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百年!天災+人禍,1920年甘肅海原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距離今日已經過去整整一百年了,但活動斷裂帶在240公里範圍內出現的斷頭溝、斷尾溝、斷塞塘、槽形谷等異常地貌仍舊以海原縣幹鹽池解家莊地震地表破裂帶遺蹟、幹鹽池城垣遺址、袁家窩民房等現存遺蹟遺址的形態,屹立在這片曾經受苦受難的大地上。

民國九年12月16日晚上8點,準備好過冬物資的黃土高原的勞動者們正安逸縮在自家窯洞裡,一場中國歷史上一次波及範圍最廣的地震,寧夏、青海、甘肅、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福建等17地有感,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里、被當時世界上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的“環球大震”突然襲來。後世估測此次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第一場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

《民國九年十二月甘肅地震報告》記載 “同日晚7時大震,突見大風黑霧,並見紅光。大震時約歷六分,地如船簸,人不能立,震動之方向,似自西北而來,往東南方去,有聲如雷。土石山均有崩塌及移動,尤以土山崩潰為多。山坡平地均生裂縫,長短不一。”

整整一百年!天災+人禍,1920年甘肅海原大地震

天災持續

6日大震後震中當晚有餘震數十次,其他地區也有五六次到十餘次不等,地震過後,每日都有2~4次餘震不斷,一直持續了近3年。其中如1921年2月15日武山廣武坡土山崩塌、3月27日鎖罕堡(今屬景泰)新建房屋倒塌,壓死數人這樣的較大餘震,也在隨後三年中不斷折磨著倖存者。

整整一百年!天災+人禍,1920年甘肅海原大地震

好不容易掙扎著跑出來、頂著餘震倖存下來的人們又遇到了罕見的凍災:1922年4月24日《新隴》卷1期上“十七日(餘震)終夜不休,倒八時陡起大風,為亙古所僅見。人民牲畜凍斃者不計其數。地吼如雷,聲勢極其危險。十八日風止,天地晦暗,地先吼後動者五次,均輕。十九日大動八次,地體日夜微搖不息。二十日大動十一次,小動十二次……”

當時居住在北京的魯迅先生在日記中記下了這樣的一筆:“夜地震約一分時止”。

寥寥八個字,記下的是當時北京感受到的地震—僅僅屬於可感級別,並沒有造成任何的破壞。而這八個字,竟然成了那次大地震在北京最早的文字記錄。

魯迅先生不會想到,他記下的是千里之外大地震傳導到北京的餘波。

幾乎與此同時,中國的很多城市也感受到了這次震撼。

在上海,天花板上的吊燈和吊扇長時間晃動,英國領事館的時鐘、信號鍾都停止了擺動。

在香港,一位名叫福契特的神父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他清楚地感到床在晃、紗帳在動。

在大名以北的板夏(音譯),三個閒談的傳教士忽然感覺到噁心欲嘔,他們覺得地板就像船舶上的甲板一樣開始搖擺起來……

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地震儀上也清晰地刻畫出了異常的地震波。

人禍不斷

《陝甘地震記略》一文報道,大震後災區人民“無衣、無食、無住,流離慘狀,目不忍聞;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復值嚴寒大風,忍凍忍飢,瑟瑟露宿,匍匐扶傷,哭聲遍野,不特餓殍,亦將強比僵斃,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地方官員和鄉紳組織的自救也是杯水車薪,物資也在運到重災區的路上被饑民搶劫一空。

地震發生在交通閉塞,幾乎與世隔絕的六盤山山區,當時由於軍閥混戰、兵荒馬亂,北洋軍閥對巨大的地震災難無力救助。第二年春,來不及處理完的遺體在春暖花開之際,又造成當地瘟疫蔓延……

後世之思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對海原大地震的實地考察打響了現代地震預報第一槍,地震預報的前兆系統就在郭增建牽頭組建的這次考察中正式建立。

海原大地震90週年祭日,在寧夏自治區政府的牽頭下海原地震萬人墳遺址舉辦開館儀式。當年海原遷徙到周邊各省的遇難者後代,也會在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後的“紀難日”、“劫難日”,從甘肅、青海、陝西及寧夏其他地方來到在海原縣縣城西南角的一個佔地近200畝的“萬人墳”祭拜。

整整一百年!天災+人禍,1920年甘肅海原大地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