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發揮外向型優勢 助力企業保訂單穩外貿

“自貿試驗區作為改革開放新高地,也是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重要陣地。”商務部自貿區港司副司長袁園此前在商務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自貿試驗區片區進出口保持平穩,外向型優勢進一步凸顯。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各個自貿試驗區為穩外貿,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例如,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廈門口岸物流公共服務平臺”近期正式上線運行,平臺依託廈門片區大數據服務中心在全國率先提供全流程綜合物流信息服務。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日前“飛”出首架國際貨運包機,助力外貿企業穩訂單。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各個自貿區的措施涵蓋了促進企業復工復產、降低企業成本、簡化審批程序、關聯上下游產業鏈等方面,對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幫扶,絕大多數外貿企業均已完成復工,一部分原材料供給和產能也與國內市場實現了銜接。

“目前外貿企業還存在訂單流失、國際物流受阻、貨款回收慢等痛點難點問題。”肖本華建議,自貿試驗區可以在服務企業方面進一步精準施策,如針對國際物流痛點,加強多部門的協調;針對貨款回收問題,支持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應收賬款服務等。

盤和林認為,外貿企業還面臨國際原材料供給和產品銷售渠道的問題。自貿區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原材料供給方面,參考南京自貿片區開闢區域間生產企業、物流公司和交通關卡聯通綠色通道的方式,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二是拓寬銷售渠道,除了開拓國內市場消化過剩產能以外,還需拓展海外市場,繼續推行企業出口退稅,讓企業輕裝上陣,並藉助科技力量建設線上博覽會、洽談會等,幫助企業走出去。

商務部公佈對外投資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13.2%。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國際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給我國外貿增長造成了一定挑戰。此時,我們應該在防控疫情蔓延的前提下,在推動出口產品結構優化、鼓勵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大力扶持外貿新型業態等方面進一步發力。同時,要主動開展多元化貿易投資合作,比如按照國際高標準市場開放模式深化自貿區改革,賦予自貿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推動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對外開放平臺的建設等,特別是應繼續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與中國有自貿協定的夥伴國家市場以及疫情不太嚴重的國家市場,拓展新的增長點。

盤和林表示,數據顯示,一季度對外承包工程簽訂的大項目增多,同時,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金額也有增長,與這些地區加強合作能夠促進企業轉型,形成新的供需關係。在這個過程中,自貿試驗區企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自貿試驗區對外投資審批手續更為便捷,企業有更大的自由度,更容易享受到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的紅利,比如壓減負面清單等。同時,有關部門對於自貿試驗區企業展開國際合作也提供了更多的扶持,比如強化投資跟蹤服務,提供便利化外匯金融服務等。

肖本華建議,自貿區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資本、技術、人才和國際銷售渠道的優勢,充分利用自貿區支持企業國際化經營的營商環境優勢,積極拓展對外合作。一方面可以穩住我國外貿基本盤;另一方面可以開拓新的國際市場,並帶動商品和勞務的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