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津豆沙鎮:吃上“旅遊飯”摘下貧困帽

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豆沙鎮群眾李付琴,以前居住在石門村竹林村民小組,家裡經濟條件拮据,生活得十分艱苦。近些年來,隨著豆沙鎮旅遊業逐步興起,她和丈夫在豆沙鎮街上開起了“李三妹傳統七彩手工麵坊”,做手工麵條,生意紅紅火火,一個月下來,收入超萬元。

在談到豆沙旅遊業發展帶來的機遇時,她滿懷希望地說:“豆沙的旅遊業慢慢發展起來了,有很多外地人來我們這裡觀光、旅遊、消費。我相信,我們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好。”

在豆沙鎮,像李付琴家這樣搭乘旅遊扶貧東風,走上脫貧致富路的村民還有很多。

鹽津豆沙鎮:吃上“旅遊飯”摘下貧困帽

鹽津豆沙鎮一角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供圖

豆沙鎮位於鹽津縣境西南部、關河南北兩岸,享有云南省“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旅遊小集鎮、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鎮”六大殊榮。2019年農村常住人口4683戶20961人,居住著漢、回、苗、白各族群眾,轄區內有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省、縣6個掛包單位共派駐6個駐村扶貧工作隊20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

在脫貧攻堅戰中,豆沙鎮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依託豆沙古鎮4A級景區創建和全省一流特色小鎮建設的機遇,按照“產業景觀化、景觀市場化、市場大眾化、大眾旅遊化”的發展思路,形成了花卉種植、文化展示、休閒農家樂融為一體的景觀帶,助推了古鎮旅遊業發展,促進了旅遊扶貧示範鄉建設,帶動了貧困戶增收。

鹽津豆沙鎮:吃上“旅遊飯”摘下貧困帽

鹽津豆沙鎮一角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供圖

為了帶領各族群眾走出一條全新的旅遊脫貧路子,豆沙鎮以古鎮4A級景區創建和全省一流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將旅遊扶貧項目納入景區總體規劃,建設了會同溪民俗古村落、會同溪農文旅示範園、瓦廠影視基地、旅遊公路、石門花海、果蔬採摘園等項目,並整合資金6.8億元,提升旅遊扶貧示範鄉品質,完善配套設施。按照“集體公司+龍頭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建設3000畝特色產業基地,以促進旅遊扶貧見成效,帶動貧困群眾致富增收。

為了讓貧困群眾共享旅遊扶貧產業發展的成果,豆沙鎮創新業態佈局,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以形成多點支撐、融合發展的全域旅遊大格局。為此,豆沙鎮幫助貧困戶發展經濟果林、採摘園、農家樂和生態養殖等項目,並依託旅遊業積極吸納當地貧困群眾就業,促進增收。為了提升旅遊扶貧的深度,豆沙鎮還幫助和指導當地貧困群眾開展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星級農家樂、民宿旅遊示範點的建設和自駕遊房車營地項目的創建。多種手段和措施,切實提升了當地旅遊行業的標準化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吸引遊客,從而達到增收創收的目的。

鹽津豆沙鎮:吃上“旅遊飯”摘下貧困帽

鹽津豆沙鎮一角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供圖

為了讓村民們更好地享受旅遊產業帶來的紅利,豆沙鎮還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內涵,開發出了一批特色旅遊產品,打造出了一批做工精細、文化附加值高、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商品,延伸旅遊產業鏈,提高旅遊綜合效益,促進了當地群眾的增收。

據統計,2019年豆沙鎮實現了生產總值4.51億元,同比增長6%,農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8560元、32636元。如今的豆沙鎮,旅遊業態佈局不斷豐富,“旅遊+美麗鄉村”和“旅遊+精準扶貧”的理念不斷得到了發展,旅遊產業效益得到了不斷延伸,旅遊扶貧綜合效益進一步凸顯。

鹽津豆沙鎮:吃上“旅遊飯”摘下貧困帽

鹽津豆沙鎮一角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供圖

下一步,豆沙鎮將繼續推動旅遊基礎設施、景區景點建設,儘快啟動影視基地、旅遊環線公路建設等項目,以便能更好地服務帶動群眾增收,讓當地群眾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雲南網記者 黃磨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