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胡玲事件:從吃瓜群眾到舞臺龍套的職場進化

抱歉,文章有點長了,5000字,8分鐘

再論胡玲事件:從吃瓜群眾到舞臺龍套的職場進化

今天,我想對這個事件及其後續做個延伸,談談我理解的職場進化之路。

我翻看了網友在文章下面的評論,大致兩類,一類支持胡玲,另一類支持華為的官方回應。

事實上,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假如您是胡玲,您會怎麼做?(文末投票,謝謝!)

不同的人,因為各自的成長背景、區域文化、教育經歷、職業生涯、家庭環境、行業特點的不同,對人、對事的看法一定會不同,但作為一個20年南下務工職場人,我始終認為,熱鬧喧囂或者靜水潛流都是一面鏡子,我們需要從中看到自己、警醒自己,也提升自己,這也是所有社會事件共同的正面意義:提供案例和參照,樹立榜樣和標杆,或者提出警示和禁止。

理解:職業是商業行為,通過自己時間能力和工資待遇的交換,讓我們獲得基本的生存基礎

這個應該是共識,一切偉大的夢想和道理,落地到現實的個人,都是具體而明確的。

對於我們幾乎所有職場人員來說,一份工作,首要的和基本的職能不是要幹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而是要把自己的時間、能力貨幣化,以此滿足衣食住行的生存需要。

尤其對於剛剛進入職場的人來說,不要奢談事業,先養活自己,讓自己過的好一點。

上著班,還拿著父母給的生活費,天天刷著手機,然後跟所有人講自己有個偉大的夢想,可能最後飯碗都丟了。

這種交換的商業行為的基礎是能夠把工作的事兒幹好,大部分人大部分時候做的事兒都是無數人幹過,也有無數人正在乾的事兒,沒難度,用心點就成。

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不斷調整,不斷接近準確

平凡或者輝煌,選擇沒有對錯

再論胡玲事件:從吃瓜群眾到舞臺龍套的職場進化

做一個平凡的人,幹一份簡單的工作,有一份過得去的收入,建立一個簡單幸福的家庭,這最終是大多數職場的人理想宿命,如果一開始就有了這樣的選擇,也很不錯。

這樣,就在一個穩定的單位,兢兢業業的幹活,開開心心的拿錢,雲淡風輕的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即使看到問題,或者簡單的跟領導提一下,或者把它交給時間去評判。

還有一種,就是進入職場的時候豪情萬丈,理想沖天,就是要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幹一番事業。這個無可厚非,不過萬丈高樓平地起,大部分人都沒有王思聰的命啊。

持續提升,需要規則保駕護航

靠的是什麼,機遇?貴人?提攜?拼命?努力?都對,也都不對!

機遇垂青有準備的頭腦,準備好了嗎?

貴人憑什麼眷顧,關鍵還是個人表現出來的素養和潛力。

領導為什麼提攜?答案是你可能有用。

拼命、努力,這個誰都知道,可能走對路,並持續走下去的有幾個?

白手起家的努力都是異常艱難的,但有一點,需要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包括職場潛規則。有人會說,只有突破規則創新創造才能如何,其實,能夠創造規則的人都是熟練掌握並運用規則的人。

以胡玲為例,她的爆發就是想改變規則,可惜對規則的瞭解出了偏差:對華為的文化、對管理架構的設置和理解、對人性的認知(比如被研發老油條們的忽悠)、對管理的理解(所有問題都是領導的問題,換個領導就一切OK)......

觀察和思考:個人提升的利劍

職場經常聽到一種說法,某個人如魚得水,因為他會來事兒。我理解的會來事兒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事兒,因為他掌握了規則。

我們每個人的專業技能都是來自於學校學習,但沒有課程或者老師會很系統的教授如何在職場環境中不斷提升,一是因為每個人面對的環境不同,二是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三是沒有標準答案,職場以效果判斷做法本身的價值。

我們身處職場,對環境的改變能力極其有限,要麼跳槽、要麼換個城市,又沒有現場的答案可以參考,能做的就是改變和提升自己:

再論胡玲事件:從吃瓜群眾到舞臺龍套的職場進化

一靠觀察

多觀察周圍的人、成功的人、會來事兒的人,怎麼說話怎麼做事怎麼待人接物,然後學著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思考和行為中,這是最直接的學習,比書本學習更直觀、更實際、更有效,其實就是把別人對規則的掌握和理解移植和嫁接到自己身上。

當然,這個需要常年累月的持續努力才會看到效果體會到妙處。

二靠思考

思考是更高層次的觀察,也就是更進一步的過程。具體到職場,要思考的問題主要是:

  • 我們觀察了別人之後不明白的地方,他為什麼那麼說、那麼做,想通就是提升,哪怕不值得學,也會知道原來有人會這樣,長了見識;還有就是想通之後有助於我們面臨問題的時候換位思考
  • 反思自己,如果是我,遇到相同的情況我會怎麼說、怎麼做、怎麼想?我的說法、做法和想法和別人的有什麼區別?效果?接受度?影響力?
  • 別人的、自己的辦法利弊分析,有沒有可能融合,取長補短,獲得更好的說法、做法和想法
  • 找機會去把自己融合的東西進行測試,然後思考,然後完善,然後再測試、再完善......

