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文/陽家歷史說

對聯,這個對於我們來說既不陌生也不熟悉的文學形式,在古代可是很受人們歡迎的。我們隋唐以後,很多官員都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不一定能幹,但文才肯定不弱。

所以很多官員聚會、請客,需要助興的時候,對聯就要出場了。

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在北宋的時候,就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太守請客,與民同樂。不過這被請的人,當然不是普通老百姓,大多是下屬官員、才子等人。

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既然大家都是讀書人,自然要來點有水平的,於是太守出一上聯:“鸚鵡能言難似鳳。”鸚鵡雖然能說話,但還是比不上鳳凰。這上聯前半部分是陳述,後半部分是轉折。

不知是酒精影響了在座才子們的發揮,還是才子們水平不夠,在座才子紛紛對句,卻都算不上佳句。這場面雖然還算熱鬧,大家的情緒都漸漸冷了下來。

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有的因為自己的發揮臉紅,有的還在苦思冥想。好在宴席也進行得差不多了,也就散了。

誒?那賣面小孩呢?他沒有參加,怎麼把才子都比下去了?

這賣面小孩確實沒有去參加太守的宴席,一是他的身份不夠格,二是太守還沒有認識他這個小“神童”。

不過,他雖然沒有到現場,但是他的老師在現場,並且帶著太守的上聯回到家裡,還寫在屏風上——老師也沒有想出好的下聯。

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賣面小孩看到之後,就對老師說他能對,下聯是:“蜘蛛雖巧不如蠶。”蜘蛛也是會吐絲的,還能織網,但是在我們的眼中,它是不如蠶的,畢竟蠶吐的絲用處很大。

這下聯對仗工整,還抓住了上聯的重點,可以說是上佳之對了。後來老師在和太守聊天的時候,就提起了這件事,太守連連稱讚,可不是把當時的才子們都比下去了嘛。

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其實他的老師在初次遇見他時,讓他作的一首詩更能體現他的才華。那時他替父親到老師府上送面,於是他的老師讓他以“磨”為題作詩。他的詩是這樣的:“但存心裡正,無愁眼下遲。得人輕借力,便是轉身時。”

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這首詩在我看來,寫的不只是磨,也是很多貧窮但有志氣的孩子的人生寫照。這首詩也給他帶來了“轉身”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時候他才是個七八歲的小孩。

太守請客,出一上聯,在座才子紛紛對句,不料被一賣面小孩比下去

後來他考中了進士,做了官,更是有名的大詩人。他寫下的詩篇很多,佳句更是不少。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他在《村行》裡寫的兩句詩:“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哪怕是單獨作為一個對聯來看,它的用詞,對仗,所用手法,所描繪的意境,都足以令它成為經典了。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