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隨筆: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周顯王三十三年,鄒人孟軻見魏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曰:“善。” 

  初,孟子師子思,嘗問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義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詐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為知仁義之為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對梁王直以仁義而不及利者,所與言之人異故也。(《資治通鑑》)

鄒人孟軻求見魏惠王。惠王問道:“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能給魏國帶來什麼利益呢?”孟子說:“您何必言利,只要做到仁義就可以了。國君說怎樣為國謀利益,大夫說怎樣為家族謀利益,百姓說怎樣為自己謀利益,上下相互爭利,則國家就危險了。有仁愛的人是不會拋棄親人的,講忠義的人是不會背棄他的國君的。”

當初孟子拜子思為師,曾經向老師請教治國之要。子思說:“首先要關注民生利益。”孟軻問道:“賢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談仁義就夠了,您為什麼要首先關注民生利益?”子思說:“仁義原本就是利益!國君不仁,則庶民無法安居樂業;國君不義,則庶民也會爾虞我詐,社會無法平穩運行,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經》中說:‘利,就是義的完美體現。’又說:‘只有保障了民生,道德才能得到弘揚。’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司馬光:子思和孟子的話,都是一個道理。只有仁義的人才知道仁義是最大的利益,不仁義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對魏惠王直接宣揚仁義,閉口不談利,是因為談話的對象不同的緣故。

關於利益這個問題,孔子也曾經談到過。子張問仁於孔子。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其中“惠”直接與民生有關。看來孔子並不避諱談利益,只是這利益要合於仁義。孔子也曾經對子產說:“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其中“養民也惠”和“使民也義”都關係到民生利益。所以說,孔子之仁德,並不迴避利益,離開利益的仁德是空中樓閣,對社會沒有實際意義。

在談到教育的時候,孔子也曾經有過如下的表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魏惠王已經提出了問題,想要知道儒家的仁義對治理國家的作用如何。而孟子只說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就讓惠王撞在了南牆上。

根據以上分析看來,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不能為諸侯所用,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所求的是攻城掠地之能,一方面因為儒家思想沒有爭戰殺伐之力。還有一個方面是因為,孟子等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過於清高,且不能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弄得如魏惠王一樣一頭霧水,不知所云,自然不能收到推行的實際效果。再者,如前所說,儒家思想是守成之學,而無開山之力。在戰國時期推廣,也是勉為其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