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某医护人员“摘口罩”,就是形式主义思维闹笑话

导读

昨天认真看了“摘口罩”的那篇文章,还好文章里面没有出现感控科的身影,原因我猜也许是感控没地位,这事不需要经过感控。

领导定调,下属赞同,媒体报道,这就是政绩,感控能怎么办?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5年那位基层环保局长的匿名信:“去年从外县调来了一位主要领导,上班第一天就私下找我谈话:从某个角度讲,你的政绩和我的政绩是冲突的,你若是敢影响我的政绩,我必……当然,兄弟你委屈几年,我必有厚报。”

感控有些性质是和环保类似,做好了虽然并不会影响领导的政绩,但是会影响效益,医院的政绩就是效益,也就不难理解开源节流,先从防护用品上下手这样做法的原因了

昨天认真看了2019年10月30日武汉晚报的报道《中南医院急诊中心医护人员“摘口罩”》。除了武汉晚报头版头条整版进行了报道,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竟然也进行了报道。


武汉某医护人员“摘口罩”,就是形式主义思维闹笑话

‍口罩的重要作用,经过这次新冠疫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口罩对医护人员尤其重要,主要是防止院内感染。

戴口罩一方面是保护医护自己,但更重要的是保护就诊病人。

这是现代医学的重大进展之一。


就是因为这用医学实践得出的有效防控措施,在某些领导眼里,医生戴口罩是没有亲和力,影响和就诊人员的沟通,影响医院的形象。


对前来就医的群众而言,心中在意的是医护人员态度好不好、效率高不高,耳朵上挂没挂口罩,显然与服务质量、窗口形象不搭界。


就拿中南医院来说,我相信很多就诊者对医护人员戴口罩一事表示理解,就和理解医护身上的白大衣一样

。反倒是领导让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要求,只想着“空洞的形象”而不顾医护人员的健康,实在让人心寒。

现实中,这样的形象观并不鲜见。为了维护空洞形象,很多地方也闹出过不少笑话。比如,为响应上级建设新农村、打造新农民的号召,某村要求农民全部身着统一制服下地干活;

武汉某医护人员“摘口罩”,就是形式主义思维闹笑话


再比如某地新装修的办事大厅气味刺鼻,工作人员纷纷戴上口罩以图“心安”,可此举却让领导不高兴,直言“影响整体形象”,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把口罩都摘了……

武汉某医护人员“摘口罩”,就是形式主义思维闹笑话


摘口罩,虽然有利于沟通,但却与就医人员的

需求背道而驰。这些假把式,说到底是形式主义思维作祟。

形象和口碑是通过医院为群众办事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是通过实实在在为群众健康着想积攒而成的,光有面子是远远不够的。工作是好是坏,群众一眼便知,若没有实干,即便面子再漂亮规范,也终究会在群众口碑坍塌中“露馅”。

抓面子,不如重里子,少点虚头巴脑,真正的把健康工作做到实处,以口罩辨形象的“理解偏差”才能少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