的猴子”總會搶佔“理性決策人”的方向盤,就是你明明知道明天就要交工作報告了,但還是會忍不住想先刷會微博。

當等到臨睡前,經理發來了條信息:明天上班時必須交出報告。此時,那根 deadline (直譯就是死亡之線) 截止日期出現了此時的“恐慌怪獸”醒悟了,嚇跑了“及時行樂的猴子”,這睦“理性決策人“才終於掌握了大腦的方向盤,你終於熬夜終於在天亮前趕完了報告。

說到這裡,就知道了,對於拖延本性,我們對付它最好的辦法就是 deadline 最後的截止日期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有人可能會說,那沒有那 deadline 怎麼辦呢?畢竟不可能什麼事都是有截止日期的?

這還有一招,你可以自己設置一根 deadline。比如,要健身,可以找愛人、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督促,相互鼓勵。而如果是工作,則可以找同事互相提醒;還不行?再有一個終極大招——做不到就罰款。

什麼?

不管用?

那可能是罰的錢太少,如果沒按規定進行不鍛鍊、沒按時交方案,一次罰個5000元,你試試有沒有效果。

當然,對於拖延,這畢竟是我們多年進化而來的本性,其實,拖延才是正常現象,如果你實在是無法戰勝,不如就用平常心去對待它就好。千萬不要自責。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2).完美主義——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要麼不做,要做我就要做到最好”是那些完美主義者冠冕堂皇的拖延藉口。

北方軍著名的將領喬治·布林頓·麥克萊倫。他曾是西點軍校優等生。科班出身的他善於充分準備,因系統改造了北方軍隊的後勤,使他名聲大噪,直接被提拔為北方軍總司令。

可是新任將軍在其後屢次被"不打無準備之仗"的理念所拖累了。先是以準備不充分為由,拒絕進攻而與總統鬧僵;

後來在1862年的安提坦關鍵戰役中,他再度躊躇不決,最終,在兩倍於敵軍的情況下,錯失全殲南方軍隊的機遇。戰爭因此遷延了三年才結束。

這一切摧毀了軍政界對麥克萊頓的信任,最終使他被眾口交貶,解除軍職。

林肯就曾抱怨:"如果麥克萊倫將軍不想好好用自己的軍隊,我寧願把它們都借給別人"。

在激烈的變化中,完美主義是多麼地不合時宜。

那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70分法則”和“總和思維”

這是我老師告訴我的,他說他之前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凡事都要做到100分才行,為此他困擾了很久,大為時間精力實在不允許。

所謂“70分”法則,就是說,大部分的事情,其實只要做到70分左右就可以了,並不會影響大局。

在這裡的關鍵是在於“效率”,比如說,一件事情,用2個小時,就可從0分做到 了70分,如果要繼續做到90分,就還得再花2個小時,總共就得4小時。

而如果把那多花的那2個小時,用來做另一件事情,也能達到70分。 同樣4個小時,一件90分,和兩件70分140分,你願意選擇哪一個結果呢?聰明的人都該選擇後者。

因為人一生的時間是固定的,衡量你的成績,並不是單看一點就夠了,而是會看你整體成績的,這就是“總和思維”。

所以,當你下次還想完美主義時,不如試著想想”總和思維“,也許你的完美主義就能不攻自破了。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3). 恐懼——與其做不好被笑,不如不做

這種人的心裡總是充滿著種種恐懼,擔心自己失敗,擔心失敗後被人嘲笑,因此對自己充滿了不自信。

幾年前,俞敏洪老師在一次演講中就談到自己大學時非常自卑。

學校開學第一天被同學嘲笑是搞傳銷的,游泳時也被老師一句玩笑狗刨速度最快。以及同學的白眼在他心裡都留下了陰影。

為此,大學4年裡,他沒參加過一次課外活動,學生會的班幹部競選從沒他的身影,整個大學期間更是沒有談過一次戀愛,追過一個女生。

因為他覺得,不會有一個女生會喜歡他,與其有可能會被拒絕,乾脆索性不去做。

看,名人也有自卑的時候。告訴自己:你並不孤獨。完全不必過於自責。

面對這種拖延的解決方案是:

