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

紅二十五軍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功勳卓著,彪炳千秋,以其英勇善戰,果敢頑強而著稱,尤其是其靈活機動、賦有卓越的戰略遠見更讓世人曙目,部隊培養出瞭如徐海東大將、劉華清上將、韓先楚上將、劉震上將、陳先瑞中將等軍政兼備的大批優秀軍事人才,可謂將星雲集,戰功累累。然而這一切,都與先期的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的卓越領導分不開。在吳煥先烈士犧牲111週年的今天,緬懷先烈,追憶往事,更加讓人悲痛和敬重。往事依依,忠魂永在,我們將永遠高舉先烈擎起的紅色大旗,不忘初心,繼續努力,為實現中華民簇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一 、走上革命路致家破人亡

吳煥先同志是湖北省黃安縣紫雲區四角曹門人。生於1907年舊曆6月22日。1926年初,19歲的吳煥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在家鄉發展和建立黨的秘密組織,組建農民協會。這年秋天,他把佃戶、債戶叫到家裡,向他們宣傳革命思想,並當面燒燬了佃戶租借他家的地契約和借據,引起當地很大轟動,人們稱讚不已。此舉引起地主惡霸們不安,對他恨之入骨。就這年冬天,極端仇視農民運動的地主豪紳,勾結土匪和“紅槍會”反動武裝二百餘人,殺氣騰騰撲向吳煥先家,殺了吳煥先父親、大哥、大嫂和他們不滿半歲的孩子、二哥和五弟,吳煥先的母親、二嫂與侄女榮榮、四弟倖免於難。這場劫難過後,吳煥先直接投身革命隊伍。1927年參加領導了黃麻起義。1931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十二師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任紅四方面軍第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次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蘇區後,吳煥先任鄂東北遊擊總司令部總司令。紅二十五軍重建後,吳煥先任軍長。

期間,吳煥先與鄂豫邊革命委員會主席曹學楷的堂妹曹幹先結婚。在此後的艱苦歲月裡,妻子跟吳煥先母親相依為命。1933年年5月,正值青黃不接之際,吳煥先的妻子曹幹先聽說紅二十五軍軍糧短缺,為支援紅二十五軍,她將婆媳二人乞討來的一袋“百家糧”送到七里坪龍王山紅軍陣地。由於身懷有孕,加上飢餓,在送糧返回的路上死在了荒郊野外。冬天,吳煥先的母親躲在自家的夾牆縫裡活活餓死,二嫂也在敵人“難民所”被折磨致死。這時候,吳煥先忙於組建紅二十五軍,後擔任軍長,正在領導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為了革命事業,拋家舍業,家破人亡,吳煥先全家前後犧牲了九口人。剩下孤苦伶仃的小侄女吳淑榮,也被人收為童養媳,四弟吳書先流落異鄉,不知去向。巨大的家庭悲傷,吳煥先沒有倒下,而是更加積極投身於革命鬥爭。

二 、組建紅二十五軍並領導長征

1931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蘇區後,吳煥先被任命為鄂東北遊擊總司令。1932年10月,敵人集中了十五個師的兵力反覆清剿鄂豫皖根據地,在鄂豫皖蘇區經歷了第四次反“圍剿”鬥爭的失利後,蘇區和紅軍已到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吳煥先根據實際情況,找到省委書記沈澤民、鄭位三等同志,建議迅速把分散的紅軍、游擊隊、傷病員集中起來,組建紅二十五軍。隨後省委根據他的建議,做出了組建紅二十五軍的決定,並任命吳煥先同志為軍長,王平章為政委,徐海東為副軍長兼七十四師師長。在很短時間之內,吳煥先同志就組建了軍部、兩個師、五個團、兩個特務營,他親自指揮部隊連續打了三個勝仗,三戰三捷,軍威大振。到1933年4月,除地方武裝外,紅二十五軍主力發展到一萬三千多人。

