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章: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說聖人無情嗎?

“道”是什麼?老子在《道德經》第四章說了道的三個特點:一是可容萬物,二是難覓其蹤,三是先於一切。這一章,我們跟著老子繼續來了解“聖人不仁”的治國之道。

01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下面給我的釋義。

天地是沒有仁愛之心的,對天下的萬物都像稻草狗一樣;
聖人也是沒有仁愛之心的,對天下的百姓也像稻草狗一樣。
天和地之間,就像一個大大的風箱。
中間空虛無物,卻並不會收縮變形;
一旦拉動起來,風就會源源不斷地湧出。
聖人若以諸多立言來行教化,彰顯仁愛,就會像拉動的風箱,導致紛亂無窮無盡地產生,
與其這樣,不如守其中立,不偏不倚。

這一章老子提出了“聖人不仁”的治國之道,這是聖人效法“天地不仁”之道,以萬物平等,沒有偏私的理念,來治理天下。同時,我認為這也是聖人的“無為”治國之道的延伸。

《道德經》第五章: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說聖人無情嗎?

02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以“天地不仁”,引出了“聖人不仁”。

什麼是仁?我們常說,仁者愛人。這出自《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孔子認為“仁”是人類的普世價值,所以完備了一個以“仁”為核心,孝悌為體用的思想體系。並將“仁”作為道德原則、道德標準、道德境界來大力推廣。

但是老子說,“聖人不仁”。

再說說芻狗。

芻狗,用草紮成的狗,供祭祀時所用。人們用草來編成狗的形狀用來祭祀,祭祀完了就丟棄它,而不會對它有什麼憐惜或珍視,這有點視萬物為草芥的無情。

《莊子·天運》說:“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意思就是說,還沒有用於祭祀的草狗,用竹製的箱籠裝著,用繡滿紋飾的巾帳披著,祭祀主祭人要齋戒後才能迎送它。但等到祭祀完畢,草狗就被隨意丟棄,行人路過,隨意踩過它的頭和背,拾草的人則撿回去用於燒火煮飯。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說的“不仁”有兩層含義。一是視萬物為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對天下萬物一視同仁;二是對萬物用則貴之,棄則賤之,看似有情,實則無情。

《太上清靜經》有云: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天地無情,本來如此,因為天地本非有情之物,只按自己的規律運行。

而聖人效法天地,對百姓也無高低貴賤之分,因而常常顯得無情而不近情理,這並不容易為常人所理解接受。

《道德經》第五章: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說聖人無情嗎?

03

老子為何要在這裡說“聖人不仁”呢?

老子在第三章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這是老子推崇的聖人“為無為”的治國之道,使百姓無為,天下則”無不治“。

但這常被認為老子是以此愚泯民智。所以,我認為老子是在這裡對這個問題做了解釋的,就是說,聖人治國,取法天地之道,是不講仁德的。

聖人之道,站在常人的角度,的確是難以理解的。

《莊子·山木》篇裡講了一個小故事:

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意思就是說,在河上行舟,對面有一條空船撞過來,再心胸狹窄的人,也不會生氣。如果撞過來的船有人在上,如果喊一次對方沒聽到,喊兩次對方也沒聽到,再喊第三次時,就會生氣大罵對方。

所以,說“天地不仁”,這是可以理解接受的,因為天地非有情,本來就不會有仁德的概念。雖然人們也常寄望於天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又常常因為天地無情而罵天罵地,老天不開眼什麼的。但喜也好,罵也罷,這都沒什麼用,天地自有規律,不會為誰而改變。

但聖人因為也是人,如果聖人不講仁德,常人就不太容易接受了。但聖人就是這樣的。

聖人其實是“虛已“的,所以人們無法傷害到聖人,但常人猶罵之。歷史上我們會看到一些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卻也承受了很多的罵名,這是因為“聖人不仁”。

這是我對“聖人不仁”的一點感想。

《道德經》第五章: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說聖人無情嗎?

04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一部分,老子用了一個比喻,把天地之間比作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風箱。風箱有什麼特點呢?不鼓風吹火的時候,它好像是啥也沒有的虛空,但並不會癟下去;而一旦拉動起來,風就會不知從哪裡來,源源不斷地吹出。

老子在這裡用這個比喻是想說明什麼呢?

我們知道,老子是主張虛靜的,以風箱類比天地之間。天地之間,正是人的生活空間,這個空間,“虛而不屈”,虛靜的時候,不癟無失;“動而愈出”,一旦動起來,風就會源源不斷地吹出,風出則紛亂,越動越亂。而社會的紛亂,正是老子所不喜的。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說,“故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為何聖人要行“不言之教”,我認為老子在這裡給出了原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言”猶如拉動風箱,哪怕是彰顯仁愛之言,也會導致社會的紛亂。所以,聖人之不仁,就是以虛靜之心,守於不偏不私之平等,行不言之教化,則天下自定。

《道德經》第五章: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說聖人無情嗎?

05

莊子《外篇·天運》有一個太宰蕩向莊子問仁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莊子提出了“至仁無親”。

宋國的太宰蕩向莊子請教仁德的道理。

莊子說:“虎狼就有仁德。”

太宰蕩說:“為什麼這麼說呢?”

莊子說:“虎狼父子相互親愛,為何不能說它們有仁德呢?”

太宰蕩又問:“我想請教的是至仁。”

莊子說:“至仁無親(至仁,就是沒有偏愛)。”

太宰蕩說:“我聽說,沒有偏愛的人,就不會愛父母,不愛父母,就是不孝。這就是說,至仁就是不孝,是這樣嗎?”

莊子說:“不是這樣的。至仁的境界很高,孝是不能夠說明至仁的。這並不是否定孝的意思,而是說至仁與孝沒太大關係。去南方的人到了楚國的郢都,面朝北方也看不見冥山,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距離冥山太遠了,這就好比至仁與孝之間的距離。所以說,用恭敬的態度來行孝容易,以愛的本心來行孝困難;用愛的本心來行孝容易,用忘我的心對待雙親困難;以忘我的心對待雙親容易,使雙親也能忘我地對待自己困難;使雙親忘我地對待自己容易,能連同忘我地對待天下人困難;連同忘我地對待天下人容易,使天下人連同我都忘掉困難。堯舜就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即使盛德被遺忘了,也毫不在乎。他們將利益和恩澤佈施萬世百姓,而天下人卻不知道,難道還需要深深慨嘆而大談仁孝嗎!孝、悌、仁、義、忠、信、貞、廉,這些都是用來勸勉自身而拘役德性的,不值得推崇。所以說,最高貴的,一國的爵位都可拋棄;最富有的,一國的資財都可以拋棄;最高的願景,一切名譽都可以拋棄。所以,大道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經》第五章: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說聖人無情嗎?

所以,老子說“聖人不仁”,莊子說“至仁無親”,本質上都一樣,都是基於大道的永恆不變。

END

用心感悟,照見智慧。更多內容,歡迎關注的我賬號:@灰藏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