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嚴打財務造假 30家擬IPO企業撤退

本報訊 證監會近日再次重磅發聲,將重拳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欺詐等惡性違法行為,用足新證券法,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責任。同時,證監會還通報了對84家首發企業開展現場檢查工作的情況,有30家已撤回IPO申請終止審查。證監會根據檢查情況對“問題企業”進行了分類處理,存在執業質量問題的21家保薦機構、17家會計師事務所、7家律師事務也將面臨後續處理。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從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強烈譴責到嚴打境內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證監會從嚴從重從快懲治相關主體,目的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壓實中介責任,加大對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人員的約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處罰力度將加大,尤其是新證券法實施後將很好地解決我國資本市場長期違法違規成本低的痛點。

現場檢查84家擬IPO企業 30家企業撤退

據證監會披露的IPO排隊企業名單顯示,截至2020年4月16日,IPO排隊企業數量為422家(不含科創板),其中主板153家、中小板72家、創業板197家。與此同時,證監會4月24日核准了3家企業的IPO批文,分別為:青島威奧軌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天精裝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均未披露籌資金額。

4月24日,證監會通報了對84家首發企業開展現場檢查工作的情況,有30家已撤回IPO申請終止審查。證監會根據檢查情況對“問題企業”進行了分類處理,存在執業質量問題的21家保薦機構、17家會計師事務所、7家律師事務也將面臨後續處理。

據悉,除IPO現場檢查外,證監會將針對IPO審核中的問題開展專項檢查以提升監管效能,對首發企業進行分類監管、精準監管。同時,證監會還將以貫徹實施新證券法為契機,進一步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嚴格落實發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責任,壓實中介機構法律責任。

四家上市企業被點名

證監會近日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違法行為重磅發聲:下一步,證監會將重拳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欺詐等惡性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責任。證監會對擬IPO企業的造假更是零容忍,堅持從嚴審核、嚴把質量關,有效減少企業“帶病申報、搶跑佔位”等情況。

據瞭解,2019年以來,證監會已累計對22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立案調查,對18起典型案件做出行政處罰,向公安機關移送財務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證監會總結分析指出,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件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造假週期長,涉案金額大。其中,索菱股份(002766)2016-2018年連續三年虛構海外業務、偽造回款單據,虛增鉅額利潤;第二,手段隱蔽、複雜。其中,藏格控股(000408)2017年7月至2018年串通上百家客戶,利用大宗商品貿易的特殊性實施造假;第三,系統性造假突出。其中,龍力生物(002604)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為虛增公司利潤,定期通過刪改財務核算賬套實施造假;第四,主觀惡性明顯。其中,東方金鈺(600086)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以全資孫公司為平臺,虛構翡翠原石購銷業務,通過造假方式實現業績目標。

證監會此次罕見表態引起了業內專家強烈關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證監會在年報和一季報集中披露的時點就財務造假髮聲,極具針對性和震懾力。這四家被納入到證監會的典型案例當中並被點名的公司具有情節非常嚴重的重大違法行為,可以考慮直接退市。

加大證券違法違規成本

證監會表示,用足用好新《證券法》,集中執法資源,強化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違法責任,加大證券違法違規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堅決淨化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市場紀律和市場秩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對此,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分析表示,一直以來總有一些上市企業在法律“紅線”邊緣試探,與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背道而行,缺乏對市場、法治、投資者的敬畏之心,擾亂了資本市場生態,更侵害了與市場共擔風雨、共同成長的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甚至近年來還出現了若干起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自己設局操縱自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惡性案件。這些市場違法行為,嚴重偏離了“依法誠信”的基本底線,破壞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發揮。對此,證監會動真格、出重拳、擊要害以儆效尤,是對資本市場公平、公開、公正秩序的保護。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處罰力度將加大,尤其是新證券法實施後,將很好的解決我國資本市場長期違法違規成本低的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