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助力企業實現雙贏

近年來,政策調控持續,房企拿地、融資等開發成本承壓,房地產整體利潤增速和利潤水平面臨下行壓力。


在行業增速放緩,規模見頂的當下,部分房企開始在主營業務之餘,紛紛試水其他多元化業務,在這其中,商業、物管、文旅等多元化發展方向較為常見,同時也有很多創新業務並不完全適合房企。
綜合來說,依託主業,借勢“地產開發+”運營的拓展業務在某種程度上更能幫助企業實現雙贏,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業務主要是在地產開發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因此房企的地產開發能力就是天然的護城河,業務的發展又會反哺企業的地產開發和業績增長。

“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助力企業實現雙贏

01、地產開發+城市運營

可享城市發展過程帶來的紅利

地產開發+城市運營模式主要以中國金茂、招商蛇口等為代表,一般會先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作獲得大規模的待開發土地,隨後再通過持續多年的開發和運營,引進各類資源和產業並推動整個片區的發展,若能將該片區打造成產業新城,房企則可以享受城市發展過程帶來的紅利。

城市運營模式可以有效幫助企業這拿地方面建立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在取得大面積綜合地塊方面。

截止至2020年7月,中國金茂的城市運營項目進入公司土儲面積約為1200萬方左右,在上半年企業銷售中,城市運營項目佔比已達21%,未來仍有繼續提升的趨勢。

“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助力企業實現雙贏

表:中國金茂已落地城市運營項目(單位:萬方)

02、地產開發+城市更新

拿地成本方面有明顯優勢

地產開發+城市更新模式的代表企業有佳兆業和富力等,隨著整體市場規模見頂,行業也逐步由“增量市場”向著“存量市場”轉變,在這其中,城市更新業務也成為了眾多房企的選擇之一。

城市的發展和煥新一直以來都需要依賴建築及產業的更新,有不少房企通過參與城市更新進程從而加深在一線城市中的佈局,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城市更新拿地,在成本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

據瞭解,2008年以來,佳兆業平均每年轉換總建築面積逾100萬平方米的舊改項目作為土地儲備。最近3年來,佳兆業每年銷售業績中有超30%均來自於城市更新。

“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助力企業實現雙贏

表:截止2020年中期佳兆業未納入土儲的舊改項目情況(萬平方米)


“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助力企業實現雙贏

圖:佳兆業2017年-2020年上半年舊改項目佔銷售總額比例

03、地產+商業雙輪驅動

通過住宅銷售反哺商業發展

地產+商業雙輪驅動模式的代表企業為新城、龍湖、華潤等。在這其中華潤和龍湖主要是憑藉強大的資金優勢,持續深耕佈局商業地產,為企業貢獻穩定的盈利和現金流。

而新城則採用獨特的以售養租方式,首先在斬獲的綜合體地塊內規劃吾悅廣場商業來提升配套,推動住宅銷售,然後通過住宅銷售回籠資金來反哺商業發展,二者相輔相成推動企業業績實現了高速的突破。

截止至2020年中期,新城共在全國佈局了139座吾悅廣場,總計累計開業數量仍為63座,按照管理層的預期,截止至2020年底新城開業吾悅廣場總數有望超過90座。

“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助力企業實現雙贏

圖:吾悅廣場2016年-2020H1開業及營收、出租率情況

04、輕資產代建提振銷售

持續增強品牌市場影響力

輕資產代建提振銷售模式的代表是綠城和金地。近幾年來代建快速發展,躍入房企視野之中,不少房企開始試水代建業務。

代建需要行業內對房企品牌有高認可度,而其優勢也很明顯,企業僅需輸出管理,而無需面對資金壓力和土地難題,代建項目的銷售也可增厚業績;另一方面,通過對代建、營銷的輕資產輸出,也能持續增強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近4年,綠城代建每年都可以為企業貢獻30%左右的銷售額,提振作用十分明顯。另外代建業務由於是輕資產輸出,並不需要企業拿地以及出資,因此業務風險極低且利潤率高,建成之後還可以繼續輸出企業的物業管理服務,獲得持久收益。

目前國內的代建業務仍處於發展之中,未來前景十分廣闊,多家房企已經開始積極試水這一業務。

“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助力企業實現雙贏

圖:綠城中國2016年至2020年中期投資、代建銷售及代建佔總銷售額比例

總體而言,房企間的競爭持續加劇,土地紅利日漸退潮,房企競爭力的強化需要企業另闢蹊徑,結合自身特點建立起更加精細化的運營管理模式。

依託“地產開發+”運營的衍生業務,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收穫業績增長,更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可謂雙贏。

目前大的市場環境下,依靠土地增值的粗放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轉而以勤練內功,依靠運營增值的模式漸漸為廣大房企所接受。某種意義上,中國房地產企業做大做強必將走向不同業態以及不同區域的跨區域、多項目運營狀態。

為此,高景亞太特打造《標杆地產項目總經理高階實戰研修班》,幫助項目總在成長的路上,能夠在同一時間同時運作多個處於不同區域、不同開發週期的項目,推進項目運營能力持續提升,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