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反感的三句话,80%的员工听完后说:还是让我辞职吧

在网络运行维护岗位上干了5年的小汪打算辞职,部长同意了,总经理却不同意。部长说我已经尽力做思想工作了,小汪去意已决。总经理自信地说,我来和他谈。

谈了一个多小时,小汪离开总经理办公室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是让我辞职吧。

我和小汪关系不错,对此感到好奇,总经理都和你说了啥?小汪愤愤地说,别提了,他说的三句话,越听越闹心。


让员工反感的三句话,80%的员工听完后说:还是让我辞职吧

一、“我给你说实话,公司未来发展非常好”

公司好不好,未来有没有希望,老员工最有发言权。作为负责网络运行维护的小汪,长年接触公司各种数据,自然对情况一清二楚。老员工一旦下定决心离开,基本上是板上钉钉。

老员工不需要画大饼,只需要实打实的好处。面对知根知底的老员工,企业负责人最需要做的是坦诚相见,从感情入手,做好现实待遇提升。

在没有增加待遇的前提下,以这句“我给你说实话”作修饰,表面上站在员工立场真心交流,其实仍然逃不过忽悠的本质,难道以前说的是假话?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没有实际的好处吸引,即使公司未来发展非常好,跟你又有多大关系,你是股东吗?以后发展怎么样不好说,现在不走基本可以判定为吃亏。


让员工反感的三句话,80%的员工听完后说:还是让我辞职吧

二、“你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前途不可限量”

一个岗位一级平台。以重点岗位吸引人、锻炼人、稳定人,历来是凝聚人心的关键狠招。

有的员工感到,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重点岗位,万一公司发展好了,自己也就水涨船高。

还有的员工认为,不管将来如何,能够增加一个重点岗位的经历,也是一笔财富。于是,有的犹豫,有的放弃,有的就留下来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抛开公司发展得怎样不说,但就眼前的封官许愿,难免给人权宜之计的印象。古代学艺不过3年,体制内一个级别提升的基本期限也是3年。如果是重点培养对象,在级别和薪档提升上就会明显变化,用不着在一个岗位上干5年。

如果真的有心培养,根据领导评价、岗位提升、薪酬变化等因素都可以做出相应判断,得出初步印象,这一切都用不着等5年。


让员工反感的三句话,80%的员工听完后说:还是让我辞职吧

三、“马上就要提薪了,现在走不是傻吗”

收入水平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经济实力和领导决心。一个好单位,必定把员工利益放在核心位置,把留住人才作为根本战略,收入待遇不会亏待。

小汪在本单位工资5千,对方公司直接开出1万。面对绝对的收入差距,再多的道理都是苍白的。你精心制作的大饼,真没有对方的烧饼有吸引力。

江湖上确曾有过马云带领十八罗汉从无到有创业的故事,但是更多还是“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

“马上”是一个模糊概念,可能几天,也可能几个月、几年。“提薪”是企业的重大举措,建立在经济效益稳定增加的基础上,且优先满足公司发展储备,绝非轻而易举能成。

就算公司要提高福利待遇,一般也是先从提高弹性的奖金入手,而非先提升基础底薪。因为奖金可以根据效益有变化,而基础底薪升上去就很难降下来,这是企业极力避免的情况。

沟通是相互的,首先立足于互相尊重。公司与员工在法律定义上是平等的主体,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

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角度考虑,动辄以教训口吻说别人傻,最容易招致反感。从这一点来说,总经理的情商是有限的,谈话失败就是意料之中。

让员工反感的三句话,80%的员工听完后说:还是让我辞职吧

【朴素文明建议】强扭的瓜不甜。面对员工的个人走留意愿,管理者应该立足于摸清真实意图,与员工进行真诚交流。除此之外,任何谎言和欺骗都是短视做法。

让员工反感的三句话,80%的员工听完后说:还是让我辞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