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都想靠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其实是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操控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一旦求别人帮忙,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有负罪感,好像因为自己的请求,对方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当别人给你一个红包时,你恨不得要给两个回去才会安心。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我们才会一切都想靠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

为什么麻烦别人之后,我们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呢?

中国的“怕麻烦哲学”

在我们的集体文化里,提倡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满足别人是高尚的,满足自己就是“自私”的。

这种文化形成了集体潜意识,让我们在接受他人好意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该这么做。因此,从某种角度上看,什么事都想靠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其实是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操控。

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是由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提出的,弗洛伊德用冰山比喻意识和无意识,荣格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个更宏大的解释:

高出水面的冰山,代表个人意识;水面下的冰山代表个人潜意识;而将所有冰山连在一起的大海,就是集体潜意识。

什么事都想靠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其实是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操控


深度的怕麻烦,都是个体生命早期,在家中建立的。

如果养育者的内心对孩子是缺乏爱的,觉得照顾孩子是件苦差事,心中带着怨气去照顾孩子,那么即使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孩子仍然会生病,会觉得匮乏,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来自养育者的热情和爱。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需求会伤害到父母,他们的内心会产生内疚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自己的需求隐藏在心里。

在他们看来,麻烦别人就是伤害别人。

婴儿是非常敏感的,虽然他们听不懂养育者在说什么,但是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养育者的情绪,这个影响会持续一生。


什么事都想靠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其实是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操控

对于怕麻烦的人来说,麻烦别人会让他们会产生一种低自尊的状态。比如,接受了别人的好,不知道怎么回报,就会担心不回报会影响关系。


再比如,别人对我好,是对我有要求,但当我无法达到的时候,就会产生压力。

还有人觉得,自己的需求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别人觉得麻烦,就会抛弃我。甚至,他会认为如果我对别人有需要,就会招来别人的羞辱和责备,为了避免这种恐惧,我不能让别人感觉到我是有需求的。

这些感觉都来自于生命早期爱的匮乏。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埋怨父母,因为他们,也没有在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过爱。

麻烦,是增进关系的办法

在东方文化看来,麻烦别人是很不道德事。

但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

什么事都想靠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其实是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操控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在他的自传里,他提到:为了结识一个顽固的众议员,他主动问那个人借家里珍藏的一本书。结果再次见面的时候,那个顽固的议员对他态度好了很多。

和人来往也是。主动“麻烦”之余,也让你获得了一个回报他的机会,让你们之间有可能成为互惠关系。

古典老师说过:“关系是聪明地麻烦出来的。”

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有过这样一道面试题:

如果你被压缩成一根铅笔高的人,掉进了果汁搅拌机中,怎么出来?

什么事都想靠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其实是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操控

这道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测试的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其中一个被认可的答案是这样的:

与其自己想办法爬出来,不如想办法求救,

比如高喊,甚至如果手机还在身上就打电话,或者在玻璃容器内写上求救信息等等。

事实上,任何单靠自己的努力试图爬出来的想法都不现实。

在职场上,我们特别要懂得借助别人的帮助工作。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总是自己一个人试图解决超出自己能力的问题。

什么事都想靠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其实是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操控

由此可见,对于高盛这种公司来说,一个人“麻烦别人”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

结语

“麻烦别人”不等于“找人麻烦”。反过来别人向你求助,也未必是找你麻烦。

帮助他人从来不是你赢我输,而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有人不怕麻烦地帮助别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是受益者,甚至是更大的受益者。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父母所教导提倡的,未必是正确的。

若是你自己就是经常麻烦别人的人,你一定知道“麻烦”给你带来的巨大好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