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新城区保合少乡的历史

保合少乡,因乡政府所在地保合少村而得名。

保合少乡是由原来的保合少、小井两乡合并而成。

1949年前,保合少乡与小井乡均属于归绥县,保合少为三区,小井为四区。

解放后,保合少乡属保合少区公所管辖,小井乡属小井区公所管辖。

1956年,分别改称保合少乡和小井乡;1958年,分别为保合少公社,小井公社;1984年,撤社改乡,恢复保合少乡,小井乡;

1999年7月进行区划调整,均从原呼市郊区划归新城区管辖;

2001年5月,为加强山区分散村落管理和实施山老区移民工作的需要,将小井乡划归保合少乡;

2003年2月,统一实行并村规划,把两乡的原21个行政村合并成10个行政村。

保合少乡历史悠久,留存文化古迹很多。在境内大窑村南山中,发现距今50万年前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在面铺窑、界台村山上,存有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筑赵北长城的城垣、烽火台;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游玩。

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新城区保合少乡的历史

​保合少乡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日寇实行三光政策时,仅仅原小井乡地区就被烧村12次,活埋抗日群众90多人,残杀老少乡民76人。李井泉、姚喆、杨殖霖、高克林、高凤英等革命先辈,都曾在这里领导军民开展抗日斗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