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通常來說,宋朝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積貧積弱,這當然是事實,甚至於宋代可以被看作中華文明內斂保守的起點。

但鮮為人知的是唐代尚武豪放的風氣貫穿整個五代十國,在北宋初期並未消散。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至少在北宋立國的前三十年裡,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仍然普遍抱有天下混一,重現漢唐盛況的遠大理想。

這種理想並非僅停留在紙面,而是被北宋作為國策執行的。

一、藍圖

公元960年趙匡胤篡奪後周皇位,此時的大宋王朝雖是草創,但卻大致繼承了後周的雄厚基業。

鑑於北宋在國力方面已經和中原其他小朝廷拉開了巨大的差距,當時的有識之士幾乎都看到了天下一統的前景。

自古以來,大一統王朝的宗藩關係通常都會在定鼎中原後逐步與周邊勢力接觸建立。

但北宋不同,由於畏懼其強盛的國力宋太祖剛剛登基便出現了萬國來朝盛況。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古代中國天下觀

南唐、吳越這些中原小國自不必說,差不過北宋要啥就給啥,戰戰兢兢生怕哪天不小心就迎來滅頂之災。

值得注意的是《宋史》上的兩條記載:

“丙寅,三佛齊國來獻方物。”

三佛齊即當時控制馬來半島的南洋大國,為朝貢居然跋山涉水跨過南方多個小朝廷,足見決心之大。

“女直國遣使朝獻。”

女直即女真,也就是後來滅亡北宋的金國祖先,他們在遼國威懾之下仍然義無反顧的向中原進發。

這兩個國家還只是文獻記載中並不起眼的小小番邦,向北宋進貢的勢力可以列出長長一串的名單。

沙州節度使、瓜州團練、回鶻可汗、吐蕃尚波於、高麗國、大食國等等。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萬國來朝

除了契丹遼國,南至南洋、西至西域,北至遼東,漢唐全盛時期所囊括的疆域範圍幾乎全被驚動了。

這種朝貢並非是純粹的面子工程,對地理位置離自己較近的藩屬國北宋甚至是可以直接命令他們的。

宋太宗雍熙年間北伐遼國,下詔高麗國出兵配合,但當時高麗確實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無力與遼國交惡。

北宋宰相直接修文書威脅:

“宜亟守臣節,否則天兵東下,無以逃責。”

短短几個字,就把高麗舉國上下嚇得魂不附體,拼命解釋來求得北宋原諒。

對於較遠的番邦,雍熙北伐前夕宋太宗派遣王延德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使西域,此次出行也是出盡了風頭。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漢使出西域

王延德使節團沿途所過之處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回國後他將此次經歷著成《王延德使高昌記》。

此書中詳細記載了當時西域的地理、風土人情、勢力分佈等情況,其中最讓人驚歎的是大唐的名號在當地仍有極強的號召力。

例如在高昌,唐太宗、唐玄宗的聖旨和詔令仍然保存完好,是當地統治者的合法性的重要來源。

在更遙遠的尹州甚至還有大唐孤軍仍然在守衛疆土,將軍自稱陳氏,自開元年間鎮守邊疆已十幾代人。

沒有人懷疑北宋將繼承大唐的法統成為又一個崛起的超級帝國,即便在遙遠的邊疆大家也對宋朝保持著敬畏。

王延德本人也頗有漢唐使者的風範。《宋史》記載當時遼國使者也跑到西域挑撥:

“漢使來覘視封域,將有異圖,王當察之。”

聽到這個消息,王延德很可能馬上就想到了漢使班超,然後準備學習前輩精神直接把遼國使者全部幹掉。

當然事情沒幹成,被當地國王阻止了,否則不知如何收場。

北宋初年竟有如此氣象,朝廷對帝國的未來當然也要詳細規劃。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宋太宗年間的宰相曾向皇帝描繪的美好藍圖被記錄在《續資治通鑑》中:

“契丹小敵,剋日殄平。其奚、霫、渤海之國,各選重望親嫡,封冊為王。”

在北宋最初的規劃中,遼國這個唯一能與自己競爭的對手早已不足為慮,當然出於各種考慮還是要必須予以消滅的。

在收復幽雲十六州後,大宋帝國要吸取唐代擴張過度的教訓,遼東以北的廣闊區域將以藩屬國的形式存在。

當然所謂的藩屬國並不只是名義上的,大宋必須掌控其內政,所謂:

“召募三五萬人教以騎射,隸於本州,兼得奚、霫、渤海以為外臣,乃守在四夷也。”

簡單來說就是在當地建立以宋軍為核心,各國軍隊為僕從軍的軍事體系。

至於廣大的西域地區在解決遼國之後當然要納入囊中,所謂復“漢唐舊疆”,王延德事實上就是先鋒隊伍。

在《宋史》中,這樣的天下體系最終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即“華夷一統,守在四夷”。

