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父亲的故事四

四、荣兴地受到毛主席接见并合影留念

我先后四次受到了毛主席接见,第一次,1958年8月8日至9月6日,我济南军区党委召开第一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8月9日,正在山东视察工作的毛主席,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

第二次,1958年12月26日至1959年1月12日,我参加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广州市召开第五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毛主席接见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

第三次,1965年,我在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期间,和全体学员到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接见。

第四次,1968年,在北京市人民大会堂,毛主席接见济南军区团以上领导干部,我也在其中。

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我和济南军区团以上干部赴北京,参加毛主席追悼大会并向遗体告别。

我在这里只说50年代我在98团工作时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情景。

16、在济南受到毛主席接见

1958年8月8日至9月6日,济南军区党委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我参加了这次会议。

8月9日下午,会务组通知与会人员到军区司令部大院集合,各军、省军区和军区机关的同志陆续赶来,整个院子站满了700多人。 时间悄然而过,代表们在寂静中等待。不一会儿,几辆黑色小轿车由远至近,在司令部大院停了下来。此时,众人的眼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小轿车上。在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毛主席精神焕发、步伐稳健、面带笑容地走下汽车,向与会同志频频招手。杨得志司令员走在前面,兴高采烈地鼓着掌说:“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欢呼声。

 事后得知,毛主席是在河北、河南视察之后,乘专列北上,于凌晨1点在兖州火车站停车,听取济宁地委领导同志工作汇报之后,于凌晨3点多在泰安火车站停车,与泰安地委领导等有关同志座谈后来济南的。毛主席到达济南后,即冒着酷热,到历城县北园农业社进行考察。下午,毛主席顾不上休息,又来到济南军区与我们参加党代会的代表合影留念。

毛主席到会看望大家。他精神焕发、步伐稳健、面带笑容地走下汽车,向与会同志频频招手。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走在前面,兴高采烈鼓掌,说:“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欢呼声。

会前,毛主席在杨得志上将、袁升平中将陪同下,接见了曾多年给他当过警卫员的陈昌奉同志,并鼓励他说:“几十年过去了,你还是很有精神,工作干得不错嘛,光荣传统可不能丢啊!”当杨得志说了“他是伟大领袖教育出来的好同志,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的话后,毛主席风趣地指着杨得志说:“你是长征过来的老同志,现在是将军同志了。”接着又指着袁升平说:“你也是老同志,现在升平了。”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

我1940年8月参加革命,跟随共产党、毛主席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家王朝,取得抗美援朝胜利,今天终于实现了见到毛主席的愿望。此时此刻,我激动万分,使劲地鼓掌。

17、在广州受到毛主席接见

1958年12月26日至1959年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广州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军以上单位的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部分师团级政治工作干部,以及一些军事、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共405人参加。毛主席对出席会议的各大单位领导人讲了话。会议讨论了贯彻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在职干部普及高等教育、军队工农业生产、军事训练中的群众路线、学校教学改革、民兵建设、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工作作风等问题。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作了会议总结。

我们26军参加会议两个人,我和军政治部主任魏伯亭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

作为一个参加革命70多年的老战士,每当回忆起荣幸地与毛主席合影留念的情景,我总是百感交集,仿佛就在眼前。

18、毛主席确定暂不夺取金门

会议期间,毛主席对夺不夺金门,又作了长远考虑。

1958年8月23日,毛主席一声令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大、小金门等岛屿。此间,金门、马祖已经完全处于我人民解放军强大的炮火控制之下,如果解放军发动登陆作战,金、马唾手可得。

可是在1958年10月6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前线广播站传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金门暂停炮击的消息,使台湾海峡两岸的军民乃至世界舆论都大感意外。为什么解放军不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金门呢?

早在8月23日开始炮击金门前,毛主席就确定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方针,对于是否夺取金门要看形势的发展而后定夺。自9月中旬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盘后,毛主席审时度势,从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的阴谋,以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长远目标出发,毅然决定改变封锁金门的方针,让金门、马祖继续留在台湾国民党当局手中。

我在会议期间,听说毛主席又认真考虑了金门问题,并征求军队有关高级将的意见,最后确定暂不夺取金门。

五、和首长一起工作的日子

19、注重调研了解情况

我从战争年代起,在8纵23师即26军77师,就一直作为李耀文政委的老部下,跟随李政委工作战斗20多年。

李耀文,开国少将,山东荣成人。1938年1月,李耀文和曹漫之、林乎加等人组织领导了埠柳乡校起义。之后,他们编入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李耀文入伍后,先后担任一路指挥部政委、5旅政治部副主任,鲁中军区4分区副政委,鲁中军区9师政委。鲁中9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8纵队23师,继续任师政委。1948年5月,任第8纵队政治部主任,后任26军政委。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李耀文任志愿军26军政委。此后,任济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国防科工委政委、海军政委、海军上将等。

李政委给我留下了许多印象深刻的事情,其中最深刻的是,李政委注重而善长随时随地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1945年底,我任鲁中军区9师26团2营5连指导员,一次战斗中不幸负伤,住在师医院里。9师政委李耀文来到医院看望慰冋伤病员,他走到我病床前,仔细的询问了我的伤势,并表示了亲切的慰问。之后,李政委详细了解了我和连队干部有关情况,连队现有人员和参加过那些战役战斗情况等。我第一次面对面见到李政委,感到这位首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注重调研,随时随地了解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后和李政委的接触中不断加深了这种印象。上世纪50年代末,我在26军33师98团,先后两次参加了时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主持召集的政治工作座谈会。两次座谈会,是从全军区军师团政委中,分别选了10多个人,探讨和平时期如何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两次座谈会,我根据部队实际,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提出了和平时期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每次会议,李主任都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并不断地提问一些问题,解答一些疑难问题,使我受到了很大启发和教育。

