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弑母案的反思: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而非高智商!


吴谢宇弑母案的反思: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而非高智商!

01

2019年4月21日,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此时距离其杀害亲生母亲已近4年时间,距离其近乎主动的暴露作案现场也有三年,沉寂已久的“北大学霸弑母案”终于尘埃落定了。

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发布了一则悬赏通告。通告称,2月14日警方发现受害人谢天琴被人杀死在福州市晋安区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内,经法医鉴定,在2015年7月,谢天琴就已经被杀害,其22岁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悬赏缉捕。

之后,犯罪嫌疑人相关信息被媒体披露,吴谢宇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事发前后,他网购了多种刀具、防水防腐材料和隔离服,谢天琴的尸体裹着多层塑料薄膜,每层之间还放置了活性炭用来吸附味道。房间密封保护的很好,门口和卧室都安装了远程监控摄像头,摄像头的那一端的监控者,则是犯罪嫌疑人吴谢宇。命案发生后,其伪造母亲的辞职信,以母亲名义向亲友借款140余万元,随后销声匿迹。

吴谢宇弑母案的反思: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而非高智商!

吴谢宇被抓后,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其躲避追捕长达3年的隐匿逃亡经历,怀揣着30张身份证,辗转4个省,白天当老师晚上酒吧当“男模”,由于其逃亡行径与头顶的北大高材生光环形成了绝对差异化的对比,犯罪嫌疑人吴谢宇一时间被媒体捧为“高智商犯罪”。

然而,除了吴谢宇自身高学历光环外,无论从哪方面与“高智商犯罪”都不沾边,媒体过多美化只会激发一些缺乏辨识的小青年对吴谢宇产生某种崇拜甚至模仿。

留意美国新闻报道读者或许了解,在美国许多恶行累累的杀人犯,进监狱后却做了新郎。从犯罪心理学来讲,一些女性对判刑的杀人犯所吸引,甚至愿意献身给杀人犯。这种对超级杀人犯的痴迷和崇拜,并由此获得满足感,在医学上,这被统称为“邦妮和克莱德症”。

02

虽然我们不认同吴谢宇是一个“完美的高智商犯罪”,但是,却不能不正视他所犯下的弥天大罪。当下,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对此案件的解读,然而,至于真实的动机如何,就算是吴谢宇的自我阐述都未必能还原真相,作为读者,是否真正了解真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能从吴谢宇案当中得到启示和警醒,才是现实意义。

吴谢宇案让很多人想不通的是,一个如此优秀前途无量的少年,为什么会亲手杀害母亲,毁了自己原本可以闪闪发光的人生?其实这一切与其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上述观点是来自于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

他曾提及,回想起来我们30多年来靠“抢跑”培养了这么多尖子学生、竞赛的获奖者、金牌得主,可我们并没有看到当初我们期望的从他们之中产生很多科学领域的大师,至少现在还没有。

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何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

03

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从心底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为孩子报各类培训班,稍大一点择名校忙的心力交瘁,哪怕自己在生活上节省一点,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起点高一些。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只要孩子成绩好,其它一切都是在可容忍的范围。

然而,在这样的期望下,导致很多父母都只关注孩子成绩和才艺这些外在变化,却很少关心孩子大脑、行为和心理的发育。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高智商的人,而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当家长一味的只去关注和猛补孩子的外在,外在这块“板”长了,忽视了孩子的内在,内在这块板就短了。最终,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在学历和才艺上应该会有不错的成绩,但是在人格上一定是不健全的!

著名教育家罗晓明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其专著《人格本位》一书中对中国教育所存问题深感担忧,他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加强,‘能力本位’教育也日渐兴倡,这种能力素质的倡导,当然必要,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担心,‘能力本位’教育的强势推动,不免使受教育者在成长和发展中产生思想灵魂的失重和倾斜。因此,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灵魂的塑造显得更加迫切。”

吴谢宇弑母案的反思: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而非高智商!

为此,罗晓明先生在“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强调孩子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人格是通过个体的性格、气质、能力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个体尊严、价值、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所反映出的是一个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文化各方面所达到的和谐统一的境界。人的发展的教育必然是个体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应该是人的发展的必然归向。”

近年来像吴谢宇这样“高学历犯罪”现象一度备受热议,这些受过高等学历的人,不是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做好事,而是走上了杀人、投毒、诈骗、制毒等犯罪道路。其实,这也间接否定了高学历、拥有体面工作的人就一定拥有健全的人格这一事实。

知识与道德必须相互联系、相互造就,缺一不可,如果没有道德对知识的造就,后者可以成为杀人的利器。就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所以,家长们,请适当放低对孩子的要求,先培养孩子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幸福的普通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