當然,觀察和思考都需要融入到行動中達到目的和效果才有意義。人在職場就是做事的,觀察和思考最終都要回歸到如何做好事,如何把事做好本身去。

再來看看胡玲的案例:通讀胡玲的公開舉報,並且看了回來任正非的回應,以及華為近期的動作,有一件細思恐極的事情:

事實上,那位領導導師楊瑞峰對於研發人員中有人160小時超高的加班工時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才會告誡胡玲有人在划水,而在上級調查的時候,他又彙報說加班時間平均57小時。顯然,他知道問題的存在,卻又掩蓋,並不是胡玲說的那樣沒有調查研究,畢竟作為十數年工齡的資深員工和專家,不是白給的。

如果按照上面的邏輯,楊明知而不報,恰恰是在保護那些研發人員,可以繼續留在這裡享受高收入。肯定會有人噴160小時加班違法之類。不過,大家可以想想,加班都160小時了,這些人為什麼還不辭職離開???

更進一步,胡玲被研發老油條們一頂“只要胡玲在”的高帽子,激動的以研發代言人自居,口口聲聲為了研發兄弟,然後衝鋒陷陣去爭取利益。

於這些研發老油條們,調侃小姑娘是一種樂趣,160小時沒有那麼好打發啊,同時如果她站出來呼籲能夠爭取點利益,也是一種收穫啊,如果爭取不到,還可以繼續用160小時中的一部分划水。

於胡玲而已,代言人的責任感迫使她一次次溝通、反映,楊瑞峰、高雁竟然不急?別人那麼信任,領導卻不解決,白瞎這些人的信任了,索性捅破天......

結果:根據任正非最近的講話“研發人員管理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流動性”,悲劇了,160小時划水的機會可能都要沒了。

再深入一步,對於職場菜鳥而已,看到的、聽到的或者想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相,比如胡玲這件事。我們需要的是在自己沒有完全搞清楚狀況的時候學會閉嘴。

流程和途徑:要走尋常路

再論胡玲事件:從吃瓜群眾到舞臺龍套的職場進化

職場和市場一樣,都是一隻看不見的手。除了每個公司大同小異的制度、規範之外,還有一套人所共知、運用廣泛但是卻不成文的例行規矩在鬼使神差的左右著人們的行為。

與剛才說的有追求的職場人的晉升之路一樣,每個人都需要遵循遊戲規則,具體到工作崗位和公司,就是按照流程和規範的途徑辦事,好處是:

  • 規避責任,改變意味不一樣,不一樣就會有人不適應,不適應就容易出錯,出錯就會有後果,後果就要追責,追責的結果就是改變導致的連鎖反應。畢竟,流程是經過驗證的,可能複雜、可能坑爹,卻一定是大家公認沒問題的,私下認為有問題是另外一件事哦
  • 人的存在感,基本上流程的設計會根據公司的部門和人員來考慮,就是把很多部門拉進一件事、一個項目中來,說好聽一點是相互配合,實質是責任共擔,其實也是在客觀的證明每個部門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必要性。為什麼開會、文件都要強調相關部門,相關是個定性詞,但相關性是可以定量的

壞處:

  • 死板,華山自古一條道,別無它途。特殊情況總是少數
  • 流程一定是越來越複雜的,從它誕生那天起,就會被無數的事情和人去吐槽、驗證和碾壓,所以它久經考驗,然後為了應對無數的質疑會披上一層又一層的鎧甲,保護自己,也是保護無數參與其中的人們

對於職場人來說,流程再造的話題往往只在大佬的新聞中才有,其他人就是執行,直到大佬發現問題,然後再英明的改變。堅決執行的意思就是說,要走尋常路!

