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訊 | 「英」新冠疫情下的工作者狀態/英國臨時許可開發權生效(2020.4)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英國城市工作者如何應對?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嚴重,英國獨立研究機構“城市中心”(Centre for Cities)發佈了一系列關於新冠病毒對英國城市影響的報告。我們篩選了其中多份報告,總結了新冠病毒在各地區對自僱工作者、居家工作轉換以及居住空間的影響。

英國北部和中部地區城市的自僱工作者面臨更高經濟風險

近幾周來,新冠病毒對自僱工作者(self-employed)的經濟影響備受關注。雖然英國財政大臣將法定病假工資擴大覆蓋到自僱工作者和從事零小時合同工(zero-hour contract,不約定僱員具體工作時間),但這些群體仍然會損失他們目前收入的近三分之二。

自金融危機以來,英國經歷了自僱潮,至今全英已有將近500萬的自僱工作者,其中44%為城市自僱工作者。在倫敦地區,近100萬人是自僱工作者,佔全英自僱工作者總數的20%。同時倫敦市內每五位從業者中就有一位是自僱工作者,南部城市沃辛(Worthing)和布萊頓(Brighton)的自僱工作者也有相似佔比。相比之下,英國其他地區自僱工作者的比例並不高。例如,在格洛斯特(Gloucester)和赫爾(Hull),只有不到7%的就業者是自僱人士。雖然英國北部和中部地區的自僱工作者比例較低,但是這些地區的自僱工作者卻面臨著更高的風險——因為他們更有可能從事低技能、低薪的職業,如招待、個人護理和運輸部門行業等,這也意味著更容易受到經濟衝擊。在英格蘭北部的伯恩利(Burnley)和布萊克本(Blackburn)等城市的所有自僱工作者中,只有20%的人有機會獲得額外收入。相比之下,這一比例在劍橋(Cambridge,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能達到40%(圖1)。

國際資訊 | 「英」新冠疫情下的工作者狀態/英國臨時許可開發權生效(2020.4)

圖1 英國各城市自僱工作者中自僱為唯一收入來源的比例(2015/16年)

圖片來源: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blog/how-will-coronavirus-affect-jobs-in-different-parts-of-the-country/(“城市中心”報告:《新冠病毒如何影響不同地區》)

英國東南部城市更容易實現居家辦公

報告還指出,在英國經濟表現較好的城市(主要分佈在英國的東南部),因為有更多諮詢或金融服務類的工作崗位,所以人們更容易實現居家辦公。根據2018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特殊情況下,倫敦最多有二分之一的人可以居家辦公(圖2)。

國際資訊 | 「英」新冠疫情下的工作者狀態/英國臨時許可開發權生效(2020.4)

圖2 英國居家工作的預計人數(2018年)

圖片來源: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publication/self-employment-in-cities/(“城市中心”報告:《城市自僱職業報告》)

在雷丁(Reading)、奧爾德肖特(Aldershot)和愛丁堡(Edinburgh)等城市,超過40%的工作者可以居家辦公。另一方面,巴恩斯利(Barnsley)、伯恩利(Burnley)和斯托克(Stoke)不到20%的工人可以在家工作,這表明許多北方城市的經濟可能會受到完全封鎖的沉重打擊。長遠來看,這也意味著這一大流行病的衝擊有可能加劇全國的經濟不平等。當然,在這些北方城市中,由於經濟結構不同,在一些城市例如曼徹斯特(Manchester)、利茲(Leeds)、沃靈頓(Warrington)和紐卡斯爾(Newcastle),大部分工作者可以轉換為居家工作。這一差異也能通過通勤者的出行數據反映出來。通過匿名手機信令數據,該報告研究了不同城市在疫情前後的通勤出行量變化,發現在規模較大、經濟表現好的城市中,前往市中心通勤者的比例下降最為明顯。這一差異主要是因為城市間職業結構不同引起的:大城市集中了高技能和高薪酬的工作。在英國十大城市中,超過一半的工作者受聘於高技能輸出公司(high-skilled exporting firms)。這些公司並非面向當地市場,大多是提供金融、法律、財務等服務,其員工更容易從通勤的工作方式迅速切換到居家辦公。在倫敦,高技能輸出型公司的比例高達76%,而市中心工作通勤人數在政府宣佈禁閉前就已經明顯下降了43%。通過對比市中心工作通勤人數減少幅度和城市中高技能輸出公司佔比,報告印證了這個變量在英國城市間存在著明顯正相關(圖3)。

