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賦予了“地圖”更深一層次的含義

在很多情況下,互聯網像是獨立於人類生活的另一個維度的“國家”,它有自己的社區,文化,傳播方式,甚至是貨幣。促使互聯網成為另一個維度的“國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它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遍佈全球的光纖光纜,以及數千座容納服務器和路由器的數據中心和機房。

多年來,世界各國的網絡工程師都在一直努力想要繪製出互聯網在現實世界中的“地圖”,以便於發現評估出網絡路徑中流量的薄弱點。

據新聞報道2013年3月,三明潛水員因企圖切斷埃及海岸的海底光纜而被捕。在埃及海岸,幾根關鍵的電纜連接在一起,成為互聯網的“瓶頸”之一。這使得整個網絡穩定性收到了嚴重的威脅,一旦出現意外,網絡的中斷可能會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

互聯網賦予了“地圖”更深一層次的含義

2012年超級颶風桑迪對紐約的網絡連接造成的影響甚至已經波及到了智利、瑞典和印度,因為一份互聯網“地圖”的繪製可以有效的幫助人類儘可能的挽回經濟損失。

以前,互聯網地圖都是嘗試從內部使用“嗅探器”沿著特定路線訪問的設備的IP地址,因此這些特定的IP地址就可以有效的和地理位置進行捆綁,但很顯然,多年過去,也沒有任何一家數據機構能給出一份完整的互聯網地圖,原因是,這樣的“嗅探器”經常會被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在實際應用中屏蔽,儘管路由器之間嘗試尋找最短且最有效的路徑,但由於互聯網提供商的商業行為,也很難實現該目的。

因此由“嗅探器”得到的互聯網地圖,更多的是一種有去無回的單行道,無法準確的分析出路徑中的關鍵節點。

於是,搜索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數據庫就成為了從外部繪製互聯網地圖的另一種途徑。

尋找ISP在本地公開的網絡信息,並將這些節點繪製在地圖上,然後將他們連接起來合成一張互聯網地圖。對於這種方法,儘可能的尋找到更多的ISP數據庫將會是地圖準確性的保證,只有看到足夠多的ISP部署的網絡節點才能繪製出更準確的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