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明感动吉林:父子共守靖宇陵园

6月6日,由吉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新华网主办、新华网吉林分公司承办、吉林大学协办的“中国网事·感动吉林”2016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吉林大学前卫南区鼎新大讲堂举行。金英淑、赵洪新、杨凤艳、徐振明、张宝艳、刘刚、张超凡、魏志刚、王琪及吉林省公安厅出入境集体等来自不同岗位的10名(组)“平民英雄”载誉而归。

当天,吉林大学前卫南区鼎新大讲堂里座无虚席。“中国网事·感动吉林”2016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回放着那些平民英雄的感人事迹,榜样的力量感染和感动了现场500多位观众。

9日起,新华网吉林频道带您去领略获奖人物的感人事迹。请看第四期:

题 徐振明:父子共守靖宇陵园

徐振明感动吉林:父子共守靖宇陵园

抗战老兵徐振明(中)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守陵

在通化市,流传着“父子守陵人”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抗战老兵徐振明,他是杨靖宇烈士陵园纪念馆的首任馆长,他的儿子徐永军继任他担任陵园管理者。父子共同为杨靖宇守陵,在当地传为佳话。

复员后坚持为杨靖宇将军守陵

默默奉献改变陵园环境

徐振明的老家在江苏,1942年,年仅16岁的徐振明参加了八路军,在山东的日照、郊县、诸城、高密、莒县等地与日本侵略者多次战斗过。

后来,徐振明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10月,他从营职干部岗位转业来到通化市民政局。当时有三个工作岗位让徐振明选,一个是招待所所长,一个是福利院院长,还有一个就是杨靖宇烈士陵园纪念馆馆长,徐振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守陵。

徐振明说:“1942年我参加八路军时,部队正在大力宣讲杨靖宇率领抗日联军打鬼子的事迹,杨靖宇将军身上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千万八路军将士在抗日战场上与鬼子拼杀,杨靖宇将军是我的前辈,能为抗日英雄守陵我感到光荣。”

徐振明来到靖宇陵园的时候,靖宇山还是一座秃山。徐振明带领陵园的职工植树、种花,把陵园内建得冬天一片苍绿、夏天百花盛开。当年徐振明栽下的红松如今已经成材,靖宇陵园内树木葱郁,百花齐放,这一切都离不开徐振明的奉献。

靖宇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是中央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是外地人来通化必看的景点,也是通化人教育后代必去的地方。几十年来,这里来过国家领导人,来过外国友人,来过杨靖宇将军的战友和亲人,来过拜谒将军的群众。

徐振明不光是陵园的领导,还是讲解员,他参加过抗日战争,他身上有战争中留下的伤疤,他的讲解让人们记下了英烈抗击日寇的革命精神,在参观者心中刻下了日寇蹂躏东北的罪证。

父子共同守陵

抗战老兵发挥余热奉献终身

1980年,徐振明离休后,在他的劝说下,他的儿子徐永军参加工作也来到靖宇陵园,继续为杨靖宇将军守陵,可徐振明实在不愿意离开,就在陵园当了一名门卫,冬天扫积雪,秋天扫落叶。时至今日,徐家父子两代人共守陵园近60年。

徐永军说,那个时候自己年轻,想去外面闯一闯,干点技术工作,但父亲坚持让自己在陵园工作,并和自己说,为杨靖宇将军守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不能只考虑自己赚钱的事。

徐振明在16年军旅生涯中荣立大功两次,小功多次。徐振明身上有炮弹炸的伤、子弹钻的洞、刺刀留下的疤、战火烧伤的痕迹,这些战伤是他战斗冲锋在前的证明。如今,老人已经91岁,他最关心的还是靖宇陵园的建设,靖宇陵园有什么大型活动,他还是一定要参加,因为他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却没有丢掉军人的作风,离休离岗,他的心依然在为杨靖宇将军守护陵园。

此外,徐振明老人以前还应邀在几所学校兼任校外辅导员,他讲的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最受孩子们的欢迎。(更多详情请见上方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