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转自 在营口

四十岁往上的营口人都应当该有这样的记忆,每年一到初冬,买大白菜就成为生活中既重要又麻烦的事。那时候,运输不发达、成本高,冬天里能吃到一口南方的新鲜果蔬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且蔬菜大棚也很少见。营口人冬天里吃的菜几乎都是白菜、萝卜、大葱、地瓜、土豆这几样。

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都是营口人称之为“大菜市”的季节,每家每户买上个千八百斤的大白菜在寻常不过。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菜市期间副食商店销售的白菜、萝卜和大葱要凭票供应,白菜每人供应的量是多少,1990年的《营口日报》有明确记载: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市民凭票每人可买50公斤平价白菜,因为平价菜不够吃,家家户户都要花略高的价格买一些议价菜;

你还记得吗,营口人一冬要吃多少斤大白菜吗——

1990年的官方报道是2350万吨!

那会儿,大白菜多少钱一斤——

1990年的官方报道是4分5厘左右一斤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时至今日,“大菜市”每年都有固定的时间节点。大白菜从收到卖就二十天时间,否则霜冻一来,大白菜一冻,就没法吃了。所以,大白菜要在二十天内完成从产地砍收到运往全市各处销售的整个过程。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时间回到三十年前,每年的大菜市,营口都有大大小小50多个销售点

因为时间紧迫,到了大菜市时,人们要揣上副食本,穿上笨重的棉大衣,到副食商店和临时售菜点前,排成一条条蜿蜒的长队,缓缓向前蠕动等待“开票”。但是,你会发现社会的秩序却没有失效:不管什么身份的人,都得拿着副食本排队。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五十岁以上的营口人,大概都有寒夜里排着长队买大白菜的经历。

说起卖菜这几天,大卡车可以在营口的大街小巷畅通无阻。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停在渤海大街上的送菜车队(摄于1989年)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往城里送菜的车有大卡车,还有拖拉机

往家里运菜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门,三轮车、手推车,还有人用孩子坐的童车,真是物尽其用、多快好省。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用这种“倒骑驴”运白菜一定还记得。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直到1992年,营口的秋菜才敞开供应,为保证菜农积极性,每公斤白菜要给予2分钱的补贴。。

今天,大菜市依然还在,运菜的车仍然在这段日子里穿行于营口的大街小巷。但大白菜的垄断地位已经早已不在,买秋菜成为了部分老年人才固有的习惯。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许多年轻家庭已经不在储贮秋菜,渍酸菜的技术也在渐渐失传。便捷的物流运输、周边农村源源不断生产出的大棚蔬菜,已经给了营口人冬季餐桌上太多的选择。加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基于饮食营养价值的考虑,秋菜想开拓年轻人的市场难上加难。

讲述营口│大菜市:据说你们论“顿”买菜?我们差点成吨买


尽管“白菜当家”地位不再,再没有了白菜买回家,因为晾晒而不厌其烦地搬来搬去;挑食的我,也再听不到奶奶那关于”百菜不如白菜“的唠叨……提起大白菜,只剩下许许多多旧日里的回忆——

冬天里,一家人围坐炕桌旁,桌子中间总会摆上一个最大号的碗,里面不用说也知道,热腾腾的白菜炖豆腐或是酸菜汆白肉,醮上豆腐乳或韭花酱,那味道……谁又能说跟大白菜没有感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