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高情商的孩子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我們會注意到現在的高樓林立,別墅偏僻,我們的生活質量居住條件越來越好,而我們的孩子卻越來越孤單,恰恰是我們獨生子女的政策,再加上居住條件的改善,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少了。

正面管教的創始人簡.尼爾森和史蒂芬.格倫博士都明確指出有能力的人必須具備“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其中就有一項是人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包括善於與他人合作,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在家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高情商的孩子

我們說人生的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所以人際溝通能力屬於情商的一部分,那高情商的表現其實包含了察覺自我情緒,體察別人情緒的能力,管控調節自我情緒的能力,抗壓抗挫折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以及人際關係的能力,所以,由此可見社交能力在孩子一生中有多麼重要。

社交能力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與社會,集體和他人聯接的一項重要技能,我們如何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去培養呢?我從美國心理學家JamesDobson博士的書中學到了一個訓練孩子跟別人對話的好辦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是一個用傳球來做的遊戲,訓練“你來我往”對話能力,希望孩子遇到問題,不要只用yes或no等一兩個詞去對付了,而是能給出友好而有信息的回答。

在家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高情商的孩子

我和女兒面對面相隔兩米左右,我手裡拿著一個網球,我提出一個問題,好比說:“你喜歡哈利波特的書嗎?”然後我把球扔給她,她接過球,如果她只是說“喜歡”那麼球只能停在她手裡,不能再傳給我。

但是,如果她說:“喜歡,因為這本書很有趣,我喜歡哈利波特和伏地魔鬥爭的故事。”那麼她就可以把球再傳給我。

我會跟她說:“為了把我們的談話繼續下去,我會把球傳給你並問‘你最喜歡書中哪些人物?”如果你回答:“哈利波特和赫敏。”那麼你又不能把球傳給我了,但是如果你說“我喜歡哈利波特,因為他很勇敢,這麼小的小朋友就敢跟伏地魔鬥法,不怕邪惡和傷害,我喜歡赫敏是因為她聰明機智又漂亮,你最喜歡誰?”那麼你就可以把球傳給我。

這個規則就是為了讓我們能進行談話,直到這個話題結束,孩子一般很快能夠掌握這個遊戲的規則,然後你可以提示孩子以前發生過的他和朋友和其他成人對話的場景。

在家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高情商的孩子

比如我會跟女兒說:“記得今天下午阿姨邀請你去她家和她女兒玩,吃飯時她問你是不是玩的開心,她是想跟你開始一個對話,但是你只說,‘開心’你覺得你能把“球”傳回給她嗎?”

這時,孩子明白我的意思了“球”——也就是話題停在她的手中沒法進行了。

然後我和女兒討論她能夠怎麼回答,把“球”再傳出去,“我可以說,我玩的很高興,我們用積木搭建了一座城堡,真開心”女兒回答,我說:“很好,那阿姨可能會說很高興你今天能來玩”女兒說:“感謝您的邀請,能和小朋友們聚一聚,大家都特別高興。”

我鼓勵女兒:‘這真是一個好的開始,你開始留意對話的作用了,咱們再開始一個新話題練一練傳球遊戲。’

在家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高情商的孩子

對話能力講究你來我往,除了不要給出簡短的答案外,還要學會問問題。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從訓練他的眼神開始,和人講話,一定要看著對方的眼睛,如果避開眼睛或者眼神遊離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會覺得你對他沒有興趣,或者對自己沒有信心,甚至在隱藏逃避什麼。

對話的時候眼睛要看對方的眼睛和鼻子連成的倒三角形,因為如果一直盯著眼睛目不轉睛的看著,也會讓人家不自在。

讓孩子在家裡先和大人練習,每天放學回家我準備好迎接她的心情,等她進門我會給她一個大大的笑容,大聲跟她問好,擁抱她,然後和她坐在一起,問她學校一天如何,過得怎麼樣?

這時要求女兒回答我問題時,看著我的眼睛笑著對我說話,在家裡鍛鍊溝通交流的環境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安全的,她不用擔心做的不好,還可以反覆練習,她覺得這種練習很好玩,我的鼓勵漸漸幫她養成習慣。

在家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高情商的孩子

社交能力是一項讓孩子終身受益的能力,相信我們大人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都深有體會,有意識的教導孩子培訓孩子這方面的技能技巧,我感覺是自己的責任,言傳和身教應該同時進行,還要給孩子創造實踐的機會。

比如孩子小的時候帶他去遊樂場玩,肯定有其他的爸爸媽媽也帶著孩子玩,如果你只看著自己的孩子不去跟別人打招呼,那孩子怎麼可能學會去找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呢?更不會跟其他大人講話了。

如果你主動和身邊的其他爸爸媽媽介紹一下自己,聊幾句孩子的年歲,問一下別人教育孩子方面的問題,或者小孩子參加的活動,不僅你可能多了幾個朋友,孩子也可能很快交到新朋友。

在家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高情商的孩子

那麼如何給內向的孩子創造一個鍛鍊社交能力的環境呢?一對一的社交環境更容易被內向的人接受 ,你可以邀請孩子的一個好朋友來家裡玩,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建立校外的友誼,每次邀請不同的小朋友,這樣孩子結交圈子可以擴大,但是每一次還是一對一的高質量共處,不會因為人多而造成反感的情緒。

家長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其他家長建立一定的聯繫,還可以請自己的朋友一家到家裡來吃飯,或者兩個家庭一起出去玩,這樣內向的小朋友不會擔心自己面對很多人壓力大或者尷尬,反而會在小範圍的前提下跟父母的朋友以及他們的孩子建立比較深的友誼。

另外不要在客人面前強迫內向的孩子一定要叫人,你一定要和大人講話聊天,更不要訓斥孩子,這樣孩子可能更尷尬,反而僵在那裡,對他自信心打擊更大,產生惡性循環。

這樣對社交技能的要求和提醒要平時說,幫助孩子自己在家練習,練習注視,練習微笑,練習對話,一旦孩子在外人面前有大方的表現或者有任何進步,要及時鼓勵。

受到鼓勵而產生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才能讓孩子產生內驅力,他們才可能去更加積極主動的社交。

在家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高情商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