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遊|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


大話西遊|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

如果說有那麼一部經典,它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恐怕就非吳承恩的《西遊記》莫屬了。通俗易懂的語言,耳熟能詳的故事,曾經也一度讓我為之入迷,齊天大聖孫悟空更是成了我年少時頂禮膜拜的英雄,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看法也有了不少改觀。

孫悟空,日月孕育,天地養成,天資聰慧,膽大心細,因為敢為"猴"先、勇探水簾洞而被推選為王,自稱美猴王。生為石猴,無父無母,自然算不上"富二代",也稱不上"官二代",但卻憑著自身的努力完成了從"屌絲"到"齊天大聖",乃至"鬥戰勝佛"的逆襲,實為可嘉,但是,人尚無完人,何況猴乎?我認為: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

大話西遊|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

做事當效美猴王

  • 忍得住繁華,丟得起面子

率領猴眾數萬,佔據花果山這一洞天福地,在林澗山水之間逍遙快活,一代猴王本可就此過上安逸的生活,但他覺得生活不只是眼前的繁華,至少還有夢想和遠方。

此後,他隻身漂洋過海,歷經生死浩劫後才到達南贍部洲。一張毛臉雷公嘴讓他備受世人白眼,吃麵連筷子都不會使用更是讓他遭人嘲笑,猴王的面子算是丟盡了,但在遊歷中他不僅學會了人類的語言,而且還懂得了不少處世的技巧。然後又渡過茫茫西海,來到西牛賀洲,在三星洞有幸得遇神仙,他隨即拜菩提老祖為師,潛心苦修,忍辱負重,博得師傅的好感後才傳授了他七十二般變化和騰雲駕霧的本領。

  • 留得住人脈,經得起折騰

猴王出道並非一帆風順,從拜師學藝到西天取經,攪龍宮、闖地府、大鬧天宮,一路折騰,這潑猴自是闖禍不少,但每每都又能化險為夷,這一切都歸功於他人脈深廣、善於借力。

初入天庭,他一直被委以閒職,即便是玉帝招安後垂恩冊封的"齊天大聖",實際上也是有名無實的,無品、無級、無職、無權,甚至連俸祿都沒有。但是,他職閒人不閒,成天早出晚歸,不辭勞苦地遊遍了三山五嶽、五湖四海,拜訪並結交了一幫仙友,跟鎮元大仙結拜,與南海觀音深交等。說實話,若不是有觀音大士這位貴人相助,一直被監禁在五指山下,即便有再遠大的抱負,恐怕也是難以施展的。

大話西遊|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

  • 守得住夢想,受得起打擊

通往夢想的道路上總會佈滿荊棘,猴王也不例外。暫且不論其他,西天取經路上就歷經了八十一難,途中遇到勁敵無數,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只因他有著無比堅定的夢想。

猴王大鬧天宮,從傲來國盜取兵器武裝猴眾對抗天庭,獨角鬼王等紛紛前來投靠,被山中七十二洞妖王推舉為老大,還跟牛魔王結拜為兄弟,惹得玉帝派十萬天兵來剿,幸得太白金星暗中相助才最終被招安。其實,他自方寸山得遇高人點化後便不再甘心一生為妖、終身為匪了,位列仙班,揚名立萬才是他真正的追求,即便是五指山下難翻身,眼看在天庭都無法立足的時候,他也只是改換門庭投拜於如來佛主的座下。

  • 挺得住痛苦,頂得起壓力

人生路上難免會遇到許多的坎坷、壓力、委屈和痛苦,沒有壓力就不會有動力,但是很多人恰恰在遇到壓力時,或者受到委屈時就會選擇逃避和放棄,而猴哥卻一直在堅持!