一定要相信自己。告訴自己:大家都一樣,我並不比別人差,多找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長處。或者嘗試告訴別人自己的目標。獲得大家的認可,增加執行的動力。

其次,目標細化,精確到每天,固定的去執行。比如,一年要讀20本書,那就可以細化到一每月要讀兩本書,換成每天讀書一個小時或是一天讀兩個章節等。

看著自己每天任務都在按著進度完成,心裡的小成就感也就來了。拖延自會消失。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4).抵制心態——不感興趣的事,就是不想做

我朋友,工作特別積極、優秀。但有一件事例外,就是一到總監讓他交報告時,就瞬間變成急性拖延重症患者了。因為她總監能力不行,還總喜歡沒完沒了的挑刺。有一次,我就讓她換個思路去想:

既然她能力不行,而你又是你們部門最優秀的。不如想辦法做到最好,讓經理看到你的能力,說不定不久你就能取代你們總監了呢!

她聽我這麼一說,覺得很有道理,之後,再也沒聽見她抱怨過寫報告的事。

所以,當有牴觸情緒時,不如換個思考方式,發現這份工作的其他意義。說不定有奇效哦!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5).條理和專注力缺失

你身邊有沒有這種人:你見他總是每天忙得焦頭爛額,走路都帶風。但卻總沒見他有什麼成果。

其實我就是這種人。

我每天6點不到我就起床了,總想著上班前先完成今天的作業吧,但我發現基本沒完成過,不是在洗頭、洗衣服,就是在發呆,一個早上就沒了;

上班時要做,可到公司東摸摸西摸摸,一個小時過去了,還沒開始,竺開始工作了,不到半小時,口渴了起身倒杯水,然後又有點餓了,吃塊餅乾吧!,之後不知道怎麼地又點開了淘寶,一個上午沒了;

下午看書不到20分鐘又開始喝水上衛生間,刷下微信;晚上,本想著要去瑜伽館練習,但發現作業還沒寫好,工作還沒收尾,然後準備蒐集素材,找數據,看記錄,手機拿起來又一個小時,聽見小侄女的聲音,又逗她玩了半個多小時,然後坐在那又陪老媽看了一會兒電視,一個晚上又沒了。每天如此反覆……

像我這樣做事沒章法的行為可千萬別學,這個有沒有辦法治呢?

有。

第一步,先規劃好時間,看看自己哪段時間是精力比較好又不容易被打擾的,把最重要的工作留在這個時間,

第二步,消除干擾,遠離充滿誘惑干擾你注意力的環境。手機離遠一點,實在不行可以鎖進抽屜或放在另一個房間,反正,就是不要在視線之內。

注意,電腦上千萬絕不能登陸微信,否則,你的魂一樣會被信息牽走的。

第三步,,分配任務時可以用最小量單位進行,比如就看10分鐘書,就寫50個字,就跑5分鐘……你會發現,真正行動起來後,你就會繼續做下去。

戰勝拖延,這5條心法你不得不看

4.獎勵自己——治療拖延症的加油站

最後,千萬不要吝惜獎勵自己,比如,在做任務之前,或完成一項任務後,可以獎勵自己,給自己發顆糖,買個小禮物,或是吃一頓好吃的、逛街、買衣服、看電影,哪怕是打一盤遊戲都可以。畢竟要愛自己嘛~~寵完了,下次會更有動力哦~

5.總結

以上是解決拖延症的4個法寶,總結來說,拖延症是咱們進化遺留下的保護體力的機制,面對本能,deadline最後期限是最好的解決之道;運用“70分法則”和“總和思維”100分比不過140分,;恐懼自卑時,相信自己,走出去會比拖延更重要;有牴觸情緒時,換個方式思考,有其效。

最後,當自己完成任務時,記得一定要獎勵自己,給自己一顆糖,治療拖延才更有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