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岩棉工藝技術”項目順利通過科學技術成果評價

2020年10月25日, 由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組織,北京金亞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岩棉工藝技術”科學技術成果評價會在京召開。該項技術成功通過科學技術成果評價。


“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岩棉工藝技術”項目順利通過科學技術成果評價

此次評價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擔任專家組組長,由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城市汙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曉虎,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高級工程師黃建忠,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曉明,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田書磊,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築研究所研究院易忠來,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韋奇擔任專家委員。

“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岩棉工藝技術”項目順利通過科學技術成果評價

專家組按照國家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認真聽取了項目完成單位北京金亞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首席技術官張勇的技術總結報告,秉承客觀、公正、獨立的原則,對評價資料進行了審查,經嚴格質詢和充分討論後認為:

“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岩棉工藝技術”項目,對目前氧化鋁行業普遍存在的赤泥堆積從而對破壞生態環境,綜合利用途徑無法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產業化”的困局,提供了一條具有示範意義的技術產業創新路徑,實現了環保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共贏,具備良好的市場推廣價值。項目主要創新點建議如下:

1.針對赤泥綜合利用難點,開發了利用赤泥生產岩棉新型工藝方法,符合國家綠色發展的需求,為我國赤泥的綜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2.該項目的主要創新點及先進性

(1)以赤泥為主料生產岩棉,赤泥配比用量可達 70% 以上,每噸赤泥配料可生產岩棉75%以上、7%-10%的鐵,棉塵和邊角廢料可充分重複利用;

(2)赤泥生產岩棉工藝過程中,利用電熔融爐代替沖天爐,並且實現了生產過程中的餘熱回收利用,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3)實現了從配料制球系統、電熔融爐系統、全封閉自循環電熱固化成型到餘熱綜合利用的系統集成,形成生產岩棉製品全套工藝技術。在工藝技術和裝備方面可滿足岩棉行業准入要求。

3.送樣經國家建築材料測試中心檢測,加熱線收縮率、導熱係數等岩棉產品參數指標符合國家標準(GB/T11835-2016)的要求。

4.該樣品在山東聊城興業利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應用,反映良好。

5.該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18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具有潛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技術總體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建議:加強與行業協會和氧化鋁生產企業的緊密合作,進一步加大該技術成果的推廣力度。

利用該工藝生產的赤泥岩棉,經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驗,屬於滿足國家及行業標準的A級不燃保溫材料,其在導熱係數、酸度係數、纖維長度、內外放射性等重要質量技術參數均符合或優於《岩棉行業准入條件》及《建築外牆外保溫用岩棉製品》標準的要求,具有高附加值、高品質優勢。

“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岩棉工藝技術”項目順利通過科技成果評價,為北京金亞潤提升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標誌著我國在赤泥綜合利用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將有利助推赤泥綜合利用領域和傳統岩棉行業的產業變革與優化升級。


“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岩棉工藝技術”項目順利通過科學技術成果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