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年輕人加班是喜是憂?

據近日媒體報道,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日前發佈了“第一份工作職場觀”洞察,從加班、薪資水平和工作方式等方面探究年輕人頻繁跳槽背後的原因,以及企業應採取何種舉措以留住年輕員工。

伴隨90/95後頻繁跳槽、裸辭、抱怨加班等話題一同催生的是“年輕人吃不了苦”的論調。但領英“第一份工作職場觀”洞察顯示,在第一份工作中近九成的年輕人都在加班,只有13%的人因堅持要保留足夠多的個人生活空間而拒絕加班。領英數據顯示,46%的加班在年輕人看來其實是在做沒有意義的工作,另有超過1/3的加班還是在不提供加班費情況下的主動行為。

近九成年青人加班是喜是憂?喜的是我國的年輕人是能吃苦的,憂的是“加班文化”依然十分盛行。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有一種傳言,美國員工要給加班費才加班,歐洲員工即使給加班費也不加班,中國員工即使不給加班費也會自願加班。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區別呢?是因為歐洲人比美國人“懶”,而中國人比美國人還“勤勞”?

人們為何要辛勤工作,為何要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勞動者出賣勞動力通常是為了獲得工資,來獲得商品和勞務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勞動者在出賣勞動力獲得工資的過程中,工資能夠增加勞動者的效用(需求的滿足),勞動給勞動者帶來負效用(辛苦和受累),只要工資的效用大於勞動的負效用,勞動者就會願意出賣勞動力。

工資(商品)的效用對於勞動者(消費者)來說取決於其已有的消費量,消費者消費的第一個麵包和消費的第二個麵包,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是不一樣的,消費的第一個麵包比消費的第二個麵包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要大。這就是西方經濟學中所謂的邊際效用遞減定理。

勞動者的“基礎消費量”,即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滿足的程度,與勞動者的積蓄、勞動自用所能獲得的產品,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助,以及社會保障和其它的互助關係等有關。可能會因而失業、疾病、年老以及其它天災人禍等而降低。

由於勞動者之間的競爭,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水平總是被限制在一個由需求保障滿足程度所決定的水平上。

如果因經濟的擴張實際工資水平提高,而勞動者的需求保障滿足程度不變,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時間會被延長,勞動強度會增加。因為工資的效用增加了,勞動者願意承受的“負效用”也會增加,這就造成勞動供給增加,阻止了工資水平的上漲。

還有,那些原先較“懶惰”的勞動者也會因工資水平上漲而被吸引進勞動力市場。那些勞動者原先之所以“懶惰”,是因為他們的需求保障滿足程度比其他人更高,需要更高的工資才能吸引他們工作。這也阻止了工資水平的上漲。

如果因經濟不景氣,實際工資水平下降,勞動者便會減少勞動供給,那些較“懶惰”的勞動者會退出勞動力市場,阻止了工資水平的下降。

因而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水平總是被限制在一個由需求保障滿足程度決定的水平上,從而使勞動力市場不能實現出清。

如果工資水平相對勞動者的需求保障滿足程度較高的話,勞動者的工作時間自然會較長。如果工資水平相對勞動者的需求保障滿足程度較低的話,勞動者的工作時間自然就短。這是法律所無能為力的,即使8小時工作制的法律執行得很嚴格,勞動者也可以選擇兼職來自願(或者說不得不)延長工作時間。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可以提高勞動者的需求保障滿足程度,從而縮短勞動者的工作時間。西、北歐高福利國家的社會保障水平,即社會保障支出佔國民收入的比重,比美國要高得多,美國的社會保障水平比中國的又要高。這就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勞動者的工作壓力過大,工作時間過長,會嚴重影響勞動者的心身健康,給社會增加大量的醫療保健的負擔,還會影響到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和創新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