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股份關聯交易過高,公司業務真實性存疑

作者 | 積木仁

來源 | 粒場財經


公司公告顯示,林海股份將於今日召開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核心議題是審議《關於公司2019年度關聯交易完成情況暨追加確認公司2020年度關聯交易預計金額及完成情況的議案》。


可能有人納悶,為什麼2019年度的關聯交易延遲到現在才審議?原來,這份原本早應該獲得審核的議案,在過去一年時間裡竟然先後兩次遭到股東大會的否決。


2020年6月,在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中,該議案以31.89%同意票、65.95%反對票和2.16%棄權票遭到否決;同年12月,在召開的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中,經過董事會二次審議通過的關聯交易議案,依舊以45.89%同意票、50.25%反對票和3.86%棄權票被否決。


由此可以看出,在這份議案的背後,中小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的強烈不滿。不過,這件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簡單。




兩個會計年度關聯交易均遭否決


一般來說,董事會向股東大會提交的各種議案都會獲得通過,除非發生極端情況,那就是上市公司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已經到了是可忍熟不可忍的地步。


那麼,究竟是林海股份的股東們忍耐力太差,還是上市公司太過分?


用數據說話。

林海股份關聯交易過高,公司業務真實性存疑

來源:公司公告


根據公告顯示,上市公司2019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關聯交易金額累計為3.05億元,而上市公司2019年的營業收入為5.78億元。也就是說,關聯交易金額佔比超過了50%,達到了52.77%。


什麼概念呢?


正常情況下,關聯交易並非全都不合理,因為交易雙方憑藉彼此的關聯關係,能夠節約大量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和質量。但是,也存在不利的一面,那就是這種非競爭情況下的交易有可能讓交易價格不透明、不公正,從而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儘管關聯交易佔營收的比重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但是佔營收比重超過50%,裡邊可操縱的空間就比較大了。


一方面,意味著公司的收入高度依賴關聯交易方,一旦終止關聯交易勢必導致公司的營業收入直接下降超過50%;另一方面,在長期的關聯交易下,公司的產品勢必缺乏市場競爭力,否則為何要高度依賴關聯交易而不是其他客戶購買呢?


更重要的是,由於關聯交易的存在,讓公司的盈利能力打上了問號。


過去五年,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236.03萬、193.4萬、192.7萬、264.78萬和579.91萬。可能你會說,相比於2015年,公司2019年的淨利潤足足增長了145%。NO!原因很簡單,第一,從前面提到的數億元關聯交易中,“多”出個幾百萬的利潤並不難;第二,公司最新的市淨率只有0.34%,即便是2019年也只有可憐的1%。


單位:億元

林海股份關聯交易過高,公司業務真實性存疑

來源:Wind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僅為1.2%。要知道,即便是將全部資金存入銀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也有1.75%。


試問,公司的經營業績如此慘淡,關聯交易沒有一點責任?



客戶和供應商重合

業務實質性存疑


不過,相比於關聯交易涉嫌導致侵佔上市公司利益之外,林海股份還存在另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


前面提到,上市公司2019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關聯交易金額累計為3.05億元,分別為江蘇林海動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海動力)和江蘇聯海動力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海動力)、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以下簡稱:福馬機械泰州)、林海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海商貿)、江蘇蘇美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美達機電)、江蘇林海雅馬哈摩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海雅馬哈)和江蘇林海集團泰州海風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州海風機械)。


有意思的是,林海動力恰恰也是上市公司“購買材料及商品、接受勞務”的關聯人,關聯金額為464.04萬元。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林海動力和聯海動力又都屬於同一家母公司,因此這三家公司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


林海股份關聯交易過高,公司業務真實性存疑



來源:公司公告


除此之外,蘇美達機電、林海雅馬哈和泰州海風機械也都扮演既充當客戶又充當供應商的角色。


可能有人會說,儘管客戶和供應商重合,但是涉及的金額並不大,因此並不能說明問題。NO!根據天眼查顯示,林海動力持有泰州海風機械65%的股份,屬於控股股東。也就是說,林海動力和泰州海風機械是同一家人,上市公司在這兩家公司的合計採購金額為0.22億元,而同時林海動力又是上市關聯方中最大的客戶,銷售金額為2.6億元。


