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直接發現金,我們發滿800減300的消費券真能夠刺激消費嗎?

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最近一個多月來,隨著中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多地政府開始發放消費“紅包”——消費券。

有統計顯示,已有近20個省市發放了總數40多億元的消費券,且發放消費券的地方還在不斷增加。

據瞭解,這些消費券主要集中在餐飲、旅遊等方面,著力促進因疫情遭到重創的行業消費復甦。

在經濟降速、需求銳減情況下,各地出臺刺激政策促進消費回補,主要原因是相較於投資,消費見效更快,能夠儘快帶動消費,活躍市場,促進人流和物流等流動性。

美國直接發現金,我們發滿800減300的消費券真能夠刺激消費嗎?

當前擴大消費還面臨居民消費能力或下滑等難題,疫情影響下,特別是海外疫情擴散增加外部不確定性,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性遭受挑戰,投資儲蓄意願增強,反而會抑制消費。

由於疫情的影響,各國閉關自鎖已成趨勢,外貿出口變成重災區,基建投資也需要一個過程,短期內能快速見效的也只有消費了。

但是發放消費券真的刺激消費嗎?短期刺激消費,我認為還是可行的。

南京、濟南、寧波、杭州等各地方都在發放不同形式的消費券,目的就是吸引老百姓去消費。國人大多愛貪小便宜,有便宜就愛佔啊。看看之前搞返現補貼(變相發放消費券)的滴滴打車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

但是發放消費券短期有用,長期肯定不行。

美國直接發現金,我們發滿800減300的消費券真能夠刺激消費嗎?

第一、 消費券也不能無限制發放。它也是地方財政的支出或者商家的變相讓利。

第二、 老百姓的口袋的錢也是有限的,會量入為出,不會無限制的亂花。佔小便宜可以,為佔小便宜而大出血,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災後復工期間,還是要從政策上扶持指引,減稅讓利,促進就業,增厚老百姓的口袋,藏富於民。

老百姓的口袋鼓了,無需發券,消費自來。

能否提升消費能力

無論是滿減券,還是發現金,都有一點作用,會在短期內刺激一下消費市場。但是也存在問題,就是擠佔了本來就存在的剛需消費,或者是透支了未來的消費。比如說,我本來就是要買兩袋大米的,你無論有沒有消費券,我都會買,現在有了消費券只是我佔了一點便宜而已,並沒有增加市場的消費總量;又比如說,我本來這個月只需要兩袋米的,但是一看有消費券,我就一下子買了八袋,把後面兩個月的米都一次性買齊了。這樣看下,這個月的消費是上去了,但是後面兩個月又會掉下來的。

美國直接發現金,我們發滿800減300的消費券真能夠刺激消費嗎?

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疫情對經濟基本面的衝擊,使得人們的預期收入下降了,幾張消費券根本不足以抵消收入的降幅,想讓人們在幾張消費券的帶動下恢復正常消費能力,不太可能。

總結

刺激消費市場,關鍵還是還要降低物價水平,特別是房價的壓力,大家都把錢投入鋼筋混泥土上了,誰還有多少錢,去消費呢?能吃飽就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