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剧后,才知道不是每个母亲都配得起妈妈这个称呼

看了这部剧后,才知道不是每个母亲都配得起妈妈这个称呼

《第三类法庭》是我看过的邵美琪和温兆伦的第一部戏,再后来看过两个人合作的其他剧集时,都没有这部让我感觉震撼。

喜欢里面的马中宝,他虽然有自闭症但人却很聪明有担当,喜欢周予诺善良正义,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最喜欢的还是韦海仪。她很邪,邪里偶尔显露的善使她变得更有魅力。海怡在小的时候很爱她的母亲韦金玲,而她的母亲却在面对男人和金钱的时候,女儿永远都是最不重要的那个。被冷落太久的海怡一次次破坏母亲与其他男人的关系,为的就是让韦金玲注意到自己,然而她的存在在母亲眼里轻如鸿毛,所以才有后来海怡失手杀死了母亲的情夫湛有容 。在法庭上她曾最爱的妈妈竟为了3000万替湛有容的妻子指证自己,将她送进大牢。这之后的海怡心冷了,她似乎有些看透韦金玲的冷酷,但妈妈毕竟是妈妈,她不甘心就这么承认自己的母亲竟如此冷血。

看了这部剧后,才知道不是每个母亲都配得起妈妈这个称呼

韦海怡本该享受年轻带来的无忧和快乐,怎奈母亲给予的伤害太多,让她不得不收起良心,为打倒韦金玲不惜一切代价,从而来为自己报仇。最初的海怡对韦金玲还是抱有一丝幻想,幻想妈妈还是爱自己的,但结果却是一次次的试探一次次的失败,直到在海仪的婚礼上,韦金玲教唆乔大羽前妻去大闹现场并杀了乔大羽,海仪心灵的天平彻底失衡了,她开始变成一个阴险毒辣、不择手段的女人。本来海仪决定嫁给乔大羽,是两个人的一场交易,是被韦金玲再一次陷害后的自保,在这个过程中,从没有过家庭温暖的海仪感受到了乔大羽的温暖,她虽然心里更喜欢的是马中宝,可乔大羽无论从经济还是精神上都补偿了海怡心理的缺失,她依赖上这个男人,愿意安分的过日子,这样就不用一个人孤独的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然而母亲的再次伤害,终于让她把最后一点做人的温度和底线丢开了。

看了这部剧后,才知道不是每个母亲都配得起妈妈这个称呼

如果海怡像大多数孩子一样被母亲呵护着长大,那么所有人的命运都会重写。剧情进入结局时,尽管被海怡成功报复的韦金玲在狱中被女儿逼迫自杀,但还是顿悟了自己对海怡的伤害,她没有恨只有无尽的悔意,但一切都晚了。当为了再一次拯救海怡的中宝没有去结婚而前往游艇见她、并义无反顾的跳下海最终变成痴呆人后,海怡拿着那本666页写着“宝爱仪”的书向中宝忏悔痛哭时,一切也都晚了。命运不会倒转,所有发生过的都回不去了。

看了这部剧后,才知道不是每个母亲都配得起妈妈这个称呼

孩子对妈妈的爱是没有贫苦与美丑标准的,那是她一生中最信任的依赖。在海怡的生命里大半时间都是在追逐母爱,她不甘心放弃自己冷酷的母亲,也不愿相信“母爱”在她身上竟是一种绝情的演绎。她一次次放弃、戏弄着最爱她的马中宝,甚至连海怡自己都意识不到,她对中宝正在重复着当初韦金玲对她的伤害,来自自己最爱的人给予的伤害。

看了这部剧后,才知道不是每个母亲都配得起妈妈这个称呼

都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真的是每个母亲都配得起妈妈的称呼吗?原来母亲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天使,一种是魔鬼。韦海仪----在成为大恶之人之前,她从没有过人性上的卑鄙和狠毒,她只是想要一点温暖,她羡慕周予诺的平凡幸福,也渴望马中宝纯粹的爱情,但在连自己的母亲都要利用和伤害她的现实里,海仪只能做一只毒蝎子。

看了这部剧后,才知道不是每个母亲都配得起妈妈这个称呼

原以为世间再无情,有了妈妈就有了盔甲,原来盔甲也可能会有刺,一旦被刺中,就是最致命的位置。

这首青蛙公主是这部剧的插曲,很温暖的一首歌,是已经成为蝎子的孩子渴望变成青蛙的盼望,一起听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