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

最近臺灣的一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豆瓣更是給出了9.4的高分,或許是因為劇中的故事是紮根於現實題材,它是根據2016年臺灣的“小燈泡事件”改編的,具有真實性和社會問題代表性。這部劇在網上一播出就有不少討論,特別是劇中出現的被害者、加害者和圍觀者三個不同群體,當你看完這部劇之後,不禁會問,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

《我們與惡的距離》由林君陽擔任導演,賈靜雯、吳慷仁等擔任主演,賈靜雯扮演的宋喬安,在戲院因為接電話疏忽導致兒子在殺人事件中身亡,她的家庭從此不再圓滿,老公和女兒跟她背離,所以是一個“被害者”的身份,是善的一方。

但是,在職場上,宋喬安又變成了一個“加害者”的形象。為了麻痺自己的傷痛,全身心寄託在工作上,從事新聞行業的她,為了博取關注度,忽視事件真實性,想控制輿論導向,謀取私人利益,在工作上宋喬安又是在行惡。那麼,她是善是惡?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的“加害者”殺人犯李曉明在電影院隨機開槍射殺,造成9死21傷的駭人聽聞事件,表面看他無疑是個惡人。但是,他本身患有思覺失調症,也就是精神分裂症,一切犯罪行為都不是自己主觀意識能控制得了的,誰能說得清他是善是惡?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

還有,作為與事件不相關的群眾和媒體,他們對李曉明的家人進行人肉搜索,過分報道,讓李曉明全家承受圍觀群眾的指指點點和謾罵,只能躲躲藏藏。面對被害者家屬和群眾的壓力,他們舉家搬遷,父親借酒消愁,母親只能戴著口罩偷偷摸摸去擺地攤維持生計,他的妹妹被迫從大學退學,改了名字才敢去找工作。劇中的群眾和媒體是一個“圍觀者”的身份,普通群眾在網上行貌似正義之事,媒體忽視職業道德過度消費案件,他們可能出於好心,但是他們的行動卻在有意或者無意地助長惡行,讓無辜者受罪。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

“圍觀者”的這種過度行為,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比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很多人不去關注事件本身,反而去人肉搜索她,讓她不僅要面臨身邊朋友的壓力,還有微信、短信等陌生人的轟炸,網上還說她炒作、在演戲,這種行為,不僅侵犯了她的隱私,造成了她生活和精神上的壓力,更是抑制了正義的施行!試想如果維權成本如此之高,那些被侵權的個人要有多大的決心和勇氣才敢去維權?這時,我們是否要冷靜想一想,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否沒想象的那麼遠?

演員吳慷仁在劇中扮演王赦,他是李曉明案件的辯護律師。在王赦心中,以法律公正為第一準則,對待惡人,主張讓他們接受法律的制裁,而對於涉案人該維護的權利,也會積極為他們爭取,從職業道德出發,他代表的是正義。可是當王赦為患有精神疾病的李曉明辯護時,社會輿論將他推向對立面,媒體更讓他置於風頭浪尖,說他是幫兇,不僅遭受指責,甚至被受害者家屬潑糞洩怒,在媒體和圍觀者看來,王赦是惡的。那麼,你覺得他是善是惡?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

最後,想問下,《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你覺得呢?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真的那麼界限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