20、工作看的准,抓得紧

我在98团工作期间,有一年,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主任在济南主持一个会议,26军政治部主任魏伯亭让我立即赶往济南,完成一项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我在济南期间,耳闻目睹李耀文主任紧跟党中央、中央军委部署,对工作看的准,抓得紧,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1958年10月的一天,在济南开会的26军政治部主任魏伯亭来电话,要我立刻去济南接受工作任务。

魏伯亭,开国大校,山东省潍县(现潍坊市寒亭区)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支队3营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八路军山东纵队1旅1团营分支书记、特派员。八路军山东纵队1旅1团营教导员。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1营教导员,鲁中军区团政委。华东野战军8纵队23师67团政委、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23师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26军77师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魏伯亭任第26军77师副政委,77师政委,26军政治部副主任,26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26军政委、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兼任烟台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烟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总政治部干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成都军区副政委、第一副政委。从战争年代起,魏主任一直就是我的老领导。 

来到济南第二天早饭前,我见到了魏主任,魏主任向我交待:”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要求你,写一篇你们团帮助驻地农村办集体食堂的情况。"这是魏伯亭主任在军区开会时,汇报到33师98团帮助农村办集体食堂办得好,李耀文主任当机要求我来济南写出这篇稿件。我对魏主任说:“李主任工作抓得这么紧。”魏主任回答:"李主任工作看的准,抓的紧,够我们学一辈子的。"

我在98团,根据上级要求,帮助当地农村办好食堂方面,取得一些经验和体会,写出这篇稿件,不是件难事。

早饭以后,我反复思考了如何动笔,考虑成熟后,写了一天,形成初稿。到晚饭时,向魏主任交了稿。魏主任看过后,把我叫去,当场进行指点。按照魏主任的意见,我一鼓作气进行修改,当天晚上再次交上稿。

会议期间,我亲眼所见李主任在会议上,严肃认真听取每一位代表的发言,并作了笔记,对部队支援地方建设的情况,李主任一丝不苟,听得仔细,问得清楚。

第三天上午,会议还没有结束,军区群工部郑洪武部长递给我一份《解放军报》,告诉我,这个稿件被《解放军报》刊登于头版头条,并说,上级要求军队支援地方办好食堂,李耀文主任对这件事抓的可紧呢。

我拿着报纸,看了几遍,放下报纸后,反复思考着,怎样学习李主任,干工作,看得准,抓得紧的思维和风格。

多年以后,我一直把干工作,要看得准,抓得紧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去,取得了良好效果。

21、李耀文主任在98团的日子里

1961年秋天,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来到文登县(现文登区)26军33师98团检查指导工作。

首长来检查工作,这是全团的一件喜事,大家都很高兴。

一天晚饭后,团后勤管理员对我说,给李主任做的菜退回来一半,说是明天再吃。管理员还说,李主任要我去他那里有事。我来到李主任驻地,刚一进门,李主任就说:"我们下来和大家一样,按标准就餐,现在是困难时期,你们团连续几年施工,没什么家底,不要给我们伙食补助。”我知道李主任生活简朴,对自己要求一向很严,我说可以给首长少补助点,李主任坚决不同意。

在98团七八天的时间里,李主任每天白天召开座谈会,和有关人员谈话,或深入到营、连了解情况,晚上还要工作到很晚。

郝廷晓团长说:“李主任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昨晚十一点多了,他房间里灯还亮着,这样时间长了,会影响首长的健康,我们得给他说说,不能这样熬夜工作。"团机关的同志也反映,军区首长生活简朴,工作夜以继日,我们年轻轻的更应该好好工作。团政治处主任张玉环说:"军区首长工作上生活上的模范作用,对我们团产生了很大影响,政治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主动加班加点的同志比过去多了。"

李主任离开98团之前,分别和团的几位领导同志谈了话。李主任对我这样说道:”你今后要在愿望和效果的统一上多作思考,抓工作时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我认为李主任讲的实在中肯,符合实际。首长的教诲,亲切自然,让人心悦诚服。郝团长对我说:"这么多年来,这是头一次受到这么深刻的教育。"

李主任结束在98团的工作,就要回济南了。我们几个团领导都依依不舍,都期待着李主任能再来团里指导工作。

2005年,我在巜齐鲁名人》上发表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有四组小文章组成,专门记述李耀文首长的故事。李政委看到后,从北京专门给我打来电话,对我说:“刘乃晏同志,我没有你写得那么好呀。"我说:“首长做的比我写得更好。”

李耀文政委1955年成为开国少将,是为最年轻的少将,但首长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

WP老马根据父亲刘乃晏口述、有关资料整理

2020、12、20

和平年代父亲的故事四

李耀文上将、海军政委

和平年代父亲的故事四

我参加济南军区党代会,和毛主席合影留念

和平年代父亲的故事四

炮击金门

和平年代父亲的故事四

炮击金门

和平年代父亲的故事四

1958年毛主席在济南历城视察水稻生产

和平年代父亲的故事四

我参加广州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和毛主席合影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