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一代女皇武則天去世以後,唐中宗李顯不顧大臣的爭論,重新開啟陝西乾縣西北五華里梁山上的乾陵,將她與唐高宗李治合葬。

史書上對於武則天的這次安葬並沒有太多記載,但是在一千多年後,原本史官覺得不是問題的事情卻成了問題——當人們來到乾陵時,赫然發現這裡居然立著兩塊高大的石碑,一塊是刻有五千餘字的“述聖紀碑”,另一塊是空無一字卻遠比述聖紀碑更著名的“無字碑”。

無字碑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約98.9噸。碑額左右側各有四條雕刻精美的螭龍盤繞,碑額陽面正中還有一條。碑身兩側各有升龍圖一幅,卻空無一字,只有宋代以來的歷代三十九人題詞四十二段,明代題詞最多,清代絕跡。

為什麼立了七米多高、近百噸的碑,卻不刻上一個字呢?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一)武則天與無字碑

宋敏求在《長安圖志》中說“有于闐國所進無字碑。”宋敏求是北宋中期的史地學家,記述可靠性比較高,但是“于闐國所進”這個說法,對了解無字碑的來歷卻沒什麼幫助。因為乾陵石刻都是就地取材所造,無字碑、述聖紀碑的石質和現在乾陵東乳峰下的石質完全相同,即使是“于闐國所進”,可能也只是為其出資而已。

關於無字碑設立原因,最著名的猜測是無字碑是紀念武則天的碑,原無文字。因為武后有遺言:自己功過讓後人評價,不刻文字。第二種說法即明代胡侍《珍珠船》提出的“德大說”,認為取意為武則天功勞甚高,“重難制述”,帝王“功高德大”,因此未刻一字。第三種說法認為此碑是武則天給自己立的“功德碑”,但唐中宗李顯棄文不刻

以上說法即使看起來再合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合理之處,如果說德大難刻,偏偏旁邊就有武則天撰文的述聖紀碑,難道武則天是在嘲諷自己的丈夫德小嗎?而唐中宗李顯對母親武則天非常尊敬,怎麼會“棄文不刻”),

它也只是猜測而已。駁斥過去這些猜測最有力的證據,來自武則天的第三子唐中宗李顯。因為並不是只有乾陵才有無字碑,李顯的定陵也有。只是被砸了。

直到五十多年前,這塊無字碑還屹立於陝西富平縣宮裡鄉鳳凰山獅子窩村北的唐中宗李顯定陵之前。民國時何正璜先生與王子云先生合作的《唐陵考察日記》記載說:“無字碑一,高6.5公尺,寬2公尺,厚1.2公尺,座高1公尺,長3公尺,寬2.5公尺,系一大方石鑿成,碑之兩側各刻有云龍紋,惟作風類唐以後所刻者”。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唐定陵無字碑位置所在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唐定陵石人,上世紀40年代王子云先生率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考察定陵時拍攝

按照《富平縣誌》記載,1967年春,定陵無字碑被當時的宮裡公社三鳳大隊張生虎帶人砸了(陵上石刻也被砸得僅剩一獅),做成72個碾子,每個以10元出售。王翰章《陝西名碑被毀紀》記錄說,“1971年夏全省文物普查時,我和魏京武同志在渭南地區進行文物普查時,來到定陵,看到無字碑所在地,僅留下一堆殘石渣”,問到當事者,張第一句話就說“要它幹什麼? ”

雖然定陵無字碑已經不存,但能看出所謂“功過讓後人評價”、“功高德大”、“棄文不刻”三種猜測都“跑偏了”。武則天的“功過讓後人評價”,難道政績並不突出的李顯也讓後人評價?武則天作為一代女皇,確實極其顯赫,李顯怎麼也“功高德大”呢?無字碑比唐高宗的述聖紀碑亦高出一米多,難道武則天能自認為功高超過自己的丈夫、名正言順的唐高宗?即使她真的這樣認為,也不能在墓制上這樣表現出來,因為違反了當時社會主流認知。再者,武則天能夠被“棄文不刻”,難道李顯也該被“棄文不刻”?一代代帝王都這樣被“棄文不刻”下去,王家顏面何存?如果說單單隻有武則天設有無字碑,這些猜測似乎還有些道理,但結合唐中宗的無字碑來看,這三種猜測恐怕沒有一個準確的。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歷來傳說無字碑是為武則天而立,其實沒有任何可靠的文獻或考古證據,只是一種“想當然”。它難道就不能和《述聖紀碑》一樣是為唐高宗而立的?

