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支持企业可申请这两项补贴

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5月6日起,对于符合北京重点支持领域的企业,可以申请以训稳岗补贴和临时性岗位补贴。前者按照每人20课时500元的标准,后者按照每人1540元的标准。

培训补贴最高不超过120课时3000元

4月17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9条新措施,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针对重点支持领域的企业,北京出台了以训稳岗补贴和临时性岗位补贴政策。

哪些企业属于支持范围?据悉,认定条件有两项:符合北京和区域城市功能定位的科技创新、城市运行保障、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中小微参保企业;受疫情影响,今年2-4月生产经营收入同比下降80%(含)以上。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4月22日消息,对于符合重点支持领域的企业,可在5月6日至7月31日期间开展培训。也就是说,5月6日开始,市人力社保局接到各区政府认定名单后,企业可立即组织开展培训。按照每人20课时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以训稳岗补贴,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0课时,补贴金额增加500元,培训补贴最高不超过120课时3000元。

企业可根据疫情对企业影响和岗位技能需求自主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可采取线上、线下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学习时长计入培训课时。在疫情期间,鼓励企业采取线上培训的方式进行。

此项培训政策是应对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的精准一次性帮扶举措。对于北京地区其他企业,下一步也将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根据企业实际困难,加大培训政策支持力度。

临时性岗位补贴申报8月31日截止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22日介绍,企业只要开始职工培训,就能按照每人1540元的标准申领临时性岗位补贴。

也就是说,5月6日开始,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管理平台”完善企业和职工信息,填报培训方案,按照培训方案开展培训后,平台会记录已开展培训的企业和职工明细,企业就可下载培训电子凭证,申领临时性岗位补贴。

企业申领补贴时,可登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法人办事”或“就业超市”-“临时性岗位补贴”模块提出申请。在线做出相关承诺,上传培训电子凭证,由参保所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受理、审核后,即可将补贴资金拨付至企业。

“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管理平台”将在5月6日开始上线运行。企业5月6日后就可以填报培训计划,5月7日开展培训。申报补贴截止时间为8月31日。

上述负责人介绍,近期接到了一些企业咨询电话,想了解自己企业是否属于支持范围。

“这次我们选择的重点帮扶领域,主要针对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科技创新、城市运行保障、生活性服务业三个领域。”该负责人说,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处于初创和成长期,发展潜力强,吸纳就业大,加强职工培训更能够得到人力资本的提升。

另外,城市运行领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小微企业在城市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实体书店、影剧院、一些供市民健身的场馆等;生活性服务业是首都市民的生活需要,这一领域就业人数众多,技能水平的提升关系到市民生活品质,比如餐饮、住宿、旅游等领域。

36家市管企业计划减免租金合计约9.8亿元

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22日介绍,今年2月“京16条”发布以来,各市属国企积极主动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2月份房租。

截至目前,36家市管企业计划减免租金金额合计约9.8亿元,涉及国有产权主体950个,租金减免覆盖北京所有行政区,涉及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2.36万余家。

北京市政府4月17日发布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的新9条措施,明确市属国企继续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减免3月份和4月份的租金。

随后,市国资委制定了实施细则。与2月份的政策相比,本轮房租减免除延长政策实施时限2个月外,还突出精准提质,突出高质量发展与减量发展的需要。

细则还提出,租赁双方可通过协商,灵活采取退、免、延等方式实施房租减免。已收取租金的,可退还减免金额;尚未收取租金的,可直接减免相应租金;也可以在租赁合同到期后,免费延长与减免金额相对应的租期。

案例

海淀区属国企共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及物业费1.2亿元

海淀区相关负责人22日介绍,按照政府资金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突出高科技功能定位的原则,海淀安排区级财政资金2.6亿元,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对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

海淀出台了支持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商场商圈商街、非国有商务楼宇、孵化器、文化创意园等7方面房租减免补贴细则,预计撬动各类主体减免租金9.1亿元。截至目前,区属国有企业共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及物业费1.2亿元、涉及租户3500余户。文化产业园为文化企业减免租金共计2100余万元。

截至目前已为全区11.1万家参保单位减免2-4月三项社会保险费70.8亿元,预计减免总额将达到108亿元。为1185户企业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优惠税额达2.05亿元。

另外,海淀区建设“经济大脑”信息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对辖区内全量企业的经济监测。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数量、经营状况、就业情况、产业空间等的常态化监测,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的跟踪调查,助力政策落地和企业精准帮扶。

新京报记者 邓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