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钟繇书,作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此帖流传颇为曲折,唐宋以前未闻,元至元九年(1272年)为陆行直所得,明代旭沈周、华夏,后为大吏胁取献于严嵩,严嵩败后没入内廷,后夏转落民间,由王世贞、梁清标、于年等人递藏。清代入内府,清未归孔广陶、裴景福,最后据传被窃去后埋于地下而毁。此表有宋刻本,今在日本。明代曾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法帖》,列于篇首。

又王壮弘先生藏有珂罗版单片,1984年刊于《书法》杂志。据考,其墨迹纸本高12.6厘米,长40.4厘米,19行,墨色沉重如漆。但其中详情,有等进一步考证。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墨本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刻本


一、此帖的主要内容及历代记载

《荐季直表》内容为向已称帝的曹丕推荐自己的友人原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的表奏。据此帖所述,季直在关中时曾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立过大功,罢官以后生活困难,钟繇说他身体尚健,请求给他一官半职,让他继续为国效力,也解决当前的困难。

建安初年,时钟繇为侍中守司隶校尉,镇守关中,钟繇采用当时担任山阳太守的季直计策,使得群雄蚁聚、经济濒临崩溃的局势很快得以扭转,季直遂立功。现“旅食许下,衣食不充”,是故钟繇书此表奏为季直说情。可以说这既是一份推荐信,也可以说是一份“跑官帖”。

因为此帖是我国楷书的早期代表作,故历来广受赞誉,影响巨大。

赵琦美《赵氏铁网珊瑚》卷一载陆行直跋称:“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上有河东薛绍彭印章,真无上太古法书,为天下第一。”又同卷载郑元祐跋云:“汉季楷法全是隶,其古雅可见,于后二王为翰墨宗匠,顾岂能外此哉。”

王澍《竹云题跋》卷一则云:“太傅《贺捷表》幽深变化,奇绝一世,此表在《贺捷表》后,益更精微,益更淡古,盖其晚年融释脱落,渣滓尽去,清虚真味,有如此也。”

王世贞《艺苑卮言》:“今天下人学钟者,俱《荐季直表》, 遂而成风。”

徐渭在《评字》中评倪赞“(倪) 瓒书从隶入。辄在钟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散。”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二、钟繇及其书法艺术

钟繇(151—230年),颍川长社人。字元常。张怀瓘《书断》 中记载:“祖皓,至德高世,父迪,党锢不仕。元常才思通敏,举孝廉、尚书郎,累迁尚书仆射、东武亭候。魏国建,迁相国。明帝即位,迁太傅。繇善书,师曹喜、蔡邕、刘德升。”

钟繇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记载:钟繇年少时曾随族父钟瑜至洛阳,路遇相面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遂行,不远,过桥时马惊,果然落水,几乎溺死。正应验了相面者说的话。此后,其族父便格外爱护他,供其学费,使其受到良好教育,后钟繇果不负所望,先举孝廉,继而官至尚书郎和阳陵县令,后又迁任庭尉正、黄门侍郎。黄门侍郎是侍从皇帝,传达皇帝诏令的官员。

当时已经天下大乱。董卓胁汉献帝迁都长安,被王允等杀死,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攻陷长安,汉帝又被李、郭等挟持。遂使汉室同关东等地断绝了往来,只有曹操派使者上书同汉帝联系。李傕、 郭汜认为,关东各地都想自立天子,故曹操此举不可靠, 想扣留来使,不接受上书。 钟繇则劝李、郭说:现在各地英雄并起,都自行其是,唯有曹兖州心里还想着王室,很是难得,如果拒绝他的好意,恐怕难服众望。李、郭被锺繇说服了,于是厚待来使,使曹操和王室的关系得以通达。曹操曾多次听谋士荀彧称赞钟繇,现在又听说此事,对钟繇更增加了好感。后来为使汉帝解脱李傕的挟持,钟繇和尚书郎韩斌等共同谋划,使汉帝逃出长安,立下了大功。拜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为东武亭侯。