唐高宗於弘道元年十二月已酉日(公元638年12月27日)去世,乾陵從這年十二月開始修建,文明元年八月庚寅日(公元684年9月25日)入葬。乾陵本來就是唐高宗的陵,不是作為合葬墓而建,否則武則天去世後是否合葬的問題也不會在朝堂引起那麼大爭議。述聖紀碑述聖紀碑開頭行刻有“太后”等字樣,韓理州考證認為武則天的撰文時間大約在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正月,在高宗正式下葬之前。碑文由唐中宗李顯書丹,而李顯在高宗去世後即位,兩個月後就被廢為廬陵王,那麼書丹時間只能在他即位的683年12月至684年2月之間。述聖紀碑顯然是684年葬入唐高宗時就立在三出闕前的,無字碑與它同時樹立,構成一左一右的格局。總之,沒有任何一個證據能證明這塊無字碑是為武則天而立的。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二)無字碑:作為“天門”的神道闕

那麼,無字碑的性質究竟是什麼?有人說它是記錄生平、頌聖述德的神道碑,但《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八《蘇頲傳》雲:“玄宗欲于靖陵建碑,頲諫曰:‘帝王及後,無神道碑。’”《唐會要》卷二十一《諸陵雜錄》也說:“。頲因極言帝王及後,禮無神道碑。近則天皇后,崇尚家代,猶不敢稱碑,刻為《述聖記》。”可見至少在唐玄宗之前,帝陵前確實不立神道碑

。那麼無字碑起碼不是唐代人眼中的神道碑。

但實際上後來這種刻文的神道碑並沒有這麼講究。毛遠明在《碑刻文獻學通論》中提到,“古代帝王后妃、達官顯貴的塋域有神道,碑立於神道口,故又稱‘神道碑’……神道一般為雙闕,故稱神道闕,文字簡短。但後世碑、闕相混,也統稱‘神道碑’。……後來,天子諸侯,高官勳爵才建神道,立碑闕以標識,這種建築得以專稱神道碑,而且為豐碑鉅製。”這倒是讓人想到,既然述聖紀碑在唐玄宗時期還沒有被認為是碑,那麼,它們的存在意義是不是“神道闕”?

闕盛行於漢,有城闕、墓闕等多種。由於時間久遠,保存下來的漢闕並不多。漢代的陵墓建築中,建在神道兩邊的闕即神道闕。四川渠縣沈府君闕即為東西雙闕,東闕銘文“漢謁者北屯司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西闕銘文“漢新豐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著名的高頤漢闕和烏楊漢闕應該也有神道闕的意味。由於思想觀念的變化,神道闕自漢後就很難覓見了。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烏楊漢闕,中國三峽博物館

漢代墓闕作為分為闕頂、闕身、臺基三部分。“闕頂”即屋頂,通常雕刻成木建築屋簷的形狀,闕身是主要部分,常常雕刻有文字或各種神怪圖象,臺基是闕的基座,整體顯得分外古樸而典雅。

乾陵有闕嗎?有的。乾陵有乳峰三出闕遺址和南神門外三出闕遺址,這種闕很可能是承漢之制。《漢書·霍光傳》記載霍光死後,“太夫人顯改光時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闕”, 這種“三出闕”上有次第三座屋簷,本應為天子專用的尊貴闕制,因此被指斥為“侈大”、“侮上”。作為唐代第三位皇帝,乾陵使用三出闕是理所當然。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唐朝懿德太子墓壁畫中的三出闕


乾陵有三出闕,但是,竊以為無字碑和述聖紀碑似乎也可以被看作一種特殊的闕,即類似漢代墓闕的神道闕。如果說它和漢代墓闕在形制上有所差異,比如無字碑的闕頂是九條龍而非屋簷,但它作為神道闕,與漢代墓闕所起到的作用應該是相似的,即“開天門”。