國際資訊 | 「英」新冠疫情下的工作者狀態/英國臨時許可開發權生效(2020.4)

圖3 城市通勤行為改變(2020年數據)與城市中高技能輸出公司比例(2015年數據)間的關係

圖片來源: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blog/how-quickly-did-people-respond-to-the-coronavirus/(“城市中心”報告《人們對新冠病毒的反應有多快?》)

但經濟繁榮城市的居民住房空間更小

雖然經濟繁榮的城市有更多的工作者可以實現居家辦公,但是相對於其他城市居家工作者來說,他們所擁有的居家工作空間可能更小。2018年,整個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人均住房面積為39.1平方米。其中,非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為43.6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則為35.5平方米。但是人均住房面積在城市間還是有明顯的差異。如圖4所展示的英格蘭及威爾士地區來看,東南部地區經濟表現好的城市都經歷著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例如布萊頓和牛津(Oxford),以及中部幾個城市,例如考文垂(Coventry)和伯明翰(Birmingham)等,其人均住房面積較小。相比之下,住房更便宜的城市人均住房面積也相對較大。例如,倫敦的人均住房面積為33.1平方米,而伯肯黑德(Birkenhead)則為43平方米。在房價更高的城市,由於人們選擇住房需要權衡住房成本、工作崗位、交通條件等因素,人們更願意居住更小的空間以節省開支。但是當大流行病來臨,人們需要長時間待在家裡時,這就成了一個更大的問題。

國際資訊 | 「英」新冠疫情下的工作者狀態/英國臨時許可開發權生效(2020.4)

圖4 英格蘭及威爾士地區城市人均居住面積(2018年)

圖片來源: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publication/making-room-living-space-cities/(“城市中心”報告《騰出居住空間》)

資訊來源: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blog/how-will-coronavirus-affect-jobs-in-different-parts-of-the-country/;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blog/how-easy-is-it-for-people-to-stay-at-home-during-the-coronavirus-pandemic/;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blog/how-quickly-did-people-respond-to-the-coronavirus/;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publication/self-employment-in-cities/

國際資訊 | 「英」新冠疫情下的工作者狀態/英國臨時許可開發權生效(2020.4)

英國臨時許可開發權生效

3月25日,英國議會正式通過了《2020新冠病毒法案》(Coronavirus Act 2020),該法案賦予了政府在新冠病毒疫情時期的特殊權利。在此之前,英國政府僅能通過《2020新冠病毒健康保護法規》(The Health Protection (Coronavirus) Regulations 2020)來進行干預和控制,手段非常有限。由於《2020新冠病毒法案》是二戰以來英國政府權力的巨大調整,所以該法案在立法時限定了有效期2年並設定需要每6個月進行復核。4月9日,為配合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政府還印發《2020年城鎮與鄉村規劃(許可開發通則)(新冠病毒)(英格蘭)(修正)令》(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General Permitted Development) (Coronavirus) (England) (Amendment) Order 2020)。該法令允許地方政府和衛生服務機構在建造和改建用於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傳播的建築時無需提交規劃申請。其中,允許改建的建築物包括會展場所和大學建築,例如倫敦展覽中心(ExCel London)已經改建為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臨時收治重症患者的南丁格爾醫院(Nightingale)。在衛生服務機構或地方政府擁有或租用的土地上,可以建造臨時建築物或構築物,供臨時醫院、太平間和檢測艙等衛生設施使用。該法令還允許改變現有建築物和土地的使用用途,為相關儲存設施建造臨時建築物或結構,如糧食和其他商品分發中心,工廠、機構以及用於停車和儲存的場地。

資訊來源:
https://www.theplanner.co.uk/news/permitted-development-rights-for-creation-of-medical-facilities-comes-into-effect

以上資訊由本刊英國站 牛海灃供稿

[荷]環境法立法/海牙禁止短租房(2020.4)

[美]疫情震中城市面臨食品危機/從大數據看疫情期間貧富人群的出行差異(2020.4)

[歐]瑞典移動數據追蹤疫情/芬蘭籌建首個地熱供暖社區(2020.4)

編輯、排版:張禕嫻

本文為本訂閱號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