吳煥先同志經常親自到各師、團、連隊給幹部、戰士講話,鼓舞大家堅持鬥爭,並及時改變鬥爭策略,由單純消極防禦轉變為積極的攻勢防禦;同時對軍內的肅反政策以及對待白軍俘虜的錯誤政策等進行了改正,不僅取得了軍事鬥爭上的勝利,而且對瓦解敵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934年9月,程子華同志來到鄂豫皖根據地,傳達了黨中央和周恩來同志的指示。鄂豫皖省委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決定紅二十五軍向鄂豫陝邊界進軍,去創建新的根據地,留下皖西北省委書記高敬亭同志帶部分游擊隊堅持根據地。為執行中央指示,繼續發展革命力量,吳煥先同志率領紅二十五軍從河南省羅山縣出發長征,於中途建立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牽制了敵軍大量兵力,對其他主力紅軍是一個有力的配合。1935年7月,他和鄂豫陝省委決策並帶領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率先到達陝北,不僅解除了陝甘蘇區的危局,並有力地策應了正在北上的中央紅軍。為革命大本營奠基西北做出了特殊貢獻,在生死存亡的時局轉換中發揮了無可估量的作用,獲得毛澤東“為革命立了大功”的讚譽。

三、歷盡艱辛進軍鄂豫陝

1934年11月,在鄂豫皖省委領導下,吳煥先同志率領紅二十五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開始長征。在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突然遭遇敵人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的圍堵,經過激烈戰鬥,紅二十五軍突出敵人包圍。12月初,紅二十五軍一路粉碎了敵人四十多個團的圍追堵截後,長驅千餘里,勝利進入了陝南。12月10日,紅二十五軍又在洛南縣庾家河遭遇敵六十師,發生了一次戰鬥。這場戰鬥異常激烈殘酷,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同志都負了重傷。吳煥先同志身先士卒,冒著槍林彈雨指揮部隊把敵人打垮了。隨後,紅二十五軍西進到鄂豫陝邊界,又打了許多勝仗。首先在三要司殲敵一個營,接著在庾家河殲敵八百多;在蔡玉窯擊潰敵一二六旅,在洋縣石塔寺,打垮敵警二旅,打傷其旅長張飛生,在葛牌鎮全殲敵警三旅;在袁家溝口全殲敵警一旅,俘敵旅長唐嗣桐,等等。吳煥先同志不僅指揮打仗,同時領導打土豪分田地,發動群眾,很快就在鄂陝、豫陝邊界和華陽地區建立了兩個縣、數十個鄉的革命政權,以及許多地方武裝。主力部隊也有發展。1935年春天,蔣介石從各處湊合了三十多個團的兵力,對我發起了大規模進攻,並限令在五、六、七三個月之內,全殲紅二十五軍。恰在這時,鄂豫陝邊區省委書記徐寶珊同志因病去世,省委決定讓吳煥先同志代理書記職務。在此關鍵時刻,他主持召開了省委軍事會議,研究和制定了有關反“圍剿”的作戰方針,決定採取“先疲後打”的靈活戰法,粉碎了敵人的圍攻。7月中旬,紅二十五軍又乘勝打出終南山,前鋒部隊直抵西安以南二十餘里,威逼敵軍老巢。蔣介石妄圖在三個月之內消滅我軍的“圍剿”計劃,遭到了徹底破產。既堅守了鄂豫皖根據地,又在陝南也開闢了一塊新的根據地,最後到陝北時紅二十五軍由三千人擴大到四千餘人,是紅軍長征過程中唯一擴充了人員的部隊。

四、進軍陝北迎接黨中央

吳煥先同志曾說過:“消滅敵人一個團也不如繳獲一部電臺”。為了和黨中央取得聯繫,紅二十五軍想盡了一切辦法。打出終南山以後,從繳獲的報紙上知道紅一、四方面軍已在川西會師,並有北上的動向。吳煥先同志和省委其他同志立即開會研究鬥爭方向,決定帶領紅二十五軍轉向甘肅,策應黨中央與主力紅軍北上。同時,決定了紅二十五軍北上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的方針,留下鄭位三、陳先瑞等同志繼續堅持領導陝南根據地的鬥爭。事實證明,吳煥先同志和省委其他同志這一果斷的行動,為中央紅軍北上把中國革命大本營放在陝北,做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貢獻!


