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大家好,欢迎来到招教考试重难点分析微课堂,今天我们接着上一节课来讲解行为主义的第二个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看第一个题:1、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教师表扬而逐渐养成上课专

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做这个题之前首先你要知道斯金纳做过的那个实验,这个实验叫小白鼠操杠杆,这个实验是这样做的,这是一个特别巧妙的箱子,在这个箱子里面,这是一个信号灯,这是一个杠杆,箱子的外面有一个放置小颗粒食物丸的一个容器,这个实验里如果碰到杠杆,信号灯就会亮,就会流出来一个食物丸,小白鼠就可以吃到。这个实验是这样开始的,斯金纳首先把小白鼠饿了好几顿,再把小白鼠放到箱子里,小白鼠由于太饿,它就会着急想走出去,于是小白鼠就来回转,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它不小心碰到了杠杆,它就吃到了食物,之后小白鼠不停的按杠杆,最后小白鼠吃饱了,可是实验到这还没完,我们会发现,小白鼠都已经吃饱了,它还是会去主动的按杠杆,也就是说,已经没有饿的刺激了,可它还是会做出按杠杆的动作,于是斯金纳就把小白鼠主动产生的动作称为操作性行为。这个题是刚开始认真听讲受到表扬,到最后已经没有表扬的刺激了,学生还是认真听讲,所以这题是选B哈。

第二个题:李明的妈妈对李明说:“只要今天晚上能完成作业,就不用参加明天

的大扫除,” 李明妈妈的做法属于(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这个题考查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和惩罚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悦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消除或中止厌恶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惩罚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消除或抑制反应;比如说学生上课迟到,被老师罚站,这属于惩罚;站的好,回来坐,这属于负强化;老师期末给学生发奖状,这属于正强化。这个题目是妈妈通过消除大扫除这个让李明厌恶的刺激,使李明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这属于负强化,选B。

看真题:

3、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他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

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C)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这个题考查惩罚这一规律:我们刚才已经复习过了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很多同学分不清负强化和惩罚,在这你要重点区分一下,这两个概念有本质上的不同。

这个题是是父母通过呈现不让孩子吃肯德基这一个厌恶刺激,来消除孩子打人的这一行为,这属于惩罚。

看第四题: 4、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

这是一种( D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这个题涉及的也是一个规律:消退,这个规律和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消退是一样的,即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个题很简单,理解消退概念就行了哈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这一小节课提到的主要的知识点。

知识小结:1: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第二个就是主要的规律:(1)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

来增强反应频率

(例子:迟到了站着是惩罚,站的好回来时负强化,期末发奖状

是正强化)

(2)、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反应,逃避了

厌恶刺激。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

有机体做出反应,避免刺激出现

3:(1)程序教学: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小问题,并将

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

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基本原理是连续接近法

(2)程序教学的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口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好了,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