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创刊40周年|诸多报道串起40载难以磨灭法治记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

根据彭真同志关于“政法战线要办一张报纸”的指示精神创办的《法治日报》,40年来始终牢记这一职责使命,将自己定位为政法战线的战斗员、宣传员,主动发声、及时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为政法改革鼓劲,为司法公正喝彩,讴歌先进典型,解密中国之治,为推动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法治日报创刊40周年|诸多报道串起40载难以磨灭法治记忆

宣传平安建设 解密中国之治

上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的中国面临严峻社会治安问题的挑战。没有好的社会治安,改革发展的航船就不可能平稳前行。

1981年5月,中央政法委召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五大城市治安工作座谈会。同年6月,中共中央转发此次会议纪要的通知,正式明确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40年来,《法治日报》始终将宣传报道“中国之治”为己任。从党的十四大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写入党章,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从设立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到成立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从建设推广“平安城市”信息化工程到创新发展市域社会治理,《法治日报》时刻关注、准确把握“中国之治”的时代内涵,及时推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中国之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助力“中国之治”平安建设迈上新台阶》等一系列重磅文章。

与此同时,《法治日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宣传各地的探索实践。从上世纪80年代推出“威海经验”到20世纪初推广“南通样板”,再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都贡献了一份力量。特别是在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15周年之际,《法治日报》在一版开辟“新时代‘枫桥经验’新亮点”“‘枫桥经验’在全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创新实践亮点展现”等系列专栏,刊发通讯稿件80多篇,解码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之治”在《法治日报》记者笔下更为生动、直观,和谐平安的画面更加熠熠生辉。

紧盯政法改革 维护司法权威

2001年9月14日,中国大陆庭审第一槌在福建厦门思明区法院敲响。响亮的法槌声从一个侧面反映司法文明的进步,也化成催动司法体制改革的隆隆鼓声。

多年来,类似这样的我国司法史上的首次不断见诸《法治日报》。《法治日报》始终紧盯司法体制改革进展,既关注顶层设计,从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任务,到党的十八大绘就一张多达129项任务的司法体制改革蓝图,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也关注地方创新实践,从甘肃定西法院首创诉前司法确认机制,到江苏苏州等地检察机关探索捕诉合一,从上海、青海等7省市启动“四项改革”首批试点到全国全面铺开,均第一时间充分报道。

渐渐泛黄的报纸记录了《法治日报》记者天南海北一线采访的足迹,《下放权力压实责任办案质效提升 试点地区完善司法责任制让审者裁判由判者负责》《司法体制改革砥砺前行结硕果》《紧扣时代脉搏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一篇篇有分量的报道见证了政法机关在改革路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改革是时代最强音。2018年,我国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政法领域机构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2019年1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新时代政法领域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法治日报》紧扣时代脉搏,紧追改革步伐,刊发《政法机构“物理合并”产生为民“化学反应”》《最高检:这一场里程碑式的重塑性变革》等一批深度报道,充分展现了政法领域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推动树立司法权威。

报道重大案件 彰显司法公正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40年来,《法治日报》立足报纸定位,紧盯社会热点,发挥专业特长,对重大案件报道不缺席、有立场,很多报道成为人们脑海中难以磨灭的法治印记。

1993年8月,长篇通讯《疯狂庄主 禹作敏罪行录》在《法治日报》刊发,详细记录禹作敏私设公堂、酷刑夺命、对抗执法等一系列罪行,轰动一时。1999年8月,《法治日报》刊文揭露在山西绛县有“活阎王”之称的“三盲”(文盲、法盲、流氓)法院副院长姚晓红的罪恶行径,引发广泛关注。此后,姚晓红被绳之以法。

从报道千岛湖事件始末对破坏两岸关系的图谋给予有力回击,到多次赴云南昆明报道湄公河惨案庭审表明中国司法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从持续关注孙志刚案助推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到跟进多起热点案件助力劳动教养制度改革,《法治日报》用一件件生动的案例报道,记录民主法治的伟大进程。

2013年,薄熙来案审判举世关注。《法治日报》记者三赴山东济南旁听庭审,刊发的《薄熙来案判决: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一文,是当时各媒体中唯一对薄熙来案一审判决进行深入解读的解释性报道,逐一解答案件涉及的关键性法律问题,以法服人,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

近年来,司法机关纠正了一批重大冤错案,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张文中无罪”……《法治日报》记者都在第一时间赶到庭审现场,用笔传递最真切的法治声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剑指扫黑除恶 弘扬法治精神

黑恶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多年来,《法治日报》深入报道了辽宁刘涌案、四川刘汉刘维案等一批重大涉黑涉恶案件的办理,展现政法机关高举法律利剑铲除黑恶毒瘤的坚强决心。

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在纵深推进。这是当前政法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法治日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紧抓依法办案这一核心要素,稳妥有序开展宣传报道,彰显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后,《法治日报》记者立即采访储槐植等多位权威法学专家,次日刊发《法治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走向胜利》一文,同时配发评论员文章《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形成组合拳,有力引导社会舆论。

《法治日报》记者多次跟随中央督导组、全国扫黑办工作人员到一线督导、暗访;坚持深入基层、直奔现场,仅云南孙小果一案就3次赴昆明进行采访。刊发的《治理“雾霾”澄清网络空间》《孙小果案再审彰显法治力量》《案发地群众重新跳起广场舞》等一大批稿件,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各地开展“大扫除”、人民群众热烈拥护的生动画面。

今年年初,《法治日报》推出长篇通讯《利剑高悬促整改激浊扬清树正气 开展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专项整治纪实》,深入报道专项整治工作进展和扫黑除恶阶段性成果,为决战决胜扫黑除恶吹响号角。

挖掘政法典型 树立良好形象

政法职业具有高负荷、高对抗、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政法队伍是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40年来,《法治日报》始终高度重视对政法队伍先进典型、感人事迹的深入挖掘和宣传报道,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弘扬政法队伍中的浩然正气,树立广大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

邱娥国、王玉荣、尚秀云、任长霞、金桂兰、王书田、宋鱼水、陈燕萍……《法治日报》记者记录下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走进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被他们真挚的为民情怀、执著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写下《嵩山儿女 人民卫士 追记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任长霞》《对副检察长两次吐血的调查》等一批传播广泛、感人至深的文章。

《法治日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政法干警之中,亲历了济南交警的“凤凰涅槃”,对其规范化建设以及队伍作风的转变给予持续关注,推动济南交警迅速成为全国公安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见证了漳州110的蜕变,对其建立快速出警机制、开启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进行深入报道,助力漳州110模式在全国推广。还有内蒙古马背法庭、重庆背篓检察官等等,通过《法治日报》记者的笔成为一个个叫得响的政法品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法治日报》记者与广大政法干警并肩作战,刊发《舍身忘我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抗疫铁汉向阳而生》《“神兵”出动守“神山”》等一批重点稿件,热情讴歌闻令即动、冲锋在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新时代政法干警,传递社会正能量。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回首过去,百感交集;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法治日报》将坚定不移地做新时代政法工作的记录者、见证者、推动者。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席锋宇 张博 岳铼

法治日报创刊40周年|诸多报道串起40载难以磨灭法治记忆

往期推荐 ◆ ◆

◆经中央政法委员会同意《法制日报》今起更名为《法治日报》

◆四十不惑

◆法报江湖40载,一波海报震撼来袭!

◆法治日报,40岁生日快乐!

◆视频|我们曾站在《法治日报》的C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