尊重:相信專業的力量

還是那個著名的段子,郭德綱談到內行外行辯論時的一段話:比如我和火箭專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燒煤,煤還得精選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術業有專攻,跨界要時間

胡玲就類似於那個角色,或者說我們每個職場人都曾經從那個執拗、幼稚的階段走過。把自己看到的當作真理和真相,其他的都是假的、虛的、無用的,然後以黑白分明的眼睛去劃分五彩繽紛的世界,並堅決的認為世界也是黑白分明的。

因為我們從學校走來,經歷過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學習和考試,標準答案如標尺一樣刻在了心底,總是覺得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其實,這樣、那樣,甚至別樣都是和平共處的,而且各自綻放。

職場沒有標準答案,卻一定有專業和專業的人在努力和引領。華為用30年的實踐證明了自己在所在領域的專業,以及企業管理的專業;我相信楊瑞峰以及數以萬計的華為人都是專業的;包括胡玲也是專業的,她曾經是一名研發人員,然後轉崗到HR,對於研發,她是老人,對於HR,她是新兵。她認為自己研發專業,所以HR也是專業的,嫁接和移植也是需要時間的。

專業不完美,所以要創新,但創新不排斥專業

專業並不是完美,而是以一種深度研究理論和實踐為基礎的深入探索來豐富理論和完美實踐。

也因為不完美,所以需要不斷的完善,包括創新。但創新以專業為基礎,而不是排斥專業,包括那些對專業顛覆的創新,一定有某種相通性在連接著彼此,就像千里姻緣一線牽。

就像我上上一篇文章說的,如果胡玲能夠有詳實的數據統計而不僅僅是30多個人的訪談調查,她的舉報會更有說服力,如果她的調查能夠深入一步,有個基於研發人員專業思維的方案設計,可能更加完美。

再深入一步,楊瑞峰是資深的導師,而且十幾年的資歷,應該對情況是瞭如指掌的,要不就是沒有辦法解決,要不就是沒有解決的必要。

而胡玲的崗位“體驗官”,可能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用研發人員的思維去體驗HR的工作,更好的相互理解和協作,或者體驗官設立的初衷可能僅僅是為已經無法解決的問題,提供一個宣洩的途徑而已,類似於高壓鍋的排氣閥。打開鍋蓋當然更能緩解壓力,但是也就失去了高壓鍋的意義。

接納與超越:我們是實踐者,不是評判者

感謝非常多的網友的留言,但是從職場人的角度出發,我們不能混亂角色。

很多人提到違法什麼的,而且搬出了非常具體的法條,感謝他們的認真和執著。

我覺得我們作為職場人、成人,一定都明白職場雙向選擇的權利,在選擇職業上,幾乎所有人都是自由的,但是有人160小時的加班都不願選擇離開,說明了什麼呢?誰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文章開頭,我談到職業作為一種交換的商業行為,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自己也適合的職業,也就是匹配,匹配是雙向的。選擇就是一種接納,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來罵娘,其實是否定了自己和自己的選擇。

很多時候對於職場的吐槽與其說是不滿意各種制度,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恨鐵不成鋼,因為自己知道,即使換個公司,還是類似的制度,卻不一定有更好的工資待遇和職業發展,如果自己學歷更高一點、資歷更深一點、能力更強一點、業績更好一點,何必受這份氣?

既然是交換,一定有等價不等價的問題,如果你很稀缺,自然就能獲得更好的對價,否則誰都能上手替代你的時候,只能被挑選了。

當我們能夠主動選擇的時候,評判會獲得重視,甚至促進改變,如果我們只能被選擇,評判好與不好,其實是評判自己,不好,你為什麼要來?有好的,你又為什麼不去?

我們需要的就是實踐,提升自己,然後把不好的扔掉,去換更好的。

很多人說職場逆襲,真正的逆襲不是逆襲別人,而是超越自己,不斷用更好的自己替代那個不好的自己,最後的結果是超越了自己的時候,也就順帶著逆襲了別人。

寫在最後

每個人的職場之路都是從吃瓜群眾開始的,看著別人的風生水起,看著別人的功成名就,看著別人的一呼百應,然後感動、激動、吶喊、勵志與立志,然後大多數人就沒有然後了。

拋開所有高大上的夢想、未來、事業等詞語,即使一個甘於平凡的職場人,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時候,升職加薪依然是基本的追求,我們帶著期盼的熱切目光,不停的起立、勇敢的吶喊,努力並期望著有一天我們能夠登上舞臺,成為龍套,甚至主角。

這並不是一條平坦的路或者筆直的臺階,曲折、陡峭,甚至危險,很多人會可能因為某件事永遠失去了走上前的機會,但這卻不妨礙我們繼續奮力的行走、拼命的攀登,儘管這不是必須的選擇,卻是從吃瓜到龍套的捷徑。

任何追求美好的努力都值得尊敬,包括胡玲。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往前走,莫回頭!#職場進化論#

請您投票,謝謝!

如果您是胡玲,面對問題您會怎麼做? 多選

0

0%

像胡玲一樣,實名投訴,一鍋燴

0

0%

辭職,換個舒心的地方

0

0%

看在錢的份上,忍著幹活吧

0

0%

剛好自己的活兒,同時通過內部管道推動問題的最終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