過去已經有不少學者論述過漢代墓闕的意義。石闕的建築風格類似樓閣,很可能是“天門”意識的象徵之物。我們可以從漢代文物中找到不少證據。比如1988年1月四川簡陽鬼頭山東漢墓出土的石棺畫像面中,闕的上面極其醒目地鐫刻了“天門”二字。巫山東漢墓中出土的一件鎏金銅牌,高大的雙闕上也有“天門”二字。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墓闕充當著人神之間的界限,意味著生與死、人間與天界兩種不同界域的區隔。唐代太子李賢在《後漢書·中山簡王焉傳》“開神道”句後注日:“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從形態上看,無字碑和述聖紀碑也是神道兩邊所立的石柱,其意義在於“以為標”,很可能主要意義在於標識兩界之區隔,而不在於其銘文。正因如此,即使述聖紀碑刻滿了字,蘇頲也不把它當成神道碑。

(三)無字碑:引靈昇天之碑

如果無字碑是象徵著“天門”的神道闕,那就又回到了當初的“老問題”:為什麼不刻字?

樊英峰等著《乾陵文物史蹟述叢》中說到,發現在無字碑陽面從上到下佈滿了4.5釐米見方的細線格子。這些格子從上到下84格,從左到右44格,能刻三千字以上。既然格子已經刻好,說明碑文已經寫好,否則不知道字數也就不能打好格子。那麼為什麼最後還是沒有刻呢?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巫鴻曾經分析北朝和唐代墓道兩壁的繪畫,比如北齊婁睿墓墓道兩側的壁畫,東壁隊列車馬向墓內行進,西壁的人馬馳向墓外,發掘簡報將其稱為“出行圖”與“歸來圖”,巫鴻則提出了“死者二重旅行”的觀點。他認為死者先被葬入墓內,這是招魂入墓的第一重旅行,墓道是隆重入葬的通道。然後死者離開墓葬升入仙境,這是引魂昇天的第二重旅行,墓道是昇天的通道。

假如當時人們認為墓葬是一入一出的場所,那麼具體描述了唐高宗一生經歷的述聖紀碑可能是為“入”之用,而無字碑大約就是出墓升入上界的標識,為“出”之用,其地位比述聖紀碑還要高,體量自然比述聖紀碑更大,這大約就是它在高度上比述聖紀碑高一米多的原因。

乾陵無字碑之謎:近百噸的石碑,真的是為武則天而立嗎?

無字碑側面的升龍圖

“入”所用的述聖紀碑由時為太后的武則天撰文,中宗李顯書丹,這個“級別”已經相當高了,而與述聖紀碑對應的、“出”去上界的另一個神道闕,所關聯的是仙界神域,這個突破唐制的神道碑又該由誰來撰文、書丹呢?按說還是應該武則天撰文,李顯書丹,畢竟當時已經找不到比他倆地位更高的人了。因此如果確實曾經有過一篇碑文的話,那也只能是武則天親自寫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武則天放棄了這篇碑文,是她認為自己的碑文寫得不夠好,還是她臨時放棄了這種會被認為是“神道碑”而違背“帝王及後,禮無神道碑”的制度,還是當時李顯已經被廢為廬陵王,無人書單?如果從李顯也為自己樹立了一塊無字碑來看,恐怕當時禮制不允許樹立神道碑的原因更大一些吧。

(四)結語

作為引靈昇天之碑,無字碑本也無需有字。它只要樹立在那裡,它的地位就是限定了的,不是通過碑文,而是

通過它所處的位置,以及它威嚴神聖的造型。

因此無字碑刻不刻文字,意義並不特別大。它是為武則天所樹立的碑嗎?很可能不是。武則天在合葬乾陵之後,作為唐高宗的皇后,她的“靈”完全可以用同樣的三出闕和神道闕出入,無需單獨設置新闕、新碑。這位威名赫赫的一代女皇,很可能在去世後並沒有獲得像她為唐高宗李治建述聖紀碑一樣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