被放進兜率宮煉丹爐受到烈火的炙烤,他沒有言敗,在五指山下被壓了整整五百年,他沒有氣餒,去西天途中一路上是披星戴月,他作為團隊骨幹的大師兄自是壓力山大,遇到的妖怪也常讓他束手無策,但他也一直沒有放棄。一心一意護唐僧取經,卻多次被妖精設計陷害,他先後三次被師傅趕走,箇中滋味,委屈難言,但到了關鍵時刻他還是迴歸團隊擔當重任,一馬當先,除妖降魔。

大話西遊|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

做人莫學孫悟空

  • 背信棄義,剛愎自用

孫悟空在上天為官時曾一度承諾花果山上的一幫同族,等他在天庭安頓好後,會接這一幫患難兄弟去天界一起享福,而此後他卻隻字不提,自顧自地飽餐蟠桃、醉臥花叢,甚至多年都不願回山一趟。直到丟了官職,這才想起了一幫猴眾,重回花果山。天兵圍剿,樹倒猢猻散,叔伯兄弟們被打得屍橫遍野,幾無倖存,他卻置萬猴性命於不顧。再有,結義大哥牛魔王被害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也與他脫不了干係。

成者為王敗者寇,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生存法則,但是,就做人而言,我始終認為至少要做到有情有義,言而有信!

  • 得寸進尺,貪圖功名

孫悟空初入天庭,被委任為天宮御馬監的總管弼馬溫,他不但沒有考慮如何去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是嫌棄官小職微耍起了潑,棄職回到花果山後自封"齊天大聖",並威逼玉帝冊封。好在有太白金星從中周旋才得以息事寧人地得到了安撫,遂了心願,按理說總該消停了吧,可他又嫌職虛無權,偏硬生生地又接管了蟠桃園。因為他的翫忽職守,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不說,還忤逆玉帝把整個天宮鬧得個天翻地覆。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其實,許多小事不是他不會做,而是不想做、不屑去做,但我以為做人還得踏踏實實,一屋不掃又何以掃天下?

大話西遊|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

  • 瞞上欺下,曲意逢迎

孫悟空因前期的貪慾得罪了"玉帝老兒",但自從投靠如來後卻猴性大改,沒了前期的傲慢不遜,見到如來、觀音等上司卻是三拜九叩、畢恭畢敬。明知取經途中的八十一難是為了考驗唐僧而設的局,為了迎合上意,他揣著明白裝糊塗,甚至多次佯裝戰敗去求助,當妖怪被收後再去感謝領導。而對下,他對師弟們非打即罵,尤其喜歡捉弄八戒,難怪唐僧會說出"你這潑猴,兄弟們全無愛憐之意,常懷嫉妒之心,你做出這樣獐智"這樣的話來。

為人處世,與人交往,往往最應該講究一個"度"字,富不欺貧,強不凌弱,不卑不亢,才是做人應當遵循的原則。

  • 區別親疏,不同對待

孫悟空護師傅西天取經,一路上遭遇妖魔無數,但卻又感覺他似乎有意區別對待,有靠山有後臺的多被主人帶走了,而剩下的往往成了他的棒下之鬼,哪怕是跪地求饒被迫跟隨的小妖一個也不會放過。強娶寶象國公主為妻的奎木狼星、假冒烏雞國王的青獅、霸佔朱紫國金聖娘娘的金毛獅、作惡多端食人無數的大鵬雕……這些任由主人各位仙、佛、神君帶回處置的妖怪哪個不是罪該萬死?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正義的天平從來都是不偏不倚,做人就應做得正、行得端,無愧於自己,對得住良心。

大話西遊|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

抬頭做事,低頭做人!做事,就應該有一股闖勁,緊緊盯住前方的目標,不言棄,不放棄,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做人,就應該心存一份善念,時時守住心底的美德,不欺負,不辜負。做事當效美猴王,做人莫學孫悟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沒有任何褒揚或貶低悟空的意思,只是,為人處事,至少我們要有一顆明辨是非曲折的心。

徐學平,自由撰稿人,喜歡放任自己的文字四處撒野~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