1935年7月16日,紅二十五軍沿著秦嶺北麓走了幾天,隨後又轉入秦嶺山中,繼續向西挺進。8月初,我軍很快就進入甘肅境內,攻佔兩當縣城,渡過渭河,攻下秦安,如同閃電一般地出現在隴東高原。隨後,我軍攻克隆德縣城,翻越六盤山,繞過平涼直抵涇河邊上的白水鎮。這時,敵三十五師之騎兵團及二○八團數千人,突然從西峰鎮方向猛撲過來,企圖在涇河北岸堵擊我軍。我軍則決定南渡涇河,佯作奪路入陝之狀,把敵人從涇河沿岸調離開來,然後再乘機渡過涇河,揮戈北上。


8月21日,我軍冒雨在涇川縣城西南渡河。誰知,部隊剛過一半,突然山洪暴發,河水猛漲,有幾個同志不幸被急流捲走。軍部直屬隊和擔任後衛任務的二二三團,大部被阻在涇河北岸,吳煥先同志因為指揮部隊渡河,也被隔在北岸。這時,敵二○八團一千餘人,乘機由涇川方向猛撲而來,企圖把我後衛部隊壓在河邊,背水作戰。煥先同志一看情況危急,立刻帶著軍部交通隊一百五六十人,直插敵人腰部。他向戰士們高聲呼喊:“同志們,決不能讓敵人逼近河邊!壓住敵人就是勝利!”戰士們不顧泥濘路滑,一鼓作氣地衝上前去,搶佔了一座制高點,把敵人側後截成兩段。這時,戰士聽說吳政委中彈負重傷,一個個怒火萬丈,與敵拚刺肉搏,把敵人從塬上壓到溝裡,敵團長馬開基被擊斃。這一仗,打得勇猛頑強,敵二○八團一千餘人全部被殲。吳煥先同志因流血過多,英勇犧牲。全軍指戰員悲慟不已,抬著煥先同志的遺體渡過涇河,當晚吳煥先同志掩埋在隴東高原。

吳煥先同志犧牲後,省委決定程子華同志任政治委員,徐海東同志任軍長,帶領全軍踏著吳煥先同志尚未走完的征途,奔赴陝北。1935年9月18日,紅二十五軍勝利地到達永坪鎮,與陝北紅軍會師,編為紅十五軍團。同年10月,黨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領的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毛主席在接見徐海東和程子華同志時,表彰了紅二十五軍的遠征功績,稱讚紅二十五軍為革命立下了大功。

五、軍政人才及豐功偉績

吳煥先、徐海東等同志高尚的革命品質,堅強的鬥爭意志,卓越的戰略遠見和高超領導才能,將紅二十五軍培養鍛鍊成了一個能打惡仗,能打勝仗的革命隊伍。他們實事求是,英勇機智,無私無畏,嚴於治軍,胸懷全局,在多次惡劣環境中轉危為安,轉敗為勝,牽制了大量國民黨軍兵力,有力地配合中央紅軍長征,並先期到達陝北,為迎接中央紅軍奠定了基礎。這一切,和紅二十五軍所有官兵,特別是作為紅二十五軍“軍魂”的吳煥先同志的努力分不開。除此之外,就當時的情況,紅二十五軍,這支充滿傳奇的部隊還創造了許多奇蹟,在紅軍長征史上寫下了獨具特色的光輝一頁。

1、為共和國培養了97位將軍。

吳煥先、徐海東,韓先楚、劉華清、程坦等,在當時他們都很年輕,但作戰勇敢,不怕犧牲。尤其吳煥先能文能武,被稱為紅二十五軍軍魂,1935年8月在甘肅涇川戰鬥中英勇犧牲時,才28歲。


   軍長徐海東,作戰勇敢,共和國十位大將中,他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戰鬥中負傷最多、最重的一人,被譽為“徐老虎”。他與毛澤東、朱德曾被南京政府並列為全國通緝懸賞額最高的人,標定三人賞金均為25萬塊大洋。毛澤東稱讚他“是為中國革命立了大功的人”。


   營長韓先楚,有勇有謀,在獨樹鎮戰鬥中一戰成名。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指揮軍隊最先登島成功,讓國民黨名將薛嶽的“伯陵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後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是許世友將軍最欽佩的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軍政治部組織科長劉華清,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於1988年9月授予上將軍銜,被稱為“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艦母之父”。


   政治部秘書長程坦,採用鄂豫皖邊區的革命民歌《土地革命成功了》的曲調,和劉華清一起編成《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


   這些年輕的紅軍指戰員,在艱苦卓絕的長征路上披荊斬棘,英勇奮戰,赴湯蹈火,一往無前,創造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催人淚下的青春凱歌!


