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南宗,融合三大教“儒釋道”的精華,自成一派

智慧是人類成長的重要橋樑,如何去搭建這座橋樑,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智慧於心中產生,心中的寶藏需要用一些方法開啟,這種方法叫做學習,學習前輩先哲的方法論,從最根本上理解問題,從而找到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


禪宗的方法論非常好用,尤其是禪宗南宗六祖慧能大師的方法,讓人耳目一新,打破傳統的修行方式,從漸修到頓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禪宗修行的方向,如何才能“見性”,有一本書叫做《壇經》,學習禪宗思想的朋友一定要去看這本經書,這本經書把人生中最深刻的道理闡釋了出來,非常有價值。

禪宗南宗,融合三大教“儒釋道”的精華,自成一派

上面介紹的是禪宗這門思想,接下來我們說說“儒釋道”,這三家學問正是中國文化的所有。儒家為孔子所創,研究“仁義”,代表作《論語》;道家為老子所創,研究“自然之道”,代表作《道德經》;釋家也就是佛家,釋迦牟尼所創,代表作《心經》、《金剛經》、《楞嚴經》等等,佛家是外來的文化,在本土流傳一段時間後形成了幾個單獨的宗派,比如淨土宗和禪宗。

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的本能,經過長時間發展形成的一種修行體系。中國先秦時期就有類似行為的記載,不過當時還不具規模。直到古印度詞彙“jana”傳進來,就直接音譯為“禪那”,唐朝那會這麼讀,然後傳到日本,日本到現在還是那樣讀。外國友人好奇怎麼那樣讀的,認為“禪”是從日本產生的,那肯定不是的,是從唐朝那是傳過去的。

禪宗南宗,融合三大教“儒釋道”的精華,自成一派

禪呢,就是“思維修”亦或是“靜慮”,這個概念首先要了解下,怎樣達到這個境界,這需要不斷學習,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才能過得證。我們平常人大多時候被妄想、妄念、躁動的心牽絆著,就像《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一樣,沒有辦法安心,所以會犯很多錯誤,因此要“悟空”呀!我們要明白自己的心,然後做思維的主人,這樣才能更好地生活著。

什麼是“思”呢,心田為“思”,就是我們用“眼耳口鼻舌身意”去感知周邊的世界,從而得到一些反饋的信息,在“心田”裡面耕種,一年又一年的付出最後形成我們既定的思維方式,用佛教專業術語來講就是“色界”,在有形的萬物當中,用人們賦予的概念去描述一些事實,這些事實正是肉眼看到的表面現象。

維怎麼解釋,用一個流行的解釋方法。維就是維度,幾維空間,有四禪這個說法,就是四個思想維度的“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種精神境界,這些境界代表著不同維度的思想,物質上面有維度,精神上同樣存在,這就是佛教思想的厲害之處了。

禪宗南宗,融合三大教“儒釋道”的精華,自成一派

修就不用講了,就是不斷學習,修正自己過去、現在以及將來不合適的言行舉止,找到一個合理的方法進行活動,這樣就能達到“靜慮”。​靜慮就是“定慧”,就是讓我們明白自己天然本性的方式方法,這些名詞概念是理解《壇經》這本書所必要掌握的基礎。

禪宗南宗是六祖惠能大師融合“儒釋道”三家學問,摒棄前人的漸修之法,提出頓悟之說。比如上文說的“思維修”,雖然挨個解釋了,但如果用六祖的方法來講,思的同時就是維,維的過程就是修,不分開的,因為這些“法”都從心中來。戒就是定就是慧,這就是六祖的“頓悟”之說,內容很博大,需要慢慢理解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