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食品行業迎來這9種新變化!

這次疫情無疑讓整個食品行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個變化帶來的是危機更是機遇,考驗的是我們的“免疫力”,也考驗著我們對機會的敏銳度。經過這一輪洗牌,食品行業到底有哪些新變化?

疫情影響下,食品行業迎來這9種新變化!

  產品變化

  打鐵仍需自身硬,無疑產品力是一切變化的根本,只有應時應勢而為的產品,才能步步為營,搶佔市場先機。

  1

  現制食品快消化加速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人民都變成了“宅居族”,外賣送餐不便,餐飲店關閉,現制方便食品的需求快速凸顯,銷量爆發式增長。鑑於此,不僅是方便麵、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強勢產品銷量暴漲,特色方便粉面,如螺螄粉、酸辣粉等也賣到脫銷。此外,米粉、米線、擀麵皮、魔芋粉、烏冬麵、關東煮等小眾產品也迎來“小陽春”,銷量紛紛看漲。

  日前,淘寶公佈的官方銷售數據顯示,2月3日-2月17日,吃貨宅家都在吃什麼?螺螄粉單品類排到了NO.1的位置,可見消費者對方便食品的推崇。儼然快消化速度加快的方便食品品類市場很大,機會也很多。

  2

  推新強調營養和功效

  不難判斷:疫情後,"營養、功效"或將成為產品的最大賣點。越來越多的食品飲料品牌開始將其作為傳播標籤,如日前伊利推出的這款伊然乳礦氣泡水。每瓶產品含 100 毫克鈣,宣稱更易被人體吸收,能夠為乳糖不耐者提供充足的鈣元素。

  而養元也在疫情期間推出了主打抗焦慮功效的新品“卡慕寧”植物蛋白飲料。據瞭解,產品採用5X·0壓配方,並添加具有天然安神解壓成分的γ- 氨基丁酸(英文簡稱GABA),可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功能的L-茶氨酸,以及具有健腦功效的鋅和磷脂,可有效調節焦慮、失眠等亞健康狀態。

  3

  速凍麵食品類創新多元化

  “家裡蹲”的窘境無疑大大推動了速凍食品的熱銷。以三全、思念、灣仔碼頭為代表的速凍食品在部分地區的多個終端門店出現搶購潮,甚至出現了缺貨情況。

  消費的爆量更是推動了品類的創新,如今的速凍食品已經不再侷限於水餃、饅頭、湯圓、豆沙包等傳統產品,而是在種類上有了大量的創新。如,三全就上市了速凍餡餅,一袋6個裝售價為35元;天津煜翌食品推出了單價為13.8元/個的速凍漢堡;天健食品推出的保質期為9個月的滷肉火燒,經過簡單的煎或者微波就可以食用,省時又省力。

  4

  大包裝食品走俏市場

  近年來,隨著單身人群比重的增加,單身經濟成為消費新勢力,適合單身人群消費的產品日益增多,一人食、一人份也成為提及最多的話題。但無疑,這場疫情似乎對這一現狀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隨著人們外出就餐的機會減少,一時間囤貨需求旺盛,大包裝火腿腸、薯片、麵包等產品走俏市場。不僅如此,就連一向主打單人食的方便麵也出現了改觀,日清食品率先推出了主打雙人份的出前一丁棒丁面,規格為174g/袋,相比每袋百餘克左右的標準規格,的確加重不少。

  5

  家庭分享裝鮮牛奶熱度看漲

  日前,84歲鍾南山院士的一則關於吃早餐的視頻刷爆朋友圈,也讓大眾再次認識到“每天一杯奶”的重要性。而2月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也明確要求確保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鮮牛奶也因此再度迎來空前的熱度。

  食品板也在實地走訪永輝、家樂福、華潤萬家、北國等多家超市發現,1L家庭分享裝鮮牛奶產品顯著增多,且頗受消費者歡迎。這些產品價格多集中在8.9-12.9元之間,以進口品牌為主,如綠貝林、惠特、簡單白、妙維思等,產地多來自德國、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乳品出口大國。

