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平樂》看宋仁宗,儒釋道並行環境下的善與偽

用“聲聲慢”來形容《清平樂》這部劇再合適不過了,劇中對宋仁宗的展示是全方位的,從成長到親政、從朝政到內務、從感情到親情等各個角度都展示得非常到位。《清平樂》劇情即將過半,宋仁宗的人設已經基本定型了。看著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對比歷史上的各種評價,整體上差異還是蠻大的!

從《清平樂》看宋仁宗,儒釋道並行環境下的善與偽

”宋興七十餘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聖、景祐極矣,而斯文終有愧於古。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既自以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遠者,又留以為三世子孫百年之用,至於今賴之。“這是蘇軾對宋仁宗的評價。

《清平樂》畢竟不是正史,是由小說《孤城閉》改編而成的,裡面涉及到的歷史內容有真有假。本文將從歷史的角度,沿著宋仁宗的成長來看看到底真正的宋仁宗是怎麼樣的。

師“儒”父“道”尊“佛” 的教育,培養出又儒又弱的中庸性格

“大臣首啟天書以侈其心,群臣曲意迎合,苟圖媚悅”(朱元璋語)的宋真宗,在其執政初期,勤政治國、尊儒重教、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打造出“鹹平之治”。後期荒廢政業痴迷道教,崇尚黃老之學,以“天書”的名義來鞏固趙家的統治。宋真宗初期對儒家思想倍加推崇,親撰《崇儒術論》以推廣儒學,並建立了以儒家為主,道家佛家為輔的統治思想。在對其兒子宋仁宗的教育上,也是採取了以儒家為主的教育模式。

宋仁宗自小就是在儒家教育環境下成長,“輔道聖德,憂勤國家”、“閒雅有情思”的晏殊是宋仁宗最主要的老師。在這位5歲時就是創作神童,文采出眾品行優良的老師的教導下,宋仁宗的文采並沒有很好,但是對於儒家的“仁政”、“孝道”以及“中庸之道”學的是非常的到位的。而自小在宋真宗儒釋道三教並行的薰陶下,宋仁宗的性格又融合了道家的“無為而治”和佛教的“普度眾生”的思想。

從《清平樂》看宋仁宗,儒釋道並行環境下的善與偽

自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教育,宋仁宗的性格文弱而中庸,是典型的書生模樣,這個在《清平樂》第一集準備認母的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其執政的過程中,對於儒家文化融入科舉做了非常大的貢獻,從人才輩出就可以側面看出當時儒家文化的繁榮。

對於佛教和道教,宋仁宗一樣的非常重視並推動其快速的發展。其《蓮花經贊》和《舍利贊》表達了其對佛教的推崇。而其在《崇道賦》甚至說“但觀三教,惟道至尊。”在其父親宋真宗的影響下,三教並存平穩發展在宋仁宗時期得到了更為快速的發展。

以儒為主,佛道並行是宋仁宗時期文化的最大特色。而在這一時期的人文,更是深受三教融合的影響,呈現出繁榮的文化景象。

宋仁宗的善與偽:以民為本廣納天下英才卻是家國難平和

《清平樂》有一個場景,就是宋仁宗和韓琦在坊間關於“梁家鋪子”生存問題的辯論,並延伸到“汴京營生百姓”的政策問題。在宋仁宗時期,老百姓是相對快樂的,官家“優待平民”、尊重“民為萬本”、實行“仁政“,打造出”仁宗盛治“,其死亡之後,

“京師(開封)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從《清平樂》看宋仁宗,儒釋道並行環境下的善與偽

宋仁宗時期的文人是最幸福的,這一時期你能叫出的文人一定比其他朝要多的多:寇準、歐陽修、包拯、蘇軾(三父子)、晏殊(父子)、韓琦、曾公亮、文彥博、范仲淹、梅堯臣、蘇舜欽、蔡襄、周敦頤、程顥、程頤、沈括等等非常之多。而這些文人學者在當時基本上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宋仁宗在執行其祖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是最為徹底的。

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沒問題,但是在軍事上問題就非常大的了。這個也是宋仁宗所接受教育體系的缺陷。從小到大隻接受了儒家文化教育,耳聞目染了道教和佛教的教育,卻沒有成體系的軍事文化教育,致使其在和西夏軍事戰鬥中屢屢決策失誤。空有壯大疆土領域的心卻沒有能力與之匹配,這算是宋仁宗的一大悲傷。

在感情和親情的處理上,也是處理得一團糟。被劉太后壓抑的太嚴重,沒有處理好朝廷、宮廷和個人之間的感情關係,在和皇后關係處理,苗貴妃關係處理都很不合適,而最為失敗的應該就是和張貴妃的關係以及自己女兒福康公主的悲劇。當然,更大的事情就是對宋英宗的培養了,好好的一個優秀學生被培養成了自己的翻版,非常的不幸。

從《清平樂》看宋仁宗,儒釋道並行環境下的善與偽

某種程度上,這和他身處的環境以及教育息息相關。儒釋道更多的教育是在於國在於民在於己,卻不在法不在軍不在情。對於民眾和文人來說,宋仁宗是善的;對於軍事和家庭來說,宋仁宗是偽的。

儒釋道並行體系,北宋怎麼樣才能構建和諧的社會

儒家非常重視經典教育,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以“名正言順”為準則,以“仁者”為核心,通過傳道授業、解析經典來實現傳承文化。先秦時代的道家是文化的一種體現,提倡“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在唐宋時期演變成了一種宗教形式,更多的是崇尚自然追求黃老理念。而佛學在宋朝時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以“無慾無求”、“追尋因果”和“普度眾生”形式為主。

在儒釋道並行體系,教育更多的是以儒家為主的,但是已經不再是純粹的以孔孟為主的文化了。在這種文化體系下,會有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學子,也會有“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的林逋。但是其文化上有明顯的缺陷,就是培養出形態不一的文人墨客,很難培養文武雙全的棟樑之才。武將不重視,文將難成才,這個才是大宋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所在。

從《清平樂》看宋仁宗,儒釋道並行環境下的善與偽

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是要有安定的社會環境,追求的必須是文攻武略的大格局。漢武帝時代、唐太宗時代、明成祖時代等等這些守成的帝王,每一個都是文武雙重的,在他們的時期,邊疆基本上問題都不算太大,都能擺平。把外部環境掃蕩了,才可以創造出良好的內部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才有可能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

構建北宋和諧社會的首要前提是對帝王要文武課程全上,比如讓他們有軍事戰略觀。其次是必須培養出大量的文武全才,對於邊疆要有足夠的力量給予穩定。第三是要有平衡的宗教文化政策,既要利用宗教的力量來穩定民心和提升信仰,也要抑制宗教的從業人員的數量,不要本末倒置。

結語

《宋論》:“仁宗之稱盛治,至於今而聞者羨之。帝躬慈儉之德,而宰執臺諫侍從之臣,皆所謂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從文人的角度來說,宋仁宗堪稱是最完美的帝王了。文人輩出人盡其才,科舉制度完善,政治經濟科技繁華,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其樂融融。

從《清平樂》看宋仁宗,儒釋道並行環境下的善與偽

然而,宋仁宗時代卻稱不上是真正的盛世,被很多史學家所忽略,畢竟其“政績”表現平平,疆土不大魄力不足。而在《清平樂》中我們也能夠看出,宋仁宗只是一個簡單平庸的帝王,是一個被文人捧出來的“善”“仁”的帝王,卻也是被歷史顯化出“偽”“庸”的帝王,而這些,都是和他受到的教育和環境息息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