二、隱憂

北宋建立之初如旭日東昇般的地位並不是天下掉下來的,大家都不是傻子,國與國的交往武力是最底層的邏輯。

宋朝至少在趙匡胤時代還是武德充沛的,宋軍的戰鬥力在中原的統一戰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所謂南唐、後蜀等地方強國在宋軍的攻勢下不堪一擊,當然很多人認為這屬於菜雞互啄不能說明什麼。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北宋滅後蜀、南平、武平

不過宋太祖年間宋軍和北方強國遼軍也進行了幾次交鋒,雖然目的僅僅是阻敵增援和戰略防禦。

但宋軍確實做到了百戰百勝,無往而不利。

比較重大的戰役發生在宋太祖第二進攻北漢期間。

公元969年4月遼軍兩路出兵增援太原。

宋軍將領韓重贇、何繼筠在阻擊戰中大敗遼軍,並將斬獲的首級傳至太原城下示威,極大的打擊了北漢軍的士氣。

更加輝煌的戰役發生在公元971年,遼國出兵六萬偷襲定州,慌亂間宋將田欽祚僅帶領三千兵馬迎敵。

然而在戰鬥中宋軍全體將士驍勇善戰,甚至敢於直接衝擊敵方大軍,最後的結果是遼軍潰敗倉皇撤退。

三千破六萬,這種戰績即便在漢唐鼎盛時期也是極其罕見的。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至少在北宋開國初期,幾乎沒有人懷疑宋朝將在不遠的未來將成為繼唐朝後的又一個超級帝國。

然而趙匡胤的種種行為卻表明他並沒有這麼自信。

開寶年間,就在大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皇帝卻打起了遷都洛陽的主意,理由很簡單,開封無險可守。

這件大事最後雖然因為群臣的竭力反對而作罷,但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趙匡胤對此頗為擔憂:

“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這句話在後世看來簡直是最精準的預言,但放在當時的形勢背景下是根本說不通的。

開封確實無險可守,但如果是漢唐這樣的超級帝國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嗎?

此時的北宋已經通過杯酒釋兵權開始抑制武將勢力,甚至制定了相當嚴密的管理制度。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臃腫的宋代軍事指揮體系

關於宋代以文抑武的軍事體系之前已經說過了,這裡不再贅述。總而言之當時將軍外出打仗怎麼打都得皇帝提前安排好。

三千破六萬的定州之戰確實輝煌,但也是趙匡胤在後方遙控指揮的,《續資治通鑑》還記載了皇帝叮囑的迎戰方針:

“敵眾我寡,背城列陣,敵至即戰,勿與追逐。”

趙匡胤本人行伍出身,指揮才能和戰略思想當然是相當優秀的,因此就算捆住了將軍的手腳也能獲勝。

但等他百年之後呢?誰能保證接下來的每任皇帝都如此優秀?

趙匡胤很可能已經察覺到了自己軍事改革帶來的負面效應,大宋帝國的藍圖近在眼前卻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這點在後來趙匡胤不明不白駕崩後很快得到了證明,宋太宗發動了兩次北伐,從結果看當然全部遭遇了慘敗。

但仔細翻閱史料就會發現宋軍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強悍,在和遼軍的硬拼中很少失敗,卻往往在應變、配合和後勤上出岔子。

三、崩盤

北宋超級帝國的形象徹底崩盤是在雍熙北伐之後,根據《宋史》記載此戰後很多國家再也不來朝貢了。

從北宋建立開始算起此時正好過了二十八個年頭,事實上軍事方面趙匡胤直接繼承了後周的底子,總體力量相當雄厚。

但再強大的力量如果沒有補充的話遲早也會消耗殆盡,兩次北伐,尤其是雍熙北伐宋軍幾乎精銳喪盡。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來朝,北宋短暫輝煌的前三十年

雍熙北伐

更要命的是趙匡胤建立的重文抑武官職制度讓武將幾乎沒有出頭之日,所以天下才俊都不願意出任武職。

這種現象在北宋被稱為“文不換武”,簡單來說就是當時的軍事統帥必須由文官出任,而文官絕不願意擔任武職。

例如《宋史》曾記載趙匡胤有意讓極具才能的辛仲甫擔任武職,卻遭到其本人的強烈反對:

“臣雖遇昌時,陛下止以武夫之藝試臣,一弧一矢,其誰不能。”

二十八年正好是一代人,當前輩或年老或戰死,後輩無人繼承其遺志,北宋軍事力量的斷崖式下跌也就無法避免了。

所以中原王朝從尚武走向懦弱,從開放走向內斂,我更願意以雍熙北伐作為分界線。

因為此次戰役成建制的葬送了大宋最後一批繼承漢唐遺風的勇士,從此以後妥協求和的聲音開始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參考資料:

《宋史》

《續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長編》

《王延德使高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