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随着《清平乐》的播出,正午阳光团队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再次受到热议,剧中服化道对宋代的高度还原,是以往作品很少能达到的。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帝后官服造型与历史画卷记载的契合更让观众拍手叫好,看这么一部在细节上处处完美的电视剧,委实涨知识。

再回顾正午阳光曾经的作品,每一部在细节上的用心,几乎都留下过赞赏痕迹。

《琅琊榜》跟着时令变化的水缸、食用果蔬......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欢乐颂》主角社交账号定期更新,安迪被黑的帖子确实存在......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知否》里从服饰到餐饮都带着烟火气息的后宅日常......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都挺好》中明玉爬楼后花了的妆容......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一系列作品对细节的完美追求,让正午阳光团队有了“处女座剧组”称号,并使执着于完美主义的观众感到身心舒畅,纷纷给出高度赞赏。

细节上的用心,逐渐演变成正午阳光作品的核心魅力之一。

在这里,七话也想聊一聊

为何正午阳光能成就“处女座剧组”名号。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在正午阳光团队受宠之前,其实大众对服化道的关注点与当下有很大不同。

彼时,观众对于服化道讨论主要集中在“穿帮”镜头身上,一般出现辣眼睛造型或违背历史常识的设定,才会受到讨论。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的士兵啃上明朝才引入的玉米,便引发道具穿越争议;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毛宁触电小荧屏后穿起的“丁字裤”造型,因为太过奇葩受吐槽;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神雕侠侣》中耸立的电线杆,类似穿帮镜头一直是细节控们的寻找对象。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但在正午阳光推出《琅琊榜》后,扒正面细节代表,成为观众的乐趣。

说《琅琊榜》是国产剧观众从抓细节槽点到抓细节亮点的转折剧,应该不会有太多人质疑,但为什么它会引发舆论风向变化呢?

其中,有两个阶段性背景的推动。

约在2005年之前,观众对国产剧服化道普遍是正面评价。

一方面,当时大多数作品以追求艺术为核心,服化道精心考究是常态。另一方面,彼时制作经费有限,节约开支才能让作品顺利面世,观众因此包容度很强。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所以,这个时期被拿来当典型的,更多是如《三国演义》这般需要严谨制作的正剧。

在2005-2015这一段时间,吐槽作品细节漏洞才开始成为舆论风向。

此时,观众消费能力飙升,制作投入加大,但市场却逐渐浮躁,效果呈现并没有提升,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频繁,让观众失去包容心。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而且,因为跟风现象严重,很多作品服化道跨越时代乱用、细节疏忽成了常态,在2010年左右网络甚至出现专门寻找穿帮镜头的视频剪辑创作者。

同期虽然也出现过《甄嬛传》等用心的作品,但当时社交平台传播力以及观众吹彩虹屁的意识都不若后来,并没有将这些优秀作品推成细节风向标。

直到《琅琊榜》面世。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这部剧出现在观众对粗糙制作反感浓烈的时刻,市场迫切需要一部优秀作品来刺激行业转变,与此同时,社交网络的发展也让网友们有了“推星”实力。

于是,大众自发将《琅琊榜》的制作方正午阳光推到正面“偶像”地位。

这是正午阳光成为“处女座剧组”的环境因素。

但,找出观众诉求易,满足观众的诉求却很难,正午阳光团队细节上的用心能够引起观众自发安利,最根本的地方在于它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在正午阳光之前,为何没有一个剧组能以细节完美成名?根本原因还在于服化道以及细节问题并不是观众第一视角能发现的东西。

正如《琅琊榜》里林殊冬季吃的橘子,如果换成夏季时令水果葡萄,对剧情并没有直观影响,甚至大部分观众都不会发现违和之处。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大资金、人力、时间成本投入却不一定能被观众发现并赞赏的区域,被一些团队选择性忽略,甚至敷衍了事。

一旦出现放松态度,这份松懈慢慢地便会扩散,于是国产剧细节粗糙、漏洞不断成为常态,甚至连剧本都开始失去逻辑推敲。

而正午阳光所做的,是将艺术制作们需要完成的工作一一完成,即使有些东西费力却不一定能助力收视成绩,即使有些付出可能不会被观众发现。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他们仍旧坚持对细节负责,虽仍有不完美的地方,却给出了匠心态度。

匠心不会永远被埋没,当观众开始热衷欣赏细节美时,当观众需要一个典型来做标杆时,这些原本只是剧组应该做的东西,反成他们的卖点之一。

同样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的还有迪士尼动画,他们的动漫电影每一帧都追求完美,每一个设定都尽量兼顾,连角色服饰做旧这样的微观镜头都不放过。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但若不截图做放大效果查看,观众并不能看到迪士尼在细节上的努力,即使最后被发现了,也不过是多一个“真用心啊”的感叹,并不会影响整个作品的成绩。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呢?因为有些细节虽不能决定成败,却能决定制作方对艺术的态度,决定他们最终是成为只追求利益的商人,还是有商业头脑的匠人。

做好每一份应该做的工作,这是正午阳光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根本因素。

其实,正午阳光并不似大众想象中那么“完美”,他们在细节上的问题也有很多,《知否》里的插花便是一个典型。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原本,《知否》团队还原宋代文人的“生活四艺”是非常用心的制作,剧中插花、点茶、焚香也的确让观众惊艳了一把。

但是,对花艺爱好者来说,单从海报上便能发现BUG,他们将现代才在中国普及的洋桔梗作为宋代插花素材,这个漏洞远比三国时期吃玉米要大得多。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一个花材的选择,便让《知否》的花艺境界打了折扣,只不过因为大部分观众对这一细节不太熟悉,加上正午阳光一向以严谨著称,并没有引起吐槽。

而且,洋桔梗这个漏洞不少古装剧都存在,另一热播剧《楚乔传》它也穿越出现过。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让七话欣慰的是,虽然这一个漏洞在《知否》没有引发吐槽,正午阳光团队却在《清平乐》中做了规避,新作中的插花明显比《知否》时期更深入。

剧中作品采用的主花多是梅、菊、兰这些中国古代插花常用主花材,目前并没有出现洋桔梗一类的穿越BUG,这样的呈现更有信服力。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唯一可能受到争议的是第四集中几位姑娘的插花成品,她们的作品风格到底是受日式小原流影响,还是中国插花的三才式风骨,恐怕需要专业人士去考量。

但除了这段插花聚会的镜头外,《清平乐》其他的插花作品都非常精准地抓取到宋代插花的简约美,自然大方又清新雅致,让人忍不住点赞。

正午阳光是如何成为“处女座剧组”的?《清平乐》一个变化现奥秘

从两部作品对插花这一元素的呈现便可以看出,正午阳光并不是出场就是100分的天才选手,但他们却能做到在大部分观众还未发现问题时规避。

这就需要整个制作团队有一个不满足当下的态度,一个不断寻找自我问题、不断寻找可优化细节的态度,不因观众的信任而懈怠,不因错误被包容而投向敷衍。

或许正是因这个态度,才能正午阳光“处女座剧组”的称号越来越响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