曹魏建国以后,他受到魏文帝的尊重和重用。先由大理迁相国,后改廷尉,封崇高乡侯。又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曹丕还特赠他五熟金鼎,并亲自作铭,颂扬他的功绩。还将他与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列,谓“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魏明帝时进封定陵侯,迁太傅。太和四年,他病逝时, 魏明帝曹叡穿上素服,亲自莅临凭吊,并赐“成侯”。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有楷书开山鼻祖的重要地位,正所谓“正书之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并开辟了以古朴、 茂密为主要艺术特色的书法风格。

钟繇善书与其勤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传说钟繇痴迷于书法, 为了学书而挖坟。一日在韦诞处见东汉蔡邕的书法爱不释手, 钟繇向韦诞求蔡邕的《笔法》,韦诞不许,韦诞死后其挖开韦诞的坟得到了蔡邕的书法。

据记载,“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可知钟繇擅三体,隶书、楷书、行书三种书体皆为世人所学。

时至今日,钟繇书法流传最深最广的还是其真书。“梁鹄云: 钟繇善章程书是也。”虞世南曾云:“钟太傅师资德升, 驰骛曹、蔡, 仿学而致一体,真楷独得精研。”

汉魏交际时,真书风格初成,仍没定型。钟繇的小楷就是出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钟繇在一定的流行书风的基础上,对当时的真书进行整理、提高,使之趋于统一的范例,这与民间的率意书写有着本质的区别。《正书叙论》 中记:“钟繇者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钟繇草创楷书之功,使其在中国书法史上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对后世以至今日都有着巨大影响。

钟繇存世的小楷作品有:《尚书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力命表》、《调元表》、《还示帖》、《墓田丙舍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 其中《荐季直表》(纸本、 刻本, 原墨迹纸本, 纵 13 约厘米, 长 40 厘米), 是唯一曾经流传到近现代的钟繇墨迹, 此帖墨迹原藏清代圆明园长春书屋。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三、钟繇小楷的艺术特点

钟繇的小楷风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富有貌古神虚、大味若淡的情怀,开辟了一种独特的笔势系统。钟繇小楷的风格特征,简单的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种: 第一,古雅质朴; 第二,天然拙趣;第三, 幽深茂密。历史上对于钟繇小楷风格的描述不少:

南朝梁代的书法家庾肩吾《书品》:“惟张有道、钟元常、王右军其人也。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书,称为草圣。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锺,工夫过之。”

梁武帝萧衍:“钟繇书如云鹄游天, 群鸿戏海, 行间茂密, 实亦难过。”

张怀瓘《书断》 记:“元常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刘熙载《书概》 中称:“蔡邕洞达,钟繇茂密,全谓两家之书同道,洞达正不容针,茂密正能走马,此当于神者辨之。”

包世臣《艺舟双楫》 中也曾说到:“太傅茂密,右军雄强,雄则生气勃发,故能茂;强则神理完足,故能密,是茂密之妙已概雄强也。”

从《荐季直表》 中可见,钟繇的小楷偏旁分明,笔势横向展开,结体多扁平,重心多呈下沉姿态,有拙的趣味。点画用笔凝重朴实,有的点画形态比如撇、勾、挑以及某些笔画的转笔形态还明显带有隶书的遗意在其中,颇多天然、 古朴之趣。

四、钟繇小楷临习要点

临习钟繇小楷要注意三个问题:

1、点画要圆浑灵动。点画以圆笔为主,写得敦厚有力,恰似抛砖落石,使人不敢以虚㤭之意拟之。同时,在沉着、含蓄的用笔中,也蕴寓着一种“道和神明”的天然之性,点画之间顾盼生姿,笔断意连。在临习时,要仔细揣摩,心诚意笃地去临写,既要防止草率、急躁地运笔,把字写得过分油滑,又要克服僵死、刻板地去描摹,把字写得毫无生气。

2、布局要疏朗得体。临习时,行间字距要安排得比较疏松。特别是行间,拉开界格,显得要为宽绰。古人曾云:“大字难以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以宽绰而有余”。利用字距行间的疏朗,更利于舒展小字之中的宕逸之气,从而以小见大,以疏见密。

3、结体要方中趋扁。钟繇小楷多承隶书结字法,横向取势,形体略呈扁形,字画在较宽松的空间中组合。这也是临习时要十分注意的。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号“碑刻故事”。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王宠临作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曾翔临作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王忠勇临作


一份广受赞誉的“跑官帖”——《荐季直表》

王国贤临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