  6

  跨品類組合銷售,滿足多場景需求

  受疫情衝擊,早餐攤、連鎖餐飲店等都面臨著暫時性的歇業情境,但無論是在家,還是在辦公室的多種消費場景仍需要被滿足,跨品類的產品組合便藉此受到熱捧。

  目前,小樣就推出了“煲仔飯+乳酸菌”以及“濃湯酸辣粉+乳酸菌”兩個系列組合套餐,在滿足正餐需求的同時,乳酸菌還可以幫助消化,補充營養。現煲仔飯有香菇牛肉、川味香腸、紅燒獅子頭、臺式滷肉等口味,酸辣粉有川渝風味、酸菜魚、花甲粉等多重口味,建議零售價分別為17.5元和7.9元,在價格上頗有競爭力。此外,好麗友也與露露聯合上架了組合套餐“杏福.麗友”,由36枚好麗友派和6盒250ml露露杏仁露組成,零售價為100元+,主打早餐和下午茶消費。

  渠道變化

  產品變化

  “渠道為王”是食品行業經久不衰的營銷鐵律。過去,伊利的渠道讓行業望塵莫及,因此成就“千億帝國”;娃哈哈的渠道一夜間可以鋪遍全國的村鎮市場,因此成就“飲料航母”。如今,新形勢下,誰能率先進行渠道變革,誰就能成為下一個行業大佬。

  7

  瓶裝水企加速收割家庭市場

  疫情陰雲不散,在傳統渠道不振的時候,直達C端的“到家”業務意外成為熱點,農夫山泉、今麥郎、百歲山、娃哈哈等多個水企巨頭在這個特殊時期,開啟一場針對家庭社區的渠道之爭。

  疫情期間,娃哈哈在部分區域也開啟“線上下單,配送到家”服務,大範圍招募社區合夥人。今麥郎也開啟同樣的服務,並打出了全程“無接觸配送”的口號。不僅如此,農夫山泉、怡寶、景田、康師傅等水企還紛紛展開了無人售賣點,均以家庭用水產品為主。作為第一家佈局無人售賣點的企業,截止目前,農夫山泉已經佈局了5800多個售賣點。無疑,各大水企這一舉措將快速推進家庭用水市場的開拓。

  8

  網紅直播帶貨瘋狂

  2019年雙十一期間,淘寶直播成交額達到200億元,有10個直播間成交額破億,李佳琦、薇婭的走紅也讓人們見識了“直播帶貨”的魔力。近日,隨著疫情爆發,直播因“宅家”再次顯示了強大的能力。在這期間,品牌商紛紛開始通過直播賣貨。

  日前,“帶貨女王”薇婭的一場淘寶直播中,生和堂天貓旗艦店的6.5萬箱奶香龜苓膏新品在短短5分鐘內便被秒光。生和堂董事長陸偉表示:“這次直播把當時的店鋪預備的庫存都賣完了,如果貨備多些,銷量會更高。”憑藉新渠道的推廣,不僅讓生和堂龜苓膏產品的銷量呈倍數增長,更實現了“疫”外爆發。

  9

  傳統糕點遇冷轉型

  傳統糕點一般多為老字號企業經營,他們多以自有的線下直營門店銷售為主,因此普遍被認為有點“高冷”。無疑疫情對這一情況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老字號傳統糕點開始進入商超、便利店等渠道進行銷售。

  如北京稻香村就褪去了精緻的禮盒,以十分接地氣的方式出現在了永輝超市。如照片所示,塑料盒裡裝著沙琪瑪、核桃酥、菊花餅、山楂鍋盔等各色傳統糕點約十件左右,售價為8.9元/盒,價格也是頗為親民。不僅是稻香村,天津十八街的麻花也出現在部分商超和水果店的散稱區,頗受中老年消費者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