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黨亂象,美國一百年前就有了

打開瀏覽器,你是否常常碰上帶有諸如「震驚!」「速看!」這樣的「標題黨」字眼?

你是否經常看到公眾號上流傳著大量經過誇張渲染,但卻未經證實的新聞報道?

你是否常常看到媒體無視新聞規範與倫理,將某些犯罪事件的受害者的姓名、容貌等信息公之於眾?

其實,這些新聞亂象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國就已經出現。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的美國是「黃色新聞」的時代。

所謂「黃色新聞」(Yellow News)並非我們現在語境中的「色情新聞」,而是以「煽情新聞」為基礎的、以「聳人聽聞」為第一要義的新聞。

這類新聞通常使用誇張、醒目的標題,大量描寫色情、兇殺、暴力、恐怖等帶有強烈刺激性、轟動性的內容。

這類新聞之所以能在當時的美國流行,與兩個報業大王的「新聞之爭」分不開。

標題黨亂象,美國一百年前就有了

| 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

圖片來源:wikipedia

一個是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也就是那個我們所熟悉的、被稱為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利策獎」中的普利策。

普利策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1882年,在經過多年奮鬥後,他收購了《紐約世界報》(New York World),並招募了大批的優秀記者。

在這份報刊中,普利策採用煽情、誇張的手法吸引讀者;同時,他聲稱要對富豪發起挑戰,主張對富人加徵稅,這些舉動都討好了大眾。

另一方面,他積極投入社會運動,如為「自由女神像」籌款。當時,自由女神像在法國已基本完工,可要建造安置女神的底座卻資金不足。普利策親自撰寫社論,呼籲人們為底座捐款,不論金額高低,名字都會出現在《紐約世界報》上。

這一舉動鼓舞了群眾,順利募集到了資金,《紐約世界報》也藉此銷量大漲。

自此,普利策贏得了更多民眾的歡迎,《紐約世界報》的影響力也攀上了當時美國新聞業的巔峰。

標題黨亂象,美國一百年前就有了

| 威廉·赫斯特(William Hearst)

圖片來源:wikipedia

直到另一個人——威廉·赫斯特(William Hearst)——的出現,才打破了這個局面。看過《公民凱恩》的朋友應該對這個人不陌生,這部電影就是以赫斯特為原型拍攝而成的。

不同於普利策,赫斯特生來就是礦老闆的孩子。他從小就對報刊充滿興趣,畢業後就進入《紐約世界報》實習,潛心研究普利策的寫作手法和運營模式。

不久後,他接手《考察家報》(The Examiner),把自己從普利策那裡學來的套路都用上了:用醒目誇張的標題吸人眼球,將煽情主義進行到底,這份原本虧損的報紙竟然在他的手裡轉虧為盈了。

帶著大把的金錢,赫斯特買下了《紐約新聞報》(New York Journal),以此為陣地向普利策發起挑戰。

首先,赫斯特在《紐約新聞報》上刊登大量聳人聽聞的文章,尤其是涉及兇殺、暴力、色情的案件;

其次,赫斯特抨擊富豪,讓貧民大眾認為這份報紙是站在他們那邊的;

最後,他用高額的工資從普利策那裡挖人,將那些得意干將們都請到了自己這來。

這些舉措十分有效,《紐約新聞報》的銷量也水漲船高,迅速擠壓《紐約世界報》的市場。普利策也針對這些行為採取反擊,比如重新花高價請回記者、減價等,但都收效甚微。

這場商業鬥爭的高潮部分在於「黃孩子」之爭。

「黃孩子」是《紐約世界報》週日版的一個彩色連環漫畫欄目,由畫家理查德·奧特考特(R.F. Outcault)創作而來。

標題黨亂象,美國一百年前就有了

| 奧特考特筆下的黃孩子

圖片來源:wikipedia

黃孩子是一個只有幾根頭髮、露出門牙、穿著又大又寬的黃色衣服的小孩,到處遊蕩,對紐約發生的事情發表評論和感嘆。這個形象深受大眾喜愛,該欄目也成為《紐約世界報》的重要欄目。

赫斯特在挖角時,就把奧特考特也挖走了。他在《紐約新聞報》重新建立了「黃孩子」欄目,這使普利策大為惱火,將赫斯特和他的報紙告上法庭。同時,他也聘請畫家喬治·盧克斯(George B.Luks )繼續更新「黃孩子」欄目。

一時間,兩家報紙以「黃孩子」為中心展開競賽,競相刊登黃孩子的廣告,大肆策劃煽動性、刺激性報道。

在這些紛爭裡,常見的新聞標題有《年輕姑娘為何尋短見》《孩子是怎麼被烤死的》《為了愛情,女人什麼怪事都會做》,它們往往出現在報紙的醒目位置,再輔以誇張的筆法來形成一篇篇奪人眼球的報道。

在那個年代,全美都沉浸在這種荒誕的鬧劇氛圍中;鋪天蓋地的「黃孩子」逐漸成為這類新聞的象徵,「黃色新聞」之名也因此而來。

標題黨亂象,美國一百年前就有了

| 19世紀末,漫畫家諷刺普利策與赫斯特的黃色新聞將美國推向戰爭。

圖片來源:wikipedia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的互聯網中,同樣流行著大量「黃色新聞」:在公眾號裡,在彈窗新聞中,大量的「標題黨」同樣採用誇張的語句來引人注意,實則低俗無用。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陳力丹教授認為,國內現在出現的「低俗化」新聞潮雖然與美國的「黃色新聞」無歷史淵源,但所循的路數、所產生的社會影響都是相同的。

當時的「黃色新聞」潮在後來逐漸得到了遏止。

其中一個原因是出現了許多抵制這股潮流的報人,當時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老闆阿道夫·奧克斯(Adolph Ochs)就是其中之一。

他提倡用簡明動人的方式寫文章,為公眾提供真實、客觀、公正的報道,不過分誇大,也不過分渲染,提供有價值的嚴肅新聞。

從1896年他接手《紐約時報》起,報刊的左上角就多出了一句話:

「本報只刊登值得刊登的新聞。」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紐約時報》

標題黨亂象,美國一百年前就有了

這就是他當時對於黃色新聞潮的反抗。從那之後,新聞工作者逐漸開始注意新聞工作規範,新聞專業主義也逐漸產生。

如今,我們要對抗鋪天蓋地的「黃色新聞」,我們或許也需要一批有識之士來提供榜樣,需要一批媒體做出良好的示範,提供規範、專業、能夠滿足公眾的新聞。只有新聞界與社會各行的共同努力,「黃色新聞」潮才可能退去,人們才可能看到更多嚴肅的、有價值的新聞報道。■

參考文獻

陳力丹. 美國「黃色新聞」潮的中國啟示. 人民網,2010-08.

李彬. 全球新聞傳播史.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