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宋代米芾行书真迹《拜中岳命作》

导读

过去争议的焦点,是米芾书法是否背离“传统”。在中国,大概没有比这样的问题更严肃的了。总体观之,古人对待米芾书法艺术是贬斥多于褒扬。褒扬最甚者是苏轼的两句话:“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这是喜爱米芾的人所经常引用的。

释文

拜中岳命作。

芾二。

云水心常结,风尘面久卢。重寻钓鳌客,初入选仙图。鼠雀真官耗,龙蛇与众俱。却怀闲禄厚,不敢著潜夫。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米芾《拜中岳命作》真迹欣赏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宋代米芾行书真迹《拜中岳命作》

宋代米芾纸本行书

纵29.3厘米,横101.8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局部图片欣赏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宋代米芾行书真迹《拜中岳命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宋代米芾行书真迹《拜中岳命作》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宋代米芾行书真迹《拜中岳命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宋代米芾行书真迹《拜中岳命作》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宋代米芾行书真迹《拜中岳命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宋代米芾行书真迹《拜中岳命作》

结语

虽说以苏轼的学识和权威足以使许多人相信其判断,但是,一则在书画问题上,苏、米常被目为“一丘之貉”,二则坡公之言也过于简约和不经意,故而,苏轼的褒扬与朱熹、项穆等人着意的反复的贬斥相比似乎不那么有“气势”和“理论深度” 。

朱、项等人以维护书法正统为己任,度德比义,把书品与人品,把书艺与“圣道”联系起来,从书法艺术的存亡与正统伦理道德的兴衰的高度立论,对米芾大加贬斥。羲、颜结合,同为书统偶像,书统中之羲、颜,尤如道统中之孔、孟。米芾疯颠,大放厥词,说什么羲之有“恶习”,颜、柳是“恶札”。如此不识时务,冒犯偶像,唐突前贤,实属异端邪派,自然要口诛笔伐,置之死地,方能正人心、闲圣道:“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正人心,所以闲圣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