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一招,能把父母的鼻子氣歪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跟我說,5歲的兒子學會了一招,屢試不爽,她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兒子4歲的時候,一家人出去旅遊,兒子知道爺爺奶奶寵她,一路上各種調皮,她不想破壞大家的好心情,就一直忍著。

直到有一次,兒子哭著非要買一個小豬佩奇的噴水槍,她很耐心跟孩子講,家裡有一個一模一樣的,因為旅遊不方便沒帶出來,回家就可以玩了。

本來兒子情緒已經有所好轉,但這時候公公出來說:“不就一個噴水槍嘛,爺爺給你買。”

兒子擦著眼淚,甩開媽媽的手,哭得更大聲,向著爺爺走去。

朋友瞬間很生氣,本想拉著兒子到外面好好教育一下,誰知道走的太急,出門的時候兒子被門框絆倒,瞬間頭上起了個大包。

全家一下子緊張起來,朋友也不知所措,老公一把孩子抱起來,嘴裡還唸叨她脾氣大。

最後,大家都帶著怨氣結束了旅行,兒子也一直粘著爺爺奶奶,死活不跟她。

回家後,工作又發生變動,她需要外出學習半年,只能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

半年後回來,發現兒子變得嬌氣、任性、不聽話,最主要的是,一不如他願,他就用頭撞牆。

她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勸也勸了,都不管用。

她跟我抱怨說,肯定是老人把孩子寵壞了,現在和老公也經常因為這個吵架,非常鬱悶。

孩子這一招,能把父母的鼻子氣歪

我告訴她,孩子的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懲罰父母”。

有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聽話就好,卻經常忽略他們的心理活動。

任何與孩子對抗的戰鬥終將都會是一場失敗的戰鬥:他們永遠不會被打敗,也不會因為被戰勝而與對手合作。——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要知道,在與孩子的“鬥爭”中,父母永遠沒法完全贏過孩子,因為他們會用各種方式來回應你,例如,父母強勢,他們變得懦弱或者叛逆;父母寵溺,他們變得無法無天……

也許你在某一次與他們的對峙中佔了上風,他們表現出聽話的樣子,但他們的心已經慢慢離你遠去。

這也就是《正面管教》中說的:“我們要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孩子這一招,能把父母的鼻子氣歪

01 不要過度關注

孩子用傷害自己的方式懲罰父母,主要是因為被過度關注。

從朋友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她的兒子在爺爺奶奶那裡得到了過度關注,所以他認為自己的行為可以牽動父母。

這種行為也能讓他掌握主動權,他會越來越享受,很容易變本加厲。

所以,首先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多關注,尤其是想讓他們改變壞習慣時。

例如,在他們發脾氣時,可以抱抱他們,或者岔開話題。

先不去評論錯還是對,等大家情緒冷靜下來,再一對一進行教育。

其次,他們的目的是掌握主動權,就是希望自己能做主。

這時候,父母就該反思平時是否對孩子過於控制。

如果是,那就給孩子選擇,讓他們在其他事情上掌握了主動權,他們就會慢慢淡化傷害自己的這種行為,畢竟他們自己也是痛的。

孩子這一招,能把父母的鼻子氣歪

02 打破思維定勢

有很多時候,父母會習慣孩子的反應,孩子也會習慣父母的反應,就像連鎖反應。

例如,當孩子發脾氣,父母第一反應就是:完蛋,他肯定又想用頭撞牆了。

你的一舉一動會刺激孩子來做一些定勢的反應。

當你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定勢,也就去掉了他身上的標籤。

也就是說,你認為他是個壞孩子,他就不可能成為好孩子,你認為他是個好孩子,他也壞不到哪去。

當然,這裡說的並不是縱容,而是相信。

相信他做一些不對的事情並不是因為本性壞,及時給予正面的引導比批評效果要好很多。

孩子這一招,能把父母的鼻子氣歪

03 就事論事

孩子天生就敏感,但對這個世界的解讀能力很差。

我經常聽到有些父母說:“他還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

其實,並不是孩子不懂,而是他們不理解。

他們常常會將一些事情誤解,父母的責任不就是教會他們正確看待這件事嗎?

所以,無論孩子做錯什麼事,都不要讓他們認為父母不愛他們,錯歸錯,愛歸愛,父母永遠是不完美的自己的避風港。

在和孩子講道理時,要保證心平氣和時,不然說出來的話,會像刀子一樣刻在孩子心上。

最傷人的從來都不是拳頭,而是舌頭。

孩子這一招,能把父母的鼻子氣歪

其實,我們處理不好親子關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緒在作怪。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都不要去處理問題,因為沒有幾個人能處理好。

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然後有耐心地一遍遍去引導他們。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親近的人就是父母,我們都不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那還有誰能接受?

探索孩子的世界,解決育兒問題。

我是80後的成長日記,喜歡我就點贊、收藏、加關注吧。

你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