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與君酌-諸子百家9

莊子的文章中,以內篇最為難讀,很多的生字,很多的道理,都需要查詞典、反覆誦讀才能大致得知其意。比如《人間世》這一段,“且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泰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泰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始乎諒,常卒乎鄙;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夫風波 易以動,實喪易以危。故忿設無由,巧言偏辭。獸死不擇音,氣息勃 然於是並生心厲。剋核太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苟 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故法言曰:‘無遷令,無勸成。過度益 也。’遷令勸成殆事。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


佐與君酌-諸子百家9


每個字大多都知其意,可是合在一起之後,上下串聯,卻很難徹底清楚其邏輯、道理何在。比如第一句“且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這一句大意是說用巧力相鬥的人,常開始於光明,卻死於陰謀。只此一言,思考良久,都不得其證據來支持。諸葛亮、司馬懿、賈詡、張良...都不能算是“卒乎陰”了吧!

至於“泰至則多奇巧”也有所偏頗。最高明的將領不是應該“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麼。而至於“奇巧”之用,亦不能說是完全的壞處吧!以古人的想象力估計是很難想象到“奇巧之奇”可以達到的高度吧!至少,手機、電腦、火箭、航母、核彈之類的是完全無法在那個時代可以設想出來的。“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泰至則多奇樂。”這句也有些小眾了。君子坐懷不亂,常卒乎亂通常都是找個飲酒的藉口罷了。亂的不是酒,是自性而已。


佐與君酌-諸子百家9


“凡事亦然,始乎諒,常卒乎鄙;”這句倒很認同。世間大多事,開始包容、原諒。最後亡於卑鄙、背叛。尤其見於現代婚姻危機、人情危機之中。“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夫風波 易以動,實喪易以危。故忿設無由,巧言偏辭。”這句話就極有道理了。大多數的風波與禍患皆由口出。


佐與君酌-諸子百家9


這《人間世》的每一句讀來,都甚費心思。然而又不願粗略觀之。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之噁心生。就為這一句“思則善心生”,也不算枉費功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