林海股份關聯交易過高,公司業務真實性存疑

來源:天眼查


由此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合理假設:


往輕的說,客戶和供應商重合,買賣都是同一批人,很難保證上市公司的利益不會受到侵害;往嚴重的說,左手倒右手的遊戲,公司業務的實質性都被打上了疑問,甚至不排除體外資金空轉涉嫌業務造假。



真實盈利能力趨於惡化

公司陷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根據財報顯示,公司過往的淨利潤儘管很少,但畢竟沒有虧損。不過,這可能僅僅是表面現象。


2012年,公司的收現金為1.01,到2019年這一數字便下降至0.66,幾乎是逐年下降。不僅如此,過去五年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為1993.37萬元、-715.47萬元、-1454.79萬元、-1.97萬元和-453.13萬元,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數據再次為-1716.43萬元,依舊為負數。也就是說,公司的真實利潤其實是打問號的。


林海股份關聯交易過高,公司業務真實性存疑

來源:Wind




看看公司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最後看看公司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


林海股份的主營業務主要是特種車輛、摩托車、農業機械、消費機械等機械及產品配件的製造和銷售。具體來說,就是四個細分領域,分別為特種車輛行業、摩托車行業、農業機械行業和消防機械行業。


先說特種車輛行業。


特種車輛也叫全地形車,一種介於摩托車和汽車之間的產品,最大優勢在於越野性好。不過,儘管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全地形車生產國,但最主要的兩大市場卻是歐洲和美國,國內市場狹小。但即便如此,全球範圍內的全地形車市場規模也只有150-160萬輛之間,再加上這種產品耐用性高、替換時間週期長,導致整個行業天花板較低、市場競爭激烈、品牌溢價能力有限。


再說摩托車行業。


2008年之前,我國摩托車行業保持不錯的市場增速。不過,隨著摩托車保有量越來越高,尤其是交通變得越來越便利、人們收入水平變得越來越高,摩托車的市場需求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即便是一片紅海市場,由於摩托車及其配件的進入壁壘較低,市場競爭程度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還有農業機械和消費機械行業。


儘管這兩個細分行業都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都面臨市場增速緩慢、客戶群體單一、天花板不高這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跟前面兩個細分領域相似,公司的業務都屬於低毛利的低端製造業範疇,屬於競爭激烈但利潤微薄的行業。


林海股份關聯交易過高,公司業務真實性存疑


來源:Wind


2015年,公司的毛利率為13.57%;到2019年這一數字下降到了10.54%。尤其是今年前三季度,更是進一步下降到了9.99%,由此折射出公司所處的行業的景氣度,這也導致了公司目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一方面,公司想尋求轉型,改善資產質量以獲得新的增長;但另一方面,轉型所需的巨大資金和投入,是現有業務所不能支撐的。或許也正因為此,公司為了避免營業收入大幅下滑,只能繼續維持相當高佔比的關聯交易。



董監高突擊增持

或意在股東大會通過該決議


就在公告召開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同一天,公司還發布了一則《關於公司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自願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公告,即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增持不低於50萬股、不高於200萬股。


受此消息刺激,林海股份在隨後六個交易日裡實現了連續上漲,較公告日當天漲幅超過了10%,暫時扭轉了公司過去兩個月股價連續下跌的局面。由此不妨做出猜測,上市公司之所以在公告召開股東大會的當天發佈增持計劃,並且在公告後立馬增持,其實目的是為了穩住股價,以爭取更多中小投資者對該關聯交易議案的支持。


說的直白點,其實就是試圖用增持計劃去“買”中小股東的投票權!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除了兩份公告的時間點一致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這份增持公告之前,無論是公司董事長還是監事會主席,亦包括公司管理層都沒有直接或者間接持有公司任何股票。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