2、紅二十五軍是最先到達陝北的長征隊伍。

1934年11月16日,奉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的命令,紅二十五軍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旗幟,由何家衝出發,拉開長征的序幕。1935年 9月15日到達陝北延川縣永坪鎮,成為長征中到達陝北的第一支紅軍隊伍。9月18日,與陝北紅軍第二十六、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勝利完成長征,為中央立足陝北作出了重大貢獻。


3、紅二十五軍是長征中裝備好、戰鬥力強的部隊。


1932年11月紅二十五軍重建後,長期處於10多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和“清剿”之中,在頻繁的戰鬥中鍛煉出一套機動靈活的戰術和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以一次次的勝利消滅了敵人,壯大了自己,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長征出發時幾乎是清一色的東北軍武器裝備,每個連有6挺輕機槍,還有嶄新的馬步槍。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時,缺衣少糧,武器匱乏,紅二十五軍雪中送炭,把軍中的5000塊大洋以及大量的軍用物資送給了中央紅軍。


4、紅二十五軍是在長征中唯一有發展的紅軍部隊。


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時共有2980餘人,長征途中創建了有50萬人口的鄂豫陝革命根據地。這是長征途中各主力紅軍所建立的唯一一塊較穩定的根據地。1935年7月,紅二十五軍主力4000餘人繼續西征北上,到達陝北時還有3400餘人,留在鄂豫陝根據地的紅七十四師也發展到2000多人,兩部合計5000多人,比長征出發時的人數多了將近一倍。這些部隊後來成為了中國革命的骨幹力量。

紅二十五軍之所以能在及其惡劣的環境下,取得如此偉大的成績,當時主要負責人吳煥先的領導是主要的。吳煥先不僅在戰鬥中英勇頑強,而且極其注重靈活的鬥爭策略。比如在庾家河戰鬥中程子華、徐海東均受重傷情況下,紅二十五軍的所有重擔都壓吳煥先肩上,在通過豫西地區的途中,由於那裡土頑橫行,圍寨林立,而且後有追兵的緊急情況下,吳煥先利用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名義,採取與地方武裝談判的辦法,使部隊很快轉危為安;又如1935年8月,他率領紅二十五軍路過甘肅回民地區興隆鎮時,創造性執行正確的民簇政策,並親自拜訪清真寺,取得當地群眾擁護,而且還擴大了紅軍。要知道,那時候他們和中央隔絕聯繫,這些政策的執行都是吳煥先同志基於黨的理論修養而做出的決定。再如,當紅二十五軍從報紙得知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吳煥先及鄂豫陝省委馬上決定,西征甘肅,北上於陝北紅軍會師的決定。這些決策總是那樣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既有堅定的原則性,也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創造性,體現了吳煥先同志軍政全才的領導才能。假如,沒有吳煥先同志的卓越領導,試想當時紅二十五軍主要領導人均負重傷情況下,那樣惡劣的戰爭環境,紅二十五軍能不能到達陝北還是問號,更不要奢談側應中央紅軍了。

吳煥先用自己的忠誠、英勇與智慧領導紅二十五軍,在多次惡戰中率領部隊轉危為安,轉敗為勝;他無私無畏,百折不撓,英勇機智,指揮若定;他品質高尚,意志如鋼,胸懷全局,遠見卓識。他的英名和豐功偉績已載入史冊,被譽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毛澤東同志曾深情地說:“紅25軍遠征為中國革命立了大功,吳煥先功不可沒!”2009年吳煥先烈士當選為“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100位英雄模範人物。”

吳煥先同志永垂不朽!

作者 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