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合伙制年代篇

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合伙制年代篇

这是《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读书笔记的第一部分,全部笔记将分3个部分。

巴菲特的风格有过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在预见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之后,他的方法就是买便宜货。但是随着美国股市发展,股价高涨,巴菲特承认自己没能力跟着趋势追涨杀跌,也不擅长追热点,于是,他提出要退休,解散了他最初创立的合伙基金。

但是,立下flag的巴菲特过了不久就打脸,跑去经营他刚控股的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在那里他遇见了查理·芒格,这是他的第二次转变:从芒格那里,他学会了成为一个“好股票收藏家”,愿意为伟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价格,而不仅仅是像个并夕夕玩家一样。

合伙制时代就是巴菲特刚开始创业,搞“巴菲特合伙基金”的时候,时间是1957-1968年,那时候他信奉格雷厄姆的捡便宜货策略,还不认识查理·芒格。

桑伯恩地图公司

这是一家做地图的公司,主要为当地的火灾保险公司服务。因为火灾保险公司必须详细尽调当地的火灾发生风险,所以他们需要详尽的信息,详细到下水道盖子多大,电线杆多粗,房屋之间间隔多少,有几扇窗户。

无论哪个时期,巴菲特的估值逻辑都是先定性,再定量。先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存在竞争优势,而这是很多投资者会忽略的。

桑伯恩的护城河在哪里?这么细致的研究,需要极大的初始投入,如果第二家进来,同样花大成本去测量每个下水道的盖子,它就赚不到钱,因为市场不够了。这就是典型的护城河。

但是,因为新技术的冲击,地图这种东西越来越弱势。但巴菲特从两个地方看到这家公司的价值:

  • 从基本面看,它是在衰弱,但并非不好,它的业务和现金流都还行。
  • 从财务上看,它之前赚的钱太多,买了一批股票,结果这批股票的市值比它自己的市值还大。

所以买入桑伯恩,相当于白白得到这批股票,还白拿一家公司。

邓普斯特农具公司

西部刚开发的时候,提供农具、水泵之类给当地人,但在巴菲特那个年代,这个行业并不怎么吸引人了。从桑伯恩地图和邓普斯特农具上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偏好,跟他老师一样,喜欢一些别人不怎么看得上的行业。如果放在今天,巴菲特不会去关注新能源或者半导体,因为这种行业肯定没有便宜货。

同桑伯恩地图公司一样,邓普斯特虽然不性感,但现金流很好。还是从定性角度先判断它的护城河在哪里:客户粘度。如果你买了它的农具,就得找它售后,因为经常用,售后的收入不小,现金流不必担心。

那么他是怎么估值的呢?还是格雷厄姆式的方法:他计算的是这家公司的清算价值,假如哪天真的不行了,变卖掉,每股价值是35,结果买入价才28,便宜。注意一下,巴菲特的估值逻辑永远是先定性,再定量。先确保这家公司不错,再看价格,而不是像某些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一样,一味地捡便宜货,结果发现,公司的价值并非被低估了,而是真的就该这么低!

那么,如何让低估的公司价值回升呢?这段时期的巴菲特,颇有“赋能式投资”的味道,那就是持续买入,最终控股,换掉管理层,提升公司价值。但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难有这种财力。

德州国民石油公司

在合伙制时期,巴菲特并非一个纯粹捡烟头的人,他还玩套利,套利具有确定性,这是他能保持年化30%收益率的原因。德州国民石油之所以入巴菲特法眼,主要是加州石油公告要收购它。

那么这比套利的机会在哪里?德州石油有3类证券:

首先是债券,年利率6.5%,赎回价104.25;并购公告发布时,债券价格才98.78元。

其次是股票,邀约收购价是7.42美元,但眼下的价格只有6.69美元。

最后是认股权证,允许每股3.5美元买公司股票,这是一个稳赚的看涨期权。

美国运通

这是一家典型的遭遇利空消息后,股价大挫,韭菜们吓得细软跑,巴菲特趁机抄底的公司。

1963年,美国运通的子公司给一个客户签发了收据,然后这个客户拿着收据去银行借钱,结果后来发现这个客户是个骗子,最后东窗事发,面临着6000万的债务,而美国运通的账面净资产才7800万。股民们吓到了,纷纷跑路,其股价从60掉到35。

巴菲特发挥了霍华德·马克斯说的“第二层次思维”,当其他人都在跑的时候,巴菲特发现:大家购物的时候,该用美国运通的信用卡还是照样用,而且过去10年没有一年负增长,净利润11%,10年CAGR10%,ROE14%,再怎么样也不像是一家会轻易垮掉的公司。而且美国运通的信用卡网络已经建立起来,明显具备护城河。

