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沒有幾個品牌敢在外觀黑武士風格上如此徹底,包括品牌Logo。自帶強大

氣場,徹底讓一臺中大型車擺脫油膩,從而擁抱年輕人,這一點上,雪佛蘭開拓者很成功。

(我知道各位最近看了不少雪佛蘭開拓者的推送,但這篇試駕,不一樣)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重塑美系印象」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美國人一定沒想到《星球大戰》裡,通體全黑的達斯·維達會成為一種文化,在汽車界遍地生根。

“黑武士”三個字聽起來就充滿力量和低調,黑色又代表神秘、性能和男子氣概,最終成為五彩斑斕的黑,倘若你的座駕就是這樣的黑化風格外觀,不知不覺間原力就會充滿你的右腳。


上汽通用雪佛蘭-開拓者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雪佛蘭開拓者的外觀分為3種版本(普通版、Redline、RS),普通版屬於常規操作,Redline追求細節上的一抹紅,RS則是地道的黑化風格,不允許一絲鍍鉻出現,徹底把油膩按在地上瘋狂摩擦。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它有一張隨時進攻的前臉,一部分是因為車寬1953mm,橫向具備張力的大車氣場;另一方面則是分體式大燈中單獨排列的LED日行燈,與黑色中網搭配,很好的表現了“怒目橫眉”和“口若血盆”的面部特徵。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軸距:2863mm

車身尺寸:4999×1953×1736mm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輪胎尺寸:265/45 R21

21英寸、亮黑色漆面、多輻樹杈造型、265mm寬的米其林LATITUDE Sport 3輪胎,原廠風格就能有媲美改裝後的和諧美感,無非是設計層面大膽和用料層面捨本,有態度!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瞥到車尾的第一眼,是中大型SUV厚重的厚重感,只不過在兩側LED燈組的位置,進行了增肌減脂,讓肌肉的輪廓更凸出。後霧燈的位置有別於其他品牌,依舊遵循雪佛蘭和別克的傳統,放置於保險槓中間區域。


「科邁羅+第三排」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進入這臺大傢伙內部,雪佛蘭之前的設計風格並不能討人歡喜,索性這次直接將大黃蜂科邁羅的內飾搬了進來。圓形空調出風口,直接旋轉外環就能調節溫度,內環控制單個出風口的送風量,簡單直觀,旋轉起來有緊緻的阻尼感。不過在用料上算是常規操作,沒能帶來驚喜。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盤輻大,握環細,內側佐以紅色縫線,皮質手感親膚。但依我個人的喜好,盤輻再小上一圈就更好了。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儀表盤採用機械指針+8英寸液晶屏的組合,視覺上還是遵循傳統3圓環式的樣子,並用飾條勾勒出輪廓。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全系標配雪佛蘭MyLink+互聯繫統,該系統支持CarPlay、CarLife,並提供導航以及語音識別等功能。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座椅造型雖然普通,但整體尺寸寬大,內部填充物柔軟厚實,邊緣均採用紅色縫線處理,中間區域為打孔皮革。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雪佛蘭開拓者絕非在5座SUV中硬生生塞進7個座椅,近5米的身形,為降低第三排乘坐的壓迫感帶來了可能。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後移動25cm,並且還有Easy entry便捷進入功能,成年人進出第三排也很從容。在第二排座椅移至最靠前位置,第三排有4指左右的腿部空間,我同事“隔壁老王”(175cm)表示:500公里以內的出行,他在第三排是可以接受的。


「最厚重的一臺雪佛蘭」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雪佛蘭開拓者源自通用的C1平臺,昂科旗和XT6也誕生於此,高度的共通化讓它有著同樣水平的底盤硬件。橫置的2.0T渦輪機不僅擁有237馬力和350牛·米的賬面參數,還可以在行駛中關閉2個氣缸,搭配齒比更綿密的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令這臺中大型SUV有著媲美緊湊型SUV的油耗表現。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黑武士”的風格僅停留於外觀層面,它開起來可一點都不暴躁,加速過程四平八穩。45扁平比的21英寸輪胎顯然不會弱化路面上的顛簸。但驚喜的是,懸架竭盡所能過濾著一切影響舒適度的顛簸,它是我開過底盤質感最厚重的雪佛蘭。轉化到實際感官層面,道路上的“不美好”經過處理後傳遞進駕駛艙內,聲音變悶,衝擊變柔和,說越級誇張,但說同級高水準很恰當。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而當車上只有你自己的時候,它會保留激進駕駛的閾值。後橋主動限滑差速器在你大幅度轉彎時,會積極的調整左右後輪的動力輸出,所以就算開快一點,車尾也能順滑的跟上你的節奏。完全不需要你彎前的一腳重剎來減速,告訴自己別這麼開了,這是一臺中大型SUV!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9AT變速箱像個“好好先生”,既不聲張也不做作,隨著速度的提升,勤快地攀升至高擋位來減少無謂的汽油消耗。但在需要降擋加速的動力請求下,它還是難達你的心裡預期,降擋有些保守,少了些果斷。


馬力比途昂大,第三排比漢蘭達敞亮,試駕雪佛蘭開拓者


動力初段的表現偏慵懶,沒有日系那股子“衝”勁,閒庭信步的開一臺大塊頭其實並沒有違和感。當轉速拉昇過2000轉後,動力輸出開始活躍,無論是城市駕駛還是高速上的再加速都沒有問題,但這只是相對的,它更希望通過良好的濾振和隔音,為多人出行提供穩重、舒適的氛圍。


「寫在最後」

我體驗過雪佛蘭的全系車型,雪佛蘭開拓者(25.99-32.99萬)是我最喜歡的一款。究其原因,它是非豪華品牌當中第一臺具有極高原廠“黑化”風格完成度的中大型SUV;其次,這是一臺擁有厚重行駛質感和不錯駕駛參與感的SUV。就像它的潛在買家那樣,到了需要買一臺中大型SUV的年齡,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平衡妥協和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