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東德為何要修建柏林牆,西德及西方國家,為何不加以破壞

最初的柏林牆只是一條綿延長達43公里的鐵絲網,它橫亙在東、西柏林的邊界上,間或用水泥板支撐固定。

1961年8月13日凌晨,東德邊防軍將一批近500噸的帶刺鐵絲網,拖到了東、西柏林交界處。凌晨1點,2萬士兵突然開到東、西柏林邊境,開始架設鐵絲網,網外再加路障。

士兵們用了近6個小時的時間,才將這道臨時屏障迅速架設完工。13日中午12點,最後一個路口宣佈封鎖,柏林正式被分成兩半。

其後的幾年,這道鐵絲網又被不斷加固加長,變成了2米高的水泥牆體,最後發展成為由電網、壕溝、碉堡、地雷、射擊裝置組成的一道嚴密防線,一條長156公里,高達3.6米的柏林牆正式建成。

東德國務委員會主席烏布里希對此表示:“為了社會主義,我們必須這樣做。”

當年東德為何要修建柏林牆,西德及西方國家,為何不加以破壞

(柏林牆)

那麼,柏林牆是在什麼背景下修建的?東德政府為什麼就不放任民眾自由穿越邊界呢?

柏林牆修建的原因,和二戰有著密切的關係。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宣佈投降,德國和柏林市區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割佔領。東區由蘇聯佔領,西北區由英國佔領,東南區由美國佔領,西區由法國佔領,

不過,這四個國家所佔領的領土面積並非平均分配,美蘇兩國各佔約11萬平方公里,英國有近10萬平方公里,而法國只有4萬平方公里。

1945年夏天,各國就開始在佔領區內標註顯眼的分界線,除了用鮮豔的木樁和橫杆隔離外,還在邊界處的樹木上塗上顏色。不過,此時的德國民眾還可以自由穿梭於各個佔領區內,幾乎不接受特別的檢查和限制,只需要辦理一個簡單的證件就可以了。

1947年1月,美、英、法三國宣佈,將他們的佔領區合併。這樣,德國實際上就被分割為了兩個部分,一邊是蘇聯,一邊是西方三國。兩年後,蘇聯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俗稱東德,首都在東柏林。西方三國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俗稱為西德,首都建在西柏林。

至此,兩個佔領區不再是簡單的土地分割了,而是演變上升為東西方兩個陣營之間的對抗。

自從二戰結束以後,蘇聯佔領區的東部德國人,就源源不斷地湧入西部。這其中大多數是因為戰爭或家人團聚,也包括一部分信奉“西部遍地是黃金”,嚮往西部資本主義自由的德國人。

當年東德為何要修建柏林牆,西德及西方國家,為何不加以破壞

(關於柏林牆的影像記憶)

後來,隨著東德的經濟持續惡化,東德人似乎看不到生活好轉的跡象。越來越多的人經不住西德的鼓吹和煽動,千方百計地逃往西德,希望過上心目中吃穿不愁的理想生活。

據統計,從1949年到1961年,有大約270萬東德人通過各種渠道,逃到了西德。

這些人幾乎囊括了東德各個階層的精英。他們的出逃,不但帶走了東德大量的技術人才,還幾乎掏空了東德的青壯年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

由於東德的住房價格便宜,甚至出現了白天在西德工作,晚上回到東德居住的人流。還有人在西德的黑市上,用極低的價格換取東德貨幣,回到東德進行消費。這些行為嚴重干擾了東德的經濟秩序,威脅到了東德的國家建設。

隨著美蘇冷戰打響,雙方的關係日趨緊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東、西德的對抗。為了防範來自西方的干擾和破壞,阻止人才和技術的流失,恢復東德的經濟。柏林牆的修建,就被東德政府提上了議事日程。

1961年8月12日,東德政府通過了修建柏林牆的法令。13日,當東德邊防軍正在緊鑼密鼓地用鐵絲網修建柏林牆時,華約組織發表了一番言辭犀利的聲明:“西德政府通過欺騙、賄賂和要挾,幫助一些意志不堅定的東德人逃往西德,東德政府必須採取有力措施保護國家和人民。”

當年東德為何要修建柏林牆,西德及西方國家,為何不加以破壞

(拔地而起的柏林牆)

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雖然對修建柏林牆一事心知肚明,但依然表現得“大吃一驚”。隨後又承認,柏林牆確實可以阻止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滲透,也讓德國的分裂成為了既定事實。

值得玩味的是,美、英、法三國雖大肆批評東德修建柏林牆是極為不人道的,卻並未採取任何實際行動加以阻止。

因為柏林牆的修建,既可以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也可以幫助三國保住被東德包圍的西柏林。雙方就在這樣一種對抗和默契中達成一致,實現了各自的目標。

柏林牆自建成到它倒塌,歷經了28年。這期間,無數東德人冒著生命危險,試圖越過這座冰冷的牆體,在牆角邊灑下了斑斑血跡。

人們為了衝破牢籠,採用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手段。有人直接翻牆;有人從樓上跳下,企圖落到牆體的另一側;有人開著重型卡車撞牆,開著小汽車鑽欄杆;有人開著潛水艇、乘坐熱氣球穿越。東德政府甚至發現了一條長達145米,距離地面12米的隧道,它是由40個東德人花費半年的時間才艱難修成的。

28年間,究竟有多少人在翻越柏林牆時丟掉了性命,東德政府並未公佈。但民間組織有一份數據:共有5043人成功逃離東柏林,3221人被捕,239人在穿越柏林牆的過程中死亡了。

(參考資料:《德國通史》《歐洲世紀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