非常好的公司!基本面根本不受影响,接下来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次事件是否真的有那么严重了。巴菲特问了管理层,判断公司真正会为这件事支付的预期净现金负债为4000万,然而美国运通当时手上的现金已有2.5亿,而且从前面的基本面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家现金流机器,今年还不完,明年还能还,除非,万一,客户不再用他们的服务,美国运通不再有收入。但从前面的“护城河”可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都在骂并夕夕,却还是在用一样。但既便如此,美国运通现在的PE依然有20倍,在美国,这可不是个低价。

巴菲特对美国运通估值的秘诀在于浮存金,也就是除了1100万的净利润,还有额外440万的投资利得。但是在会计准则中,这440万不计入净利润,而是直接算进净资产里。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被会计制度蒙住眼睛的环节!如果把这440万也算进去,实际上的PE也就11-14倍。

这个PE在美国依然不算低,但巴菲特已经懂得:为伟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价格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感受到巴菲特的NB之处:当韭菜跑路的时候,他很冷静,并计算出公司的偿债能力。在估值的时候,他不是简单瞟一眼PE,而是发现会计准则中的不合理之处。这就是霍华德·马克斯说的“第二层次思维”:公司公布的PE,是所有投资者都知道的信息,这使得所有投资者对美国运通这家公司的价值,都产生了“共识”,唯独巴菲特发现,有一笔额外盈利并未计入净利润,美国运通其实被低估了。有几个投资者能像他那样做第二层次的深入分析?

伯克希尔-哈撒韦

伟大的公司,伟大的名字,但在1965年,这就是家D丝公司。

伯克希尔是一家纺织厂,1948年,税前利润接近3000万,有12家工厂和1.1万名员工,到了1965年,利润几乎为0,工厂只有2家,员工2000多人。按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因为产能过剩,纺织业日薄西山,没人要了。

最终,股神承认,伯克希尔是一项糟糕的投资,读过股东信的读者都记得,最后他把机器折价卖了,也没卖多少钱。那时候巴菲特相信一点,“赋能式投资”可以挽救公司价值,毕竟桑伯恩地图、邓普斯特农具,他都这么干,但这次对伯克希尔“赋能”的失败,让巴菲特从此确信自己不适合搞管理。

人定胜天?还是顺势而为?经历了伯克希尔,巴菲特坚信后者:在一个结构性衰退的行业中,再NB的企业家也将败下阵来。用人话说:你让马云做纺织,他也一样做不好。在大的产业变迁面前,企业家的力量太渺小了。

但巴菲特买伯克希尔是有道理的,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一项政策,控制棉花的价格,这使得纺织厂的成本控制有了一种确定性。就像林北在分析光伏产业的时候的思维一样(参考《

光伏未来前景到底怎么样?》),政府说了要做什么,未来要怎么样,就有了确定性。

总之,这种确定性使得巴菲特算出,1964年伯克希尔的EV/EBIT=21.3,到了1965年只有2.4,另外就是伯克希尔的现金流非常好,每年的净现金流=530万,但总市值只有1130万,这意味着只要这种好年景能保持2年,你就回本了。

最后就像在计算邓普斯特农具时候一样,看看清算价值。巴菲特的习惯是流动资产算全额,固定资产打半折,算出来的公允价值应为每股21.3,但那时候的股价也就14.69。再者,仅计算营运资金的话,每股也有19,无论怎么说,14.69的股价确实便宜。

所以我们不要做事后诸葛亮,如果让我们回到那个时代,发现伯克希尔这家公司的盈利很好,现金流充沛,无论从营运资本还是清算价值来看,公司的股价都便宜了7折,谁都会心动的。

但让巴菲特没想到的是,纺织业的衰退可以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最终伯克希尔收购了保险公司,成就了今天的巴菲特。事后巴菲特总结的经验就是:再优秀的团队也无法阻止一个行业的衰退,而且,利用流动资产净值法捡来的便宜货,一定要考虑退出

。伯克希尔在60年代其实还是在赚钱的,但巴菲特从没想过退出,结果等来了纺织业的全面衰退。

合伙制年代的投资方法总结

此时的巴菲特热衷于捡烟头,但和国内某些投资者不同,他不是追求“便宜就是硬道理”,连基本面都不看的人,相反,要么像桑伯恩地图一样,你持有的证券价值比我买你的钱还多,要么像邓普斯特和伯克希尔一样,现金流是铁打的,盈利和资产价值都很划算。

另外就是巴菲特的调研极其细致,比如桑伯恩地图,他知道里面的每个高管,以及他们对公司的看法。

最后就是财务,巴菲特是个财务高手,他不像我们这些投资人,只是打开万得,瞟一眼大家都知道的数据,然后认为就这么回事了。他会非常细致,深入每个子行业去研究它们的商业机制,而不是肤浅地看一下表面数据。那些成功的投资家,国外的巴菲特或国内的林园,对公司的了解都不亚于老板本人,这是他们的共性。

后面将分享《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后面2个部分,欢迎关注“林北的投资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