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眾都是 | 烏合之眾

題解:“烏合之眾”都有暴力傾向,語言暴力、武裝暴力…人們需要看清自己,也需要以包容的心態對待自己不認同的人事物。

題詞:『群體暴力』


人從眾都是 | 烏合之眾


群體意識,以煽動者的領袖地位,展露言論與暴力的現象級。異質性與同質性的群體,都以利益爭奪為最初始發點與最終目的,在社會中行使人身自由的權利。

——引子

小個子拿破崙對大個子伯格諾的輕賤之舉,堂而皇之地在統治國家這件舉足輕重的事情上,毫不費力地擁有了暫時性的眾星捧月。不管殘暴的舉措或是鐵腕的政策,都在凌駕與駕馭所有貴族、士兵、臣民、奴隸的力量上,獲得了所有人的忌憚與臣服。

武裝暴力的威脅感奴化人心、拿破崙有善於玩弄權術的才華,以大搏眾,奠定了短時間的“類穩固”統治。


個人的殘暴酷吏在奴化民眾的思想上,重錘一擊,民眾對於生死的怯懦,只能選擇忍受。但是,只需要有一個人用思想驅導的方式煽動民眾,統治,便即將變得搖搖欲墜。軀體性的認知,思想疏導的進一步教化,從革命的腳步踏向新時代的飛奔,烏合之眾,開始變得極具偽思想者的氣質。

群體性天翻地覆的潛質,在革命的時代被激發,流傳至今,產生了“類革命”的烏合之眾。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運用智慧與良好的教育,處在平和安瀾的表象上。但是在愈加深入根系盤踞的地底下,骯髒的泥濘總會更加向著黑暗,因為,人性“利益趨向”的本質,只會帶來從古至今的“向陽”基因。

人往上走的“向陽”基因,使得盤踞地底的黑暗勢力向更深的地下盤踞,你看到上空的美景,而你過往的行為會為你書寫你最終的結局。


人們通達感性,尤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那群人,他們猥瑣的自我暗藏在體面的皮囊下,卻依舊做著蝕毒下層勞動者的本心。他們便屬於“有智”的烏合之眾,令他們感到安全的是,他們國家的頂梁,所以,他們的地位只會往上走。

高等教育給予人們認知世界、認知自我的能力,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依舊是烏合之眾。


而那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絕大部分的民眾們,他們依舊以“欠缺智慧”的方式,延續著焦躁、激動、盲目、奴性與頹唐,他們,無法改變遺傳般的社會地位,他們被迫處下。他們便屬於“盲目”的烏合之眾,如遭遇勁力地逼迫,容易極端、亡命。

大多數“淺薄者”,他們以低級的類革命方式,躁動了社會的動盪,但是,在極大程上,他們都是使社會更加進步的烏合之眾。


階層的同質性,使得大多數人抱團生長,在或晴或雨的環境下,他們找到相互濡沫的避風港,得以被理解、被關懷,他們有能夠從中找到內心的幸福。但是,世界總有“烏合之眾”之外的另行人格,他們有的是同周身人事物相比的異質性,因此,他們活得很孤獨,而無法在團體中找到自我的肯定。

“特別”的人,他們被殘忍的拋棄所累,有很多心靈脆弱的人,生命會給他們造成負擔,所以很多這樣的人都輕生死去。


被周身環境排斥的異類,他們脫離了烏合之眾的本質。如有生長在這種環境下,仍然可以爬到金字塔尖的人,他們便是英雄。只有英雄勇敢、自我信任的心性,才能造就與眾不同與偉岸的堅韌。他們在用逆流而上地躍龍門之舉,跳脫現實的圈子,以獲得更大的世界觀。

在這些“特別”的人中,也有天賦異稟的佼佼者,正是他們的與眾不同造就了他們的離群索思,接而成了時勢造英雄之後的救世之光。


團體,是某個利益性或心理性的民眾的抱團。對於“同類”,人們樂於相受協助;對於“異類”,眾人大多數處在群體心理的排他觀念。這是時代的退步,也是時代的進步。

大多數的人們,愛以抱團的方式獲得心安理得的生存空間與生存模式,但是他們的迂腐與愚蠢,給被排斥的人造成了心靈的打擊,也是一種罪過。但是,思想總會在時代的帶引下,進步發展。


從部落時代開始,共產化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第一次融合之光;但往後發展的奴隸、封建社會的農耕時代,人們開始產生不同團體的排他反應,這是退步;到現代社會,人們依舊持有各種種族、宗派、階級等形式的排他;再往後出現的各種群體心理、個體心理的科學解讀,人們開始養成正確的觀念